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陽戲劇團
-
職人的圖鑑
文場領導:掌握多重能力,不只是演奏
「文場」,作為戲曲後場的一分子,相較於「武場」,在樂器組成與功能有何不同?「文場領導」又在戲曲演出裡擔綱了怎樣的責任?本期「職人的圖鑑」特邀資深文場領導周以謙分享他從國樂到外台戲、藝文場公演戲的文場經驗,告訴我們文場領導怎麼擁有多重能力,來帶領演員與後場樂隊。
-
戲曲
僅有喧囂的一場雨
我以為,《西北雨傳說》是以「歌仔戲」(悟遠劇坊、蘭陽戲劇團)為主體的創作;但,戲曲表演近乎是被吞噬的。這可能是表演者並無法充分展現功法,也源於導演的編排裡,讓歌仔戲多半成為動作、聲音與畫面的一部分當戲曲演員被夾在舞者間,焦點往往會被舞者的動靜所拉走;同樣地,以量取勝、相對多元的肢體呈現,乍看填充畫面,實則喧賓奪主。
-
好藝有好報
好藝有好報
音樂 夏日圖清涼,聽爵士去─兩廳院爵士音樂節 夏日炎炎,來點輕鬆的吧!燕尾服、高跟鞋、正襟危坐、一板一眼,全部收到櫃子裡去渡假吧!比利時國寶爵士大師與口琴演奏家圖茲.席勒曼斯首度來台,這位出生於一九二二年的大師,本名尚(Jean),以偶像Toots Mondello和 Toots Camarata之名為藝名。三歲起便學習手風琴,後來改玩口琴與吉他。早期追隨強哥.萊恩哈特(Django Reinhardt)的風格,以演奏吉他加上口哨聲的旋律著稱。曾經跟隨班尼.古德曼(Benny Goodman)在歐洲巡迴,因此被古德曼所發掘,隨後並移居美國。曾經與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喬治.雪林(George Sharing)、比爾.艾文斯(Bill Evans)、昆西.瓊斯(Quincy Jones)、賈寇.帕斯托瑞斯(Jaco Pastorius)等著名爵士大師們合作。但是圖茲.席勒曼斯真正的貢獻卻是將口琴帶入爵士樂,將口琴演奏藝術發揮得淋漓盡致。 這次席勒曼攜同邁可‧岱爾菲羅(Mike De Ferro)三重奏一起前來,邁可‧岱爾菲羅三重奏的首腦人物,同時也是鋼琴手的邁可‧岱爾菲羅是上世紀歌劇名伶瑪莉亞.卡拉絲(Maria Callas)之子,最有名的錄音即以《美聲》Belcanto為名,這次加上圖茲.席勒曼,炎夏與喧囂也為之清涼沉醉了。 (林芳宜) 舞蹈 求新求變的芭蕾之路高雄城市芭蕾舞團《四季》、《祭》與台北芭蕾舞團《茶花女》 人類文明的進展肇因於發明,藝術文化的枝葉繁茂端賴於創造,從無生有,從有中求取變化。歷史浩瀚、時間如長河,時至今日,恐怕再如何天賦異稟、再怎麼才華過人的藝術創作者,也很難平地起高樓般地無中生有。佼佼者眾,多半是將前人播種生根的移植嫁接,或是將各門各派的融會貫通、乾坤大挪移,而後不疑不懼、潛心修煉,成其一家之言。 有累積就有文化,有文
-
戲曲
歌仔戲,別困擾我
蘭陽當初以「戲劇團」為名,其實已預留了一定的空間,如果不要像《杜》劇節目書所說的,以為「歌仔戲是宜蘭人的文化祖產」,給自己製造了莫須有「沉重」的責任和壓力,那麼,藝術總監黃春明不必受「名不符實」之責備,只要有創意,又能建立且持續一定的美學特色,儘可特立獨行,自由揮灑。
-
回想與回響 Echo
餘音與新聲
俗諺有云:「食肉食三層,看戲看亂彈」;亂彈即是北管,不論前、後場藝術,都有不可被凌駕的地位,而台灣更是北管獨一無二的保存地。雖然過去曾為台灣最重要的社區活動,時至今日,北管戲已經瀕臨滅絕,我們因過去沒有行動而間接導致的全民文化性文盲仍無法改善,這是更大的危機。
-
台前幕後
亂彈,彈什麼?
在組織這個音樂會的過程中,我們了解到應該將這些傳統的素材做爲藥引,整理、了解它之後,可以不必拘泥於舊有箍限,爲北管戲重新編作。畢竟「亂彈」二字除了龐雜的腔系混用之義外,還代表了這個劇種的自由性與包容性。
-
戲棚聯
傳統戲曲諺語散記6
有時想到「乾坤」與「太平洋」孰重孰輕,不禁浩嘆!
-
交流道
歌仔戲實驗劇《李娃傳》座談會
「沒有一種勇於嘗試、勇於實驗的努力而終究美滿的。」──(曾永義) 在學術殿堂上,當兩岸歌仔戲首度展開研討會發表研究論文的同時,在舞台上也正展演著兩岸首次合作的實驗劇《李娃傳》。而由主辦單位與本刊協同舉行的《李娃傳》座談會上,勇於實驗的製作者和勇於批評的觀衆展開了誠懇的對話。
-
台灣行脚
不許戲斷弦 宜蘭地方戲曲的傳薪
寶島之上,位於東北海隅的宜蘭,素有戲曲之鄕的美譽。北管戲在此最盛,歌仔戲發軔於斯土,薪傳奬宜蘭得最多。從急管繁弦戲不落日的農業社會走來,終也瀕臨人去藝隕的邊際。在地方文化意識的驚醒之下,抓緊老藝人、中生代、新生代的傳薪時機,讓戲與藝的命脈庚續長存。
-
即將上場
蘭陽戲劇團《錯配姻緣》
秉志爲歌仔戲寫歷史的蘭陽戲劇團,是台灣目前唯一由地方政府籌設的劇團,自八十一年十月成立以來,頗思有所表現。 這一次參加台北戲劇季的演出,嘗試從野台走入室內;《錯配姻緣》改編自邵江海的《李妙惠》,舞台設計由張一成負責,頻見巧思。
-
台灣戲劇
竹脚當做皇帝殿.逍遙涼樂勝神仙
明華園將新編歌仔戲推上了聲光華美的劇院舞台,蘭陽戲劇團爲傳統歌仔戲搭造了更合身的野台,在我們對戲劇的視野日益拓廣時,源自台灣本土的歌仔戲也精神抖擻地唱出新調。到底台灣戲劇的未來在野台還是在內台?在前台還是在後台?在精緻的修編,還是變異中求存?歡迎你來看一台好戲,瞧一個明白!
-
藝訊 Bulletin
表演動態
〔台灣〕 蘭陽戲劇團的成立及培訓 國内第一個公立的地方劇團「蘭陽戲劇團」已於九月一日在宜蘭縣立文化中心成立。 宜蘭是歌仔戲的發源地,而今老一代的藝人卻相繼凋零,技藝瀕臨失傳。以往學校内的傳習課程,學生畢業之後即難以爲繼,「蘭陽戲劇團」於是公開招考新人十七名,提供優渥的薪資及出路保障,從事傳統劇藝及現代劇場觀念、技術的培訓,師資包括廖瓊枝、呂仁愛、莊進才、林松輝、學者林茂賢及法國默劇出身的孫麗翠等。預計以兩年爲期,承習目前宜蘭僅存的四齣傳統戲碼《呂蒙正》、《陳三五娘》、《山伯英台》、《什細記》,及北管戲、四平戲、跳鍾馗,並計畫每年推出一齣新創的現代歌仔戲。首次演出定在明年五月底。 〔中國大陸〕 鄭小瑛辭職專心辦「愛樂女」 著名女指揮家鄭小瑛,最近已辭去北京中央歌劇院首席指揮的職務,專心投入「愛樂女」室内樂團的工作。 今年六十二歲的鄭小瑛坦言近年在中央歌劇院的工作有些力不從心,深感在「大鍋飯」的體制下,既無力改善劇院的排練效果,而工作又繁重,已使她感到疲累,便不如將精力集中去做自己喜愛的音樂推廣工作。 鄭小瑛對音樂普及工作的開始,來自一次尷尬難忘的經驗──中央歌劇院在北京首演西洋歌劇《茶花女》時,全劇幾乎是在觀衆的談笑聲、咳嗽聲、嗑瓜子聲中勉强演完。自此,她便積極從事向大衆普及古典音樂的工作。十多年來,她在演出前二十分鐘義務給聽衆義務講解,已有六百多場,聽衆多達二十萬人次。 兩年前,鄭小瑛又與大提琴家司徒志文共同籌辦了大陸第一支業餘女子室内樂隊「愛樂女」,計有廿多位成員,均爲中央文藝團體或院校中的佼佼者,年齡由二十多至六十多。兩年來已演出了五十多場,其中半數在北京各大學院校演出,演出前鄭小瑛仍主持二十分鐘的普及音樂知識講座。 〔中國大陸〕 劉霖出任中音院院長 中國文化部副部長陳昌本,於七月八日北京中央音樂學院教職員大會上宣佈,文化部已委任作曲家劉霖,接替于潤洋,擔任中央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