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羅莎舞團

相關文章 10 篇
  • Fase
    舞蹈

    羅莎舞團Fase和《時間的漩渦》 聽見舞蹈的韻律 看見音樂的運動

    比利時舞蹈大師姬爾美可將在五月初再度造訪台灣,這次帶來其成名經典FASE與二○一三年作品《時間的漩渦》,姬爾美可本人更將親自演出前者。在Fase和《時間的漩渦》中,姬爾美可用身體重新詮釋了她對於當代音樂的體驗和感動。這兩齣作品打破了和諧的調性和規律的脈動,使觀眾感知到當代音樂潛在的動能,發現身體、空間與聲音之間全新的可能。

    文字|王世偉、Herman Sorgeloos
    第293期 / 2017年05月號
  • 陳惠湄
    特別企畫 Feature

    今年我想看: 泰武古謠傳唱與佳興部落《太陽的女兒》 羅莎舞團《時間的漩渦》 《李天祿的四個女人》

    古謠傳唱藝術總監、劇場導演、電影導演及裝置藝術家共同合作,以佳興部落女頭目的生命故事為主軸,令人興味盎然的音樂劇,想看看在國內小劇場界備受矚目的創作社劇團如何統整神話文學及影像敘事。

    文字|陳惠湄
    第290期 / 2017年02月號
  • PAR表演藝術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比利時羅莎舞團Rain 黎海寧《K的喜劇》

    這兩個月「舞蹈春天」的甘霖,下到快淹水了!本月又有兩齣風格極端不同的上乘舞作,仍值得排除萬難,非看不可。 Rosas的Rain我渴盼已久。形式完整、動作簡潔、一氣呵成──編舞者安娜享譽全球的招牌風格,令我百嘗不厭。不言志、不敘事、甚至不抒情,卻能以既純粹又豐饒的動作,帶給人無以名之的洶湧感受,這到底是怎麼辦到的?老實說,我不知道。就像莫札特的音符怎能如此甜美又有力?我也不知道。狂喜只能體驗,無法言傳。 黎海寧的風格變化極大,有的十足中國情調,有的強烈歐陸風格。《K的喜劇》和雲門跳過的《春之祭》、《看不見的城市》均屬後者。那變化快速的多焦點劇情、滑稽突梯的動作與造型、冷冽節制的高調品味、想像力豐富的獨創意象,在在引人入勝。每當有人說華人的舞蹈劇場以失敗居多,我都會想起絕佳的反證,就是黎海寧。《K的喜劇》取材卡夫卡,應該可以滿足眾多喬瑟夫.納許迷,但黎海寧自有她特殊的女性敏感,讓我們拭目以待。

    文字|鴻鴻
    第162期 / 2006年06月號
  • PAR表演藝術
    常客推薦

    本月我要看 羅莎舞團RAIN

    羅莎舞團的安娜‧德瑞莎‧姬爾美可的作品Rain是這個月必看的節目,極限派抽象舞蹈風格,配上當代極限主義的音樂,呈現出當代藝術的面貌,及現代人與當代藝術的關係。 看似簡單重複、變化極小的動作,不斷重複細微小小改變的音樂,現實中當代人看似日復一日,過著複製般的生活,其實日積月累,不斷細微的輕若羽毛的改變中,長久下來也會展現新的人生風貌。 極限主義發展出的音樂、藝術、建築在探討現代人在有限的能力及狀態下,如何發展出簡單的作品,而能得到無限的可能及滿足。 讓我們帶著簡單放鬆的心情,不必盛裝,休閒一點較好,在進入初夏的日子,一同進入劇院感受羅莎舞團傳遞給我們輕快、簡單、愉悅的感覺。

    文字|余永寬
    第162期 / 2006年06月號
  • Rosas danst Rosas的舞名,暗示了女生跳著屬於自己的舞。
    特別企畫 Feature

    舞作預覽之一 Rosas danst Rosas 重複中的無限風景

    在Rosas danst Rosas中,姬爾美可創造了幾何重複的動作模式,搭配上極簡主義的音樂,使舞者的個人性消失。舞者在建築物的內外出現,她們的身體無法從環境中脫離,主體性與客體性互相依存,而觀者也因此與表演本身產生互動性的關係。在建築物中舞動的身體使空間更為具體,舞者在空間中,一開始是以直線的方式探討空間,接著進入對角線和原形的方式來舞動,在時間和空間中的純粹動作書寫,精準捕捉動作和音樂之間的關係,使這支作品進入抽象而純粹舞蹈的藝術領域。

    文字|蔡昀庭
    第266期 / 2015年02月號
  • 比利時終極舞團《非關慾望》。
    特別企畫 Feature

    瘋狂後的極致 寂靜下的深思 談比利時當代舞蹈風貌

    比利時的現代舞,對台灣觀眾並不陌生,除了訪台多次的終極舞團,還有以《斷章取藝獻給碧娜》、《梔子花》備受台灣觀眾喜愛的比利時當代舞團,另還有以極簡舞作Rain讓大家驚豔的羅莎舞團他們的舞作,或以狂暴的身體展現強大衝突張力,或以變形的身體幽默應對生命沉重話題,或以優美流動的身體探尋宇宙秩序自然不拘的跨界創作,讓比利時的舞蹈風景分外動人!

    文字|劉姿君、許斌
    第249期 / 2013年09月號
  • 極簡音樂謹嚴而逐漸翻轉遞進的樂曲結構,讓姬爾美可演繹出形式簡淨中不斷變奏的肢體語彙。圖為羅莎舞團2006 年訪台演出的Rain 。
    特別企畫 Feature

    何必劃地自限 ?「混」在一起就對了!

    不同於德國的舞蹈劇場、法國的浪漫抒情和美國的後現代舞蹈路線,卻又包容上述風格,透過創作者個人背景、特質的加乘,揉合出「不只是跳舞」的創作趨向,在舞蹈的基礎架構上增添劇場、Live音樂、藝術、時尚等元素,亦解散了人們對於舞蹈的定義,從中開創出新的表演/觀賞視角。「愈混愈對」,正是比利時當代舞壇躍居頂端的關鍵。

    文字|鄒欣寧、劉振祥
    第217期 / 2011年01月號
  • Rain由十位穿著日常生活服裝的年輕男女舞者演出。
    特別企畫 Feature

    舞作大透視 極簡中的無限可能 極限音樂大師賴克與姬爾美可的Rain

    在Rain這個極簡主義的舞作中,結構取代故事、動力取代劇情。看似抽象的肢體動作與堆疊的編舞結構,似乎蘊含著年輕的甜美、哀愁、孤單與喜樂。舞蹈有時順應音樂發展,有時卻背道而馳,舞蹈與音樂的時空架構相互衝擊,激盪出一波波的漣漪。姬爾美可將舞蹈的人體、動作、音樂、與空間中的眾多元素交織纏繞,塑造出一個精雕細琢的舞蹈迷宮。

    文字|趙玉玲
    第160期 / 2006年04月號
  • 王爾德說:生活才是藝術的鏡子。
    專欄 Columns

    藝術的鏡子

    王爾德在他最著名的小說《格雷的畫像》中說:生活才是藝術的鏡子。而我們在鏡子之前,總是會好好整理一下自己。就像那晚在舞台上那群隨著燈光顏色換不同舞衣的熱情舞者,跟著變化不大的音樂隨著起舞,他們要撩起的是我們那份要再一次好好在鏡子前望著自己的勇氣啊!

    文字|Zoe佐依子
    第163期 / 2006年07月號
  • PARTS舞蹈學校的創辦人之一、「羅莎舞團」的藝術總監和編舞家安娜.泰瑞莎.德.姬爾美可。(Anne Van Aerschot 攝  PARTS 提供)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多元文化沃土 孕育「會思考的舞者」

    在歐陸的現代舞壇,有不少精采編舞家都出身於比利時法蘭德斯地區的這個舞蹈學校PARTS,創辦人之一是「羅莎舞團」的藝術總監和編舞家安娜.泰瑞莎.德.姬爾美可。不同於其他舞蹈學校以教授舞蹈技巧為主,PARTS更以培養「會思考的舞者」為其核心,從課程安排到生活環境,都傳遞多元而豐富的創作哲學。本文作者親自訪問該校,深入探尋這個未來編舞家搖籃的獨到之處。

    文字|黃尹瑩
    第233期 / 2012年05月號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