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韓國音樂劇

相關文章 14 篇
  • 《尋找金鐘旭》說的是愛情,卻也呈現了現實與理想的距離、展開了步出過去完成心願的勇氣。
    企畫特輯 Special

    小舞台上的音樂劇奇蹟 《尋找金鐘旭》與它的初戀魔法

    首演於二○○六年的音樂劇《尋找金鐘旭》,至今已突破一百萬以上觀戲人數,不但是首爾音樂劇一級戰區大學路上的約會定目劇、觀光朝聖劇,更翻身跳上大銀幕、改編為電影《尋找完美先生》。這個在小舞台上、僅有三個人的演出,為何能歷久不衰?這一切,就要從初戀的魔法說起

    文字|陳茂康
    第319期 / 2019年07月號
  • 音樂飛行

    從韓國看台灣 音樂劇的愛與嘆息

    K-POP其實又有多少韓國成分?只是唱歌跳舞的剛好都以韓國人或東方面孔為主,歌曲是從全球徵選來的,以強力訓練、訓練、製作與行銷,為韓國塗抹上時尚魅力。在去年公布的百大品牌中,韓國有三個品牌擠入,台灣沒有半個;把「內銷」概念轉成「外銷」,把「鄉土」變成藝術家的責任與使命,希望能代表台灣出國巡演,以達成藝術的「外交使命」,但這樣是不會有產業的!

    文字|陳樹熙
    第314期 / 2019年02月號
  • 《王世子失蹤事件》的舞台極簡,富有劇場性。
    企畫特輯 Special

    從推理到愛情悲劇 探索故事背後的本質 韓國原創音樂劇《王世子失蹤事件》

    來自韓國的《王世子失蹤事件》從舞台劇化身音樂劇,在韓國當地備受歡迎,並經過多次重製,可說是韓國原創音樂劇發展中,一顆特別閃耀且不墜的新星。故事由一位朝鮮時代王朝中的世子失蹤開始,尋找世子的過程雖似推理,其實揭露的是宮中內侍的實際生活與感情狀態。導演徐在亨在訪問中表示:「舞台劇《王世子失蹤事件》的重心,是關於一個故事背後被隱藏的本質。」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308期 / 2018年08月號
  • PAR表演藝術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在暑假,迎向K-musical熱潮!

    文字|黎家齊
    第306期 / 2018年06月號
  • 《搖滾芭比》一景。
    特別企畫 Feature K-MUSICAL IS RISING!

    韓潮音樂劇浪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306期 / 2018年06月號
  • 觀賞音樂劇演出是韓國民眾的日常娛樂之一,圖為原創音樂劇Smoke下午場前台。
    特別企畫 Feature

    全球第三大音樂劇市場 熱辣豐富類型多元

    除了流行音樂與影視產業蓬勃發展外,韓國的音樂劇產業也不遑多讓,進劇院看音樂劇,可說是韓國民眾日常娛樂的重要一環。從六○年代起發展的韓國音樂劇,可分為授權與原創兩類,前者引進國外經典、原版重製韓語版或將情節在地化,後者最早從韓國傳統歌舞為底、改編文學與傳統劇開始,後來發展出豐富多元的面貌,近期更流行將影視作品改編搬上舞台。票房、作品質量、從業人才皆臻成熟,韓國音樂劇的熱力四射令人驚嘆。

    文字|王仁芳、陳茂康
    第306期 / 2018年06月號
  • 韓國引進相當多的授權音樂劇,引發音樂劇產業的蓬勃熱潮。圖為授權音樂劇《夢幻騎士》的演出場地Bluesquare。
    特別企畫 Feature

    授權、原創互助成長 「亞洲百老匯」蓬勃成熟

    引進國外製作版權後,對韓國音樂劇的發展及質量的提升有著重大的影響力,同時刺激了韓國音樂劇的「產業化」、「製作人體系」也因此而誕生,製作公司紛紛成立,推動相關產業的蓬勃。而原創音樂劇的活力也不遑多讓,尤其是在中小型音樂劇作品上,不少作品連演不輟,甚至能夠出口授權,輸出他國。在穩固的產業結構下,人才源源不絕,製作預算也節節高升,質量俱揚下,韓國可說已成為「亞洲的百老匯」!

    文字|張芯慈、陳茂康
    第306期 / 2018年06月號
  • 馬羅尼埃公園中的廣場。
    特別企畫 Feature 表演重鎮之一

    首爾大學路 劇場聚集區 與表演輕鬆相遇

    大學路街區原是因首爾大學而發展出的文化商業區,至今已成為中小型劇場空間、私人表演舞蹈學校、新型藝文中心的集散地,因學生或演出觀眾、表演團體,而相形產生的相關飲食料理店、文青咖啡店、百貨美妝店等,也密密麻麻地將整個大學路地區的每條小巷填補起來,成為蘊藏著青春活力的首爾藝文重鎮。這裡表演空間密集,想品味韓國音樂劇的魅力,這裡是必要造訪之地。讓我們看著地圖,認識大學路上重要的劇場空間。

    文字|陳茂康
    第306期 / 2018年06月號
  • 2013年DIMF舉行時的宣傳大旗。
    特別企畫 Feature 表演重鎮之二

    大邱國際音樂劇節 亞洲唯一的音樂劇慶典

    位在韓國中部的大邱,從二○○六年首次舉辦音樂劇節,至今已經來到了第十二屆,不只是屬於亞洲國家的音樂劇慶典,也是每年夏天大邱市最重要的節慶活動。除了邀演作品,每年的創作支援與作品遴選機制、大學生音樂劇節的競演,及針對韓國中南部地區學生提供的DIMF Academy皆配套完整,儼然成為音樂劇創作與發展的搖籃。

    文字|張芯慈
    第306期 / 2018年06月號
  • 吳萬石
    特別企畫 Feature

    敲開各式表演的門 跨越國界「吳」德薇格

    吳萬石是韓語首演版海德薇格,出身劇場更橫跨電視劇、電影、綜藝等各領域的全能演員,他曾在米契爾於○七及○八年抵韓舉辦慶祝《搖滾芭比》十周年的紀念演唱會上,與原作者米契爾分唱海德薇格的韓、英兩語曲目,並被稱作「吳」德薇格。吳萬石表示在排練過程中,相關歌詞的詮釋和演出內容,都是由參與其中的所有創作人員與演員們一同討論、發想和決定的,而為了飾演海德薇格,他也曾造訪梨泰院的變性酒吧,在那裡聊天、觀察認識變性者的生活和故事。

    文字|陳茂康
    第306期 / 2018年06月號
  • 《光的來信》一景。
    特別企畫 Feature

    不求回報的付出 重回純粹熾熱的文學年代

    《光的來信》是韓國近年當紅的劇場作品之一,背景設定在一九三○年代、日治朝鮮期間,在愛好文學藝術、詩詞創作的青年之間,彼此相知相惜、互相鼓勵、一同成長與突破,創造屬於近代韓國文學的奇豔花朵。編劇韓在恩表示,劇情描繪敬愛與戀愛的心境轉換,就是想傳達愛情剛剛開始萌芽的那種感覺;導演金泰亨也表示,劇中人寫粉絲信給心儀的作家,是不求回報的,而這主種熱情、尊敬和關心的「純粹」,正是這齣戲的出發點。

    文字|陳茂康
    第306期 / 2018年06月號
  • 編劇韓在恩
    特別企畫 Feature

    《光的來信》編劇 韓在恩

    文字|陳茂康
    第306期 / 2018年06月號
  • 導演金泰亨
    特別企畫 Feature

    《光的來信》導演 金泰亨

    文字|陳茂康
    第306期 / 2018年06月號
  • 《王世子失蹤事件》音樂劇版一景。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舞台劇到音樂劇 從推理查案到描繪人生

    《王世子失蹤事件》最早是由劇作家韓 A-Reum與導演徐在亨合作的舞台劇,後來兩人再聯袂改編為音樂劇,讓作品生命繼續延展。劇名雖然叫做《王世子失蹤事件》,但因王世子失蹤而開始的情節,過程中卻不知怎麼地調轉了方向,披露的更多是宮中小人物的生活與感情、過去現在與未來。今年下半年,《王》劇也可能應邀訪台演出,屆時台灣觀眾就可親臨現場、一睹這個頗具特色的作品。

    文字|陳茂康
    第306期 / 2018年06月號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