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5/23~24 19:30
2025/5/24~25 14:30
台北 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
2025/6/5~7 19:30
2025/6/7~8 14:30
台北 華山1914文創園區東3B館烏梅劇院
廖原慶的身分是多樣的,就如我們熟悉「部分的他」是一位演員,得扮演不同角色。
他與梁皓嵐主持的Podcast節目「善嵐慶女」已邁入第6季,有不同領域的聽眾因聲音認識這名劇場演員。近期作品《上樑_下工後的修羅場》(後簡稱《上樑》),他同時是編劇與演員;不過,編導經驗其實來得更早,是娩娩工作室《米蒂亞:一則台灣新聞》,而這更源於他的另一個身分——高中表演藝術老師,因為此作最初是他協助學生創作的。此時的廖原慶,又指了指掛在牆上、即將演出的《騷動之川》海報,笑說主視覺是由他設計的。
這些事情多半環繞著「劇場」,所以廖原慶說他從研究所開始,就把自己定義為「劇場工作者」,不打算被其中一種狀態綁住,只要「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可以看見一個比較舒服的自己」。
「我在我的自由裡面穩定的發展。」廖原慶這麼說。「自由」與「穩定」兩個看似矛盾的字眼,在他的劇場生活裡實踐。
廖原慶
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戲劇學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表演組。以法國導演法蘭克.迪麥可(Frank Dimech)執導《沃伊采克》為第一部正式劇場演出,陸續演出作品有創作社《媽媽歌星》、四把椅子劇團《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法國埃梅劇團《愛情剖面》、娩娩工作室《上身不由己》、涉岸会社《不存在的地方滿地都是愛》等,並參與劇場編導、平面設計等相關工作。主持Podcast節目「善嵐慶女」入圍第59屆廣播金鐘獎Podcast生活風格節目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