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爾德在他最著名的小說《格雷的畫像》中說:生活才是藝術的鏡子。而我們在鏡子之前,總是會好好整理一下自己。就像那晚在舞台上那群隨著燈光顏色換不同舞衣的熱情舞者,跟著變化不大的音樂隨著起舞,他們要撩起的是我們那份要再一次好好在鏡子前望著自己的勇氣啊!
莫札特的作品,常常是為他的演奏家朋友寫的。他稱自己是個音樂的裁縫,一定要為這些朋友量身打造完美的樂曲,像他的歌劇《女人皆如此》中的角色,有為劇作家達彭特(Da Ponte)的女朋友寫的,有為心有城府的劇場演員寫的,莫札特洞悉著這些人的個性與聲音,因而寫出這些永垂不朽的音符,而我們這些後來的人,都必須要費盡了千辛萬苦來「擠進」這些當時已經被剪裁完美的音樂,雖然任務不易達成,畢竟是自己心甘情願的,「穿」得合身時,就像是將那套完美的衣服再一次賦予新的生命,那種成就感自是不在話下。
羅莎舞團舞者的服裝
比利時羅莎舞團的舞者,穿著國寶級服裝設計師,也就是家中三代都是著名裁縫的范諾騰(Dries Van Noten)設計的舞衣,在台上奔馳了整整七十分鐘。 舞者們全場戰戰兢兢地在換燈光時,幾秒鐘之內就換上另一套顏色的舞衣,因為都是配合著燈光顏色的舞衣,而且衣服的質料與剪裁都是最頂級的,讓人感到賞心悅目。但最讓人感到特別的是,在觀賞他們跳舞時,好像將我們帶到比利時安特衛普(比利時第二大城,也是范諾騰出生地)的街道上,那些在路上的行人,或是在范諾騰與比利時政府合作在安特衛普興建的時尚美術館中的導覽人員,走路或是外在的氣氛,都與這些舞者十分類似,頓時讓人覺得生活與藝術似乎隔閡越來越小。
舞台上的燈光,其實就像是我們生活中的天空顏色,它會因為季節的不同,氣溫的變化而會有所差異。人類就會按照這些變化來適應,像在炎熱的大太陽下,我們會穿散熱的白色,而且最好是棉的材質,可以讓皮膚呼吸;天氣寒冷時,我們就可穿較鮮艷顏色的羊毛或厚棉質料的衣服,來讓身體覺得暖和。這樣一來,大自然與人類有著這樣和諧的默契,美感隨之產生。
散播美感意識的路易十四
被稱為是時尚之都的巴黎有著最風味十足的女性,因為她們無論什麼年紀,都知道如何來打點自己的裝扮,但是這大部分還是要歸功於他們過去的的國王,那位熱愛芭蕾舞、還有其他文化藝術的路易十四。他不但要在皇宮永遠都有著一群來自全世界最頂尖的藝術家隨時待命,他也要將這樣的「習慣」傳染給人民,所以巴黎才有傲人的芭蕾舞學院、歌劇院、美術館,還有永垂不朽的紀念碑;甚至每星期聽他告解的神父拉榭斯,國王也以他的名蓋了一片所有名人安息的拉榭斯神父墓園,像作家王爾德、音樂家蕭邦、香頌之后琵雅芙,他們都在那,等著你去弔念。這就是路易十四的目的,他要所有人的生活都受到他的影響,從走路的姿態要有跳芭蕾舞般的氣勢,講話要像唱歌一樣地悅耳,穿衣要有像畫家般對色彩的敏感度,還有學習如何享受獨處與安靜的生活。這些看似平常的事,卻是人類生活中無法逃離的一部分,因為「相由心生」,而要保有一顆健康的心,只有當你全身的器官達到和諧狀態時,你的外貌才會變得魅力十足。
生活才是藝術的鏡子
王爾德在他最著名的小說《格雷的畫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中說:生活才是藝術的鏡子。而我們在鏡子之前,總是會好好整理一下自己。就像那晚在舞台上那群隨著燈光顏色換不同舞衣的熱情舞者,跟著變化不大的音樂隨著起舞,他們要撩起的是我們那份要再一次好好在鏡子前望著自己的勇氣啊!
Zoe佐依子
專業訓練之歌劇演唱者
美國茱麗亞音樂學院學士碩士與駐校歌劇中心訓練成員
國際比利時依麗莎白聲樂大賽銅牌獎得主
在歐美歌劇院期擔任主唱與鋼琴排練伴奏
2003年獲遴選為行政院文建會第一屆赴英之文化創意產業菁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