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需要表演藝術?這個問題既重要,也是我每天思索的核心。」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朱宗慶彷彿是被問進了心坎處,深有同感地說:「大眾需要、藝術工作者需要、教育與文化工作者需要,企業也需要……但在這些不同的需求之中,誰才是你真正的觀眾?」然而在這之前,必須釐清一個觀念:「什麼是藝術,什麼是娛樂?」藝術的目的包括創作者情感的表達、人生的反思、觀點的挑戰等等,而娛樂則提供愉悅或刺激的體驗,讓人們獲得快樂與滿足感。兩者時而相異、時而交疊,界線要如何劃分?他坦言:「我沒有標準答案。 」
從全面扎根做起,向外擴散
樂團已經成立38年了,在創團最初,朱宗慶就決定讓打擊樂的演奏、教學、研究、推廣共4個方向並進。樂團的演出在型態上分為7類,包括經典、推廣、親子、節慶、校園音樂會、實驗性作品、音樂劇場;主要的節目也有3+1季,分別是經典或純打擊樂作品、跨界演出、擊樂劇場,加上兒童音樂會。這樣多樣化進行環環相扣,30多年下來產生了交互作用,因此得以將擊樂分享到台灣與世界各地。再者,節目類型多,作品豐富,人才也就顯得多元。「這樣的全面發展背後誰來買單?就是觀眾!曾經來看過我們演出的,會發現我們有非常多的變化,就會想要一再觀賞。」如此的成效證明,當初的全面發展是對的。
「觀眾經營本來就非常困難,尤其最近,我們的觀眾跟以前一樣多,但花的力氣卻是加倍。」朱宗慶觀察,原因首在於疫情過後社會生態改變,表演的取代性變多了。再者,以往看表演與其他享受是分開的,現在卻變得相互取捨。如何突破這個困境?他思考著「怎樣讓觀眾變得忠誠」。首先,教學系統的學生觀眾是兒童音樂會的大宗,這是團隊花了幾十年培養的成果。教學的目的本來就不在培養打擊樂家,而是藉著人的本能、最低門檻的方式讓人們進入藝術領域。因此兒童音樂會的觀眾很多都是一生中第一次參加音樂會的,這些孩子們長大後即使從事各行各業,也會將看表演視為必須。
接著,觀眾群從兒童成長到全台有100多個的傑優打擊樂團,再算進傑優教師的樂團外,他們的父母、親戚、朋友、學生等等的擴散,也會是來源之一。當然,三年一度的台灣國際打擊樂節(TIPC)也觸及更遠的觀眾。「但這是不夠的!」朱宗慶透露他們一年舉辦超過百場的講座,維持熱度「目的就是不斷地告訴大家:歡迎來看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