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引進相當多的授權音樂劇,引發音樂劇產業的蓬勃熱潮。圖為授權音樂劇《夢幻騎士》的演出場地Bluesquare。(陳茂康 攝)
特別企畫 Feature K-MUSICAL IS RISING! 韓潮音樂劇浪 重裝登台╱現況觀察

授權、原創互助成長 「亞洲百老匯」蓬勃成熟

韓國音樂劇現場觀察

引進國外製作版權後,對韓國音樂劇的發展及質量的提升有著重大的影響力,同時刺激了韓國音樂劇的「產業化」、「製作人體系」也因此而誕生,製作公司紛紛成立,推動相關產業的蓬勃。而原創音樂劇的活力也不遑多讓,尤其是在中小型音樂劇作品上,不少作品連演不輟,甚至能夠出口授權,輸出他國。在穩固的產業結構下,人才源源不絕,製作預算也節節高升,質量俱揚下,韓國可說已成為「亞洲的百老匯」!

引進國外製作版權後,對韓國音樂劇的發展及質量的提升有著重大的影響力,同時刺激了韓國音樂劇的「產業化」、「製作人體系」也因此而誕生,製作公司紛紛成立,推動相關產業的蓬勃。而原創音樂劇的活力也不遑多讓,尤其是在中小型音樂劇作品上,不少作品連演不輟,甚至能夠出口授權,輸出他國。在穩固的產業結構下,人才源源不絕,製作預算也節節高升,質量俱揚下,韓國可說已成為「亞洲的百老匯」!

二○一六年,韓國共計有七十六部音樂劇上演,其中版權引進作品廿九部、原創作品四十七部(首演作品廿一部),門票銷售額超過三千九百億韓圜,占表演藝術銷售總額的52.2%;不僅韓流文化席捲全球,韓國儼然已成為亞洲音樂劇的領頭羊。音樂劇在韓國的發展起源於兩個系統,其一是傳統的民間說唱藝術「唱劇」(從「板索里」發展而來),另一個則是西方的音樂劇(Musical);也因此韓國音樂劇的發展過程不僅是對於西方文化的學習,也同時包含了韓國傳統「唱劇」的現代化,兩種系統相互交織、刺激、影響,形成了現今韓國音樂劇的風格。

從複製到引進合作  啟動整體產業欣欣向榮

第一部模仿西方音樂劇形式所原創的作品《悄悄到來》在一九六六年上演;同一期間,韓國的音樂劇界開始仿製西方音樂劇作品,如:《夢幻騎士》Man of La Mancha、《萬世巨星》Jesus Christ Superstar等,開啟了韓國音樂劇界對於西洋音樂劇作品的本土化移植嘗試;然而此時期的製作皆為沒有購買版權的非法演出,直到一九九三年Acom公司取得了《紅男綠女》的版權許可,才開啟了版權引進的時代。版權的引進,對韓國音樂劇的發展及質量的提升有著重大的影響力,九六年《四十二街》及九七年《西城故事》不僅引進了劇本、音樂,更將原版的舞台、服裝、燈光等設計一同引進,讓韓國的音樂劇工作者首次獲得了與海外團隊合作的經驗。

而引進的開始,同時刺激了韓國音樂劇的「產業化」、「製作人體系」也因此而誕生,二○○○年前後,OD Musical Company、EMK Musical Company、SHOWNOTE、CJ Musical等音樂劇製作公司紛紛成立,引進的作品也從紐約百老匯、倫敦西區開始拓展到法國、德國、捷克等歐陸國家。二○○一年韓文版《歌劇魅影》Phantom of the Opera先以高達一百億韓圜的製作費,創下了韓國音樂劇史上最高製作費的紀錄,後回收了超過近兩百億韓圜的票房,音樂劇的「商業價值」因此彰顯,也讓韓國音樂劇正式進入產業化的階段。

筆者在二○一一年首次觀賞的韓國音樂劇,即是版權引進作品《變身怪醫》Jekyll and Hyde,那是一個週三的晚上,這部已演出了近九個月的作品,依舊吸引了滿場的觀眾,謝幕時已是晚間十一點,超過千名的觀眾魚貫地湧入附近的地鐵站返家(感覺很類似小巨蛋演唱會後的散場),當時台灣還甚少音樂劇選在平日進行演出,且幾乎沒有長期公演,看到這樣情景的我,感到相當大的衝擊;而更令我激動的是,除了硬體、技術的完美呈現之外,舞台上演員的精湛演出及包括群戲演員都具備在唱、跳、演上極佳的能力,我訝異於在這個離我們如此接近的亞洲國家,已經將西方的音樂劇發展得爐火純青,我無從想像還需要多久的時間,台灣的音樂劇才能走到同一個地方。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在韓國看音樂劇,我覺得……

採訪整理  陳茂康

人力飛行劇團製作人

張寶慧:韓國的觀眾是成熟、「準備好」的

我這次去首爾大學路的時候,主要是想要看看那邊的「街道跟人」之間的關係。這裡到底附有多少生活機能?而這些又與劇場有何關連?我發現大學路這一區很有趣,確實有許多「生活」的可能性,我可以開心地吃完飯然後看演出,或是看完戲出來還有地方逛逛、喝杯咖啡。

去首爾看戲,對我來講收穫很大,也深受刺激的部分是:他們的觀眾並不像我們那樣,集中在某個年齡層,或性別(台灣的觀眾群一直以來都是女性、年輕族群居多)。譬如我在大學路觀看《尋找金鐘旭》時,發現這裡光是年齡層就拉得很開,我看到好幾對熟齡的男女,也看到貌似高中女生的觀眾群,雖然整場依舊是女性占多數,但男性也不少,而且不是像台灣那樣,大多男生進劇場是陪女生去看的。我也去看了大型的授權音樂劇《三劍客》,那裡就會出現父母帶著青少年或高年級的孩童進場,看過這一大一小的兩種音樂劇,就發現他們的觀眾結構跟我們很不一樣。

另外,還有觀眾素養的部分,在台灣我們常常要嘗試開發、吸引更多的觀眾進場,但往往會發現,當「新」觀眾來到劇場,他們其實對於這裡是不熟悉的。我在首爾看戲的狀況是(至少在我看的這兩場演出中),他們好像是沒有announce也沒有開放讓遲到觀眾進場(也可能只是我沒注意到),更讓我驚訝的是,在《三劍客》這樣的大劇場演出開演前五分鐘,幾乎整場觀眾都是坐定的,而且滑手機,或用來拍照,打招呼、彼此聊天的狀況很少,大家是「準備好」要看演出的狀態。

這或許就是整個表演藝術產業形成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你的觀眾已經成熟了,他們已經「準備好」了。

「太咪瘋韓國」粉絲團及部落格主

太咪:韓國音樂劇,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對象

我先生在韓國的職業就是音樂劇演員,也有在指導學員唱歌。他身邊有非常多的導演、作家、製作人及演員,基本上只要認識的人有新作品上演,都會招待我們去看。託大家的福,我們看過很多公演,甚至有的公演只要換個演員又可以再去看一次。

最近看的一部《完售》是小型的原創音樂劇,在韓國的票券評價網站上分數頗高,也是讓我看了覺得驚豔的作品(其實本來去看之前沒覺得會有這麼精采)。

雖然是小型音樂劇,公演場也不大(可以說坐起來超級不舒服),但一開演以後我就完全忘記座位帶來的不適。才聽一首歌就知道在作曲、編曲上真的下了很大的功夫,演員的歌唱實力都有一定水準。演員人數不多,但是幾名演員一人分飾多角,感覺就好像有十幾個人在舞台上揮灑汗水,觀眾一點都不無聊。

我在台灣看的劇還不夠多,自己也不是專門人員,沒辦法以專業的眼光來評論各國間的差異。但我覺得韓國在音樂劇這條路上已經有十多年的歷史,他們走過的路及未來的發展,都是值得台灣學習的對象,我自己也是幾年來一直致力於台韓兩國的文化交流,去年也開始引進韓國的公演到台灣,希望台灣的觀眾們也能參與更多的文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