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越界舞團
-
台前幕後
肢體寫下的閱讀筆記
小說充滿視覺意象的想像世界,一再引發編舞家以肢體敘述與文本對話。「不完整的寓言」亦將與古今文學作品,進行一場遊走在語言、影像、文字與肢體之間的辯證。
-
舞蹈
羅曼菲的騷動
《騷動的靈魂》呈現出的精緻性特質,可證明藝術家們同步成長是重要的,缺一環則很難成爲一件好作品。
-
台北
初夏舞武生風 新舞臺推出舞蹈系列
成立滿兩週年的新舞臺特別安排連續一個月的「五月舞風」節目,邀請了四個來自不同地區、專業背景的團體演出,這一檔隷屬於台北藝術節的活動,將帶給觀衆一連串多元的風格呈現。
-
回想與回響 Echo
肢體表現與時間敍述
《蝕》與《白》觸到了舞蹈這門藝術的定位問題。這問題看來是舞蹈課的基本通識,但就像哲學對自己基本命題的解析般,其實複雜得很。
-
舞蹈
繁簡相呈
從實驗劇場走上國家劇院,從熱鬧的歌舞劇跳到純肢體的舞蹈小品,唯一不變的是這群資深劇場工作者對跨界實驗的自我挑戰。《白》與《蝕》皆將重點歸還舞蹈。《蝕》雖爲《白》的兩倍長,但後者卻獲得不少佳評。
-
焦點
越跳越美麗 台北越界新製作「蝕」
繼去年與黎海寧合作《天國出走》之後,台北越界舞團有了「新」的編舞家,林懷民「胡裡胡塗地」答應要爲他們編舞,這群雲門「老舞者」倒是跳得很開心。
-
特別企畫 Feature
舞越布拉格
舊城廣場是多數觀光客一睹布拉格丰釆的優先選擇,這裡是全城的精華地,最足以展現布拉格建築風貌。
-
舞蹈
一場更癲狂的「失樂園」
嚴格說來,《天國出走》其實是台北越界舞團一九九四年創團首演《失樂園》的放大版、癲狂版,舞者用賁張的肢體去詮釋對混亂年代的熱情與狂想。
-
焦點
羅大佑要「出走」?
羅大佑要到國家劇院演出「歌、舞、劇」?是那位八〇年代棄醫從歌,選擇以一襲全黑的造型,演唱批判社會歌曲的搖滾歌手?演出中他會跳舞嗎?又會以什麼造型出現呢?
-
舞蹈
自信、成熟與穩健 「台北越界舞團」觀後感
欣賞「台北越界」四位資深舞者的舞蹈,已不再是要評斷他們舞的好不好,對我,他們是二十年經驗與感覺的呈現。
-
台前幕後
當戲越入人生,心該如何安放? 寫在「台北越界」舞團登台前
去年成立的「台北越界」舞團,繼推出備受矚目的《失樂園》之後,今年又再度以一場「黎海寧、羅曼菲與林克華的作品」與觀衆在植物園荷花池畔相見。
-
台前幕後
表演界看「表演視界」
羅曼菲 台北越界舞團創始團員,出現在劉振祥的作品 我覺得這次的攝影展很豐富,參展的人多,風格也都不同但和國外類似的展覽相比,則感覺這些作品在動作的掌握方面較弱。即使像劉振祥有能力做到的人,這次也沒有呈現這方面的作品。大概是他故意選些他目前在實驗、較與衆不同的作品吧! 而陳輝龍和潘小俠,他們這次的作品個人風格很強,但同時也塑造了所拍攝的藝術團體之風貌。例如陳輝龍對太古踏/當代傳奇以及潘小俠對優劇場的精確掌握,都是基於他們對該團的深入了解;即使沒看過該團演出的人,看了照片也能感受到該團的特色。 其他像小鄧(鄧玉麟)及謝安這次展出的作品,可能限於主題的緣故,呈現出來的並非他們最好的;例如小鄧拍人物最棒,但這次他都沒展出他拍舞者的劇照 總之,整體來看作品都不錯。很高興有那麼多人在從事這一行。 林秀偉 太古踏舞團藝術總監,出現在陳輝龍展出的作品 表演藝術攝影者是群一直沒有被肯定的人,所以對他們,我個人很欽佩,因爲自己從事表演藝術的創作,所以能夠理解他們如何在經費等問題的壓迫下,盡力尋找出自己藝術風格的苦心。在他們寂寞了這麼久之後,這次攝影展的推出意義非常重大。 這次展出的作品,雖感覺有些太穩定、失去了動力感、想像力和個人風格不夠,其中許多只能以宣傳照的型式呈現,但是這個問題的根源在於國內的文化環境還沒成熟,給攝影者發表的機會不夠。希望這群攝影者在地位及經濟上能得到多點輔助。 林麗珍 舞作《醮》透過游輝弘的鏡頭展出 這次的攝影展透過不同風格的攝影師表現了台灣舞蹈界不同的風貌。我們可以從中發掘、反省整個表演藝術的歷程與脈絡。其中,許斌拍的人物有多層次的感受力;而游輝弘則展現其對劇場畫面瞬間的掌握,傳達了人與空間的關係;潘小俠表現了台灣的本土文化,具有草根性
-
九四回顧
舞與戲的聯姻 當舞蹈遇上「劇場」……
一九九四年舞蹈界有許多劇場人加入,新成立的兩個舞團──「台北越界」、「風動」就分別與「臨界點」與「綠光」劇團合作。而年底法國瑪姬.瑪漢帶來的《May B》則代表舞蹈家跨入荒謬劇場的世界。這種舞蹈與劇場漸漸融合的現象,爲台灣藝術工作者提供了更寛廣的創作空間。
-
台前幕後
超越歲月與舞蹈樊籬的「台北越界舞團」
「舞台表演不再是年輕時人生目標的追尋而是生命自我的完成」──「台北越界舞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