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史特拉汶斯基

相關文章 7 篇
  • PAR表演藝術
    特別企畫 Feature

    現代樂舞

    史特拉汶斯基的《春之祭禮》,以充滿張力的音符,傳達二十世紀人類的心聲。 尼金斯基以史氏的音樂編舞,舞者內八的雙脚,扭曲的肢體,踩踏出現代人類的舞步,也完成對古典芭蕾美學的反動。 音樂和舞蹈就像是一對恩愛的情人,它們可以獨立存在,卻老是糾纏不淸。 這個月來台的雪梨舞團加Synergy打擊樂團和著雙鋼琴起舞的雲門舞集都將爲這段現代戀情做見證。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15期 / 1994年01月號
  • 由Valentine Hugo爲尼金基斯與俄羅斯芭蕾舞團演出《春之祭禮》所作的動作素描
    焦點

    S先生的劇場世界

    無論爲劇院演出或音樂會的曲子,史特拉汶斯基作品中聲音與動作的強烈依存關係,深深的吸引編舞家將其作品搬上芭蕾舞台,甚至其不同時期的風格轉換身帶動了劇場的改革。

    文字|陳樹熙
    第64期 / 1998年04月號
  • 《協奏風舞曲》是一支強調音樂性的舞作,動作的節奏變化與音樂一樣快速,舞台佈景色調繽紛而亮麗。《士兵的故事》卻是一支強調故事性的作品。
    焦點

    引領舞蹈繆斯的阿波羅

    史特拉汶斯基,這位堪稱二十世紀最難捉摸的音樂家,一方面以他劃時代的現代曲風,另一方面又以他一生多變而豐富的音樂風格及樣式,對全世界的編舞家散發無法抗拒的魅力。

    文字|邱馨慧
    第64期 / 1998年04月號
  • 尼古拉斯.羅希里的畫作The Miracle,莫斯科東方美術館。
    特別企畫 Feature

    夢境、革命、暴動 世紀之音《春之祭禮》的誕生

    許多人說,史特拉汶斯基所譜寫的《春之祭禮》本身就是個「謎」。它惡名昭彰的〈獻祭之舞〉竟是在作曲家先會彈,卻不知如何記譜的情況下完成的。奇特的和聲、對位、及配器手法,引領著夢境中走出來的異敎徒隊伍、狂舞的少女和春之神走進二十世紀的當代,旣遙遠,又眞實。

    文字|陳樹熙
    第15期 / 1994年01月號
  • 武滿徹爲紐約愛樂一百二十五周年慶所作《十一月的階梯》奠定了他的大師地位。
    里程碑 Milestone

    爲東西方音樂搭造一座橋

    甫於年初逝世的日本現代作曲家武滿徹,在二十世紀中下葉,當世界文化由單向轉向多元化、融和發展時,適時出現,並將東西音樂交互引介、交融,使得東方和西方文化活動產生具體連繫,進而相互影響。

    文字|譚盾、余怡菁
    第49期 / 1996年12月號
  • 尼金斯基在佛金的舞劇《彼得洛希卡》中飾演悲劇性小丑的主要角色。
    台北TIFA

    史特拉汶斯基的舞劇音樂

    第二屆TIFA以作曲家史特拉汶斯基爲主題,將結合舞蹈、音樂、多媒體製作等方式來呈現這位素有「變色龍」之稱作曲家的多種風貌,並配合講座完整呈現史特拉汶斯基的創作時代背景、當時藝術環境及藝術家之互動關係。在此,我們先摘其大要與讀者分享、共遊那個「驚變的時代」。 史特拉汶斯基和俄羅斯芭蕾舞團旗下的諸位編舞家有過長期的合作經驗。他音樂創作不同的三階段,透過與他觀念相呼應、並勇於突破的編舞家的合作,不僅將他的音樂成功地視覺化,並且激發出樂舞交融的新境界,爲二十世紀藝術開發無限能量。

    文字|陶馥蘭、林亞婷
    第24期 / 1994年10月號
  • PAR表演藝術
    台北TIFA

    畢卡索、史特拉汶斯基和他們的時代

    歐洲在二十世紀初期,是傳統與現代價値觀劇烈衝突的時代。畢卡索與史特拉汶斯基這些現代藝術的革命家,所造成形式主義的二十世紀新潮流,將工業革命以來的科技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他們的合作,與其說是風格方面的展現,不如界定在理念方面的有志一同。

    文字|陸蓉之
    第24期 / 1994年10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舞蹈

    離開殿堂,由你自己發現耀眼

    2023艋舺國際舞蹈節
  • 上海

    直播間成為蠶食演藝市場的「第二舞台」

  • 焦點專題 Focus

    李羿璇:「希望每一次都是從零開始。」

  • 戲劇

    《夢與陰影》 帶著觀眾一起離地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