朱宗慶打擊樂團創團35周年的壓軸節目,推出該團經典作品——擊樂劇場《木蘭》。睽違5年的4.0的版本歷經不斷突破,象徵著對夢想的追求與提升,在歲末年初之際,將於北中南展開為期3週10場的巡演。
【朱宗慶打擊樂團】2022擊樂劇場《木蘭》
2021/12/30~2022/1/1 19:30
2021/12/31~2022/1/2 14:30
台北 國家戲劇院
2022/1/8 19:30
2022/1/9 14:30
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
2022/1/15 19:30
2022/1/16 14:30
高雄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歌劇院
細數《木蘭》的版本,導演李小平回憶2010年原創時,整個瀰漫表演藝術界的氛圍是「跨界」。為了探討擊樂的可能性,他將京劇、踢踏舞、武打、戲劇、多媒體等匯集於演出,但他對演後結果並不滿意,因此2013年全新改版,以打擊樂團為主體,留下的京劇參與者僅用以渲染氛圍與色彩。3.0版本微調京劇的木蘭造型並展開巡演,到現在4.0的版本已歷時11年淬鍊。在這之間,無論國內外大型巡演皆獲佳績,2017年更遠征莫斯科契訶夫藝術節,被俄羅斯權威媒體譽為「新藝術型態的誕生」。
時間淬煉下 跨出新樣貌
有此成績並非偶然。朱宗慶表示,當年他從剛回台灣時,就認為打擊樂是非常特別的樂種:「任何東西只要經過敲打發出聲音,就是打擊樂,所以會有各種不同的聲響效果。打擊樂樂器多,演奏手法也多,打的、敲的、擠的、摩擦的……都是發展的可能性。」從另外的角度看來,擊樂的特性也容易與各類表演藝術相和。朱團從1986年創團起,跟雲門舞集、蘭陵劇坊合作過,接著在音樂劇場、戲劇跨界、兒童音樂會等領域皆有嘗試,經歷在小巨蛋萬人觀賞的大型音樂會《擊度震撼》,到如今的《木蘭》,可說是打擊樂探索的具體實現。
從跨界收束到以擊樂為主體,《木蘭》最新版本全數翻新,以「現代東方感」為主,呈現當代經典。影像設計王奕盛表示此次「化被動為主動」,重新以潑墨山水、留白為基礎,來鋪陳導演所給的創意關鍵字「魔界」,呼應一個沒有文化、沒有屬性的「神秘異世界」。新加入製作團隊的服裝設計林秉豪,則利用造型來平衡樂器、擊樂家及京劇演員的角色比重。許多意象符號的巧思,也細膩地藏在服飾中。他說:「木蘭代父從軍說不定是被迫的決定,她的內心與身體也許在拔河,也被親情、友情等情緒綑綁,所以我用馬甲的束縛來表現。木蘭也許從小個性就有個野味兒,所以我也使用了西方牛仔布料。」也喜愛動漫的他,幻想著木蘭身在戰亂的國度,因此除了大膽用皮革、鉚釘做軍裝,臉上也用了銀粉象徵傷疤,突顯勇敢無畏的氣概。
「雙卡司」陣容 再演也是傳承
有別於以往安排,這次的演出卡司分別由京劇木蘭朱安麗、黃宇琳,擊樂木蘭吳珮菁、戴含芝,馬伕何鴻棋、廖為治,小木蘭彭瀞瑩、張倚珮,採「雙卡司」方式輪番進行巡演。演出人員中8位來自二團的新血也將加入陣容,因此製作既是演出,更具傳承意涵。
「我們不是再演一遍,而是要能留下東西!」創辦人朱宗慶表示,《木蘭》在多次演出的同時,也思考著如何能讓這個製作更為完整,以及能夠為觀眾帶來些什麼。他說:「我始終相信:每一檔節目的『再演』都是一次的『再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