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新藝術獎
-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第四屆「台新藝術獎」入圍名單公布 近幾年來頗受藝術界矚目的「台新藝術獎」,近日揭曉第四屆的入圍名單。台灣各地共七十位媒體及文化工作者,參與了這次台新藝術獎的提名及評選工作。 他們從全國超過一千檔次的展覽及演出中,經由實地觀賞、評議分析和集體的討論,審慎推舉出了入圍的「表演藝術TOP 9」及「視覺藝術TOP 5」。 「表演藝術TOP 9」入圍名單如下:戲劇類有《如夢之夢》、《浮沈烏托邦》、《戀人絮語》、《曹七巧》;舞蹈類有《三探東風》、《狂草》;音樂類《自西徂東》;戲曲類有《大宰門》、《三個人兒兩盞燈》。 「第四屆台新藝術獎入圍特展」,將於四月九日起,於今年初啟用的台新金控藝文中心展出;而國內外專家合組成的決審團,也將於四月中旬陸續抵台展開決審工作。(田國平) 歌仔戲編劇施如芳,劇本《黃虎印》未演先出版 由 玉山社出版的《黃虎印》,是台灣有史以來第一部尚未首演即透過商業管道出版流通的歌仔戲新編劇本。作者施如芳為近年來最受矚目的歌仔戲編劇,她和唐美雲歌 仔戲團合作的《無情遊》、《人間盜》及《梨園天神桂郎君》,連著三年應邀在國家戲劇院發表首演,不耽溺於傳統的創新企圖頗獲肯定。《黃虎印》歌仔戲劇本 取材自現任考試院長姚嘉文的同名小說,以馬關割台為背景,描述台灣民主國成立前後一對青年男女的生命轉折,從民主國國印在日軍佔台後下落不明的歷史縫隙 裡,寫出一段小人物受時代洗禮時所展現的昂揚精神。(廖俊逞) 驫舞劇場 親手打造排練場 由 陳武康等五個自台灣藝術大學畢業的大男生創立的「驫舞劇場」,最近親手打造了一個一百二十坪、讓所有劇場工作者稱羨不已的排練場。旅居美國、現任編舞家 Eliot Feld排練助理的陳武康說,回想創團作排練時,四處奔波尋覓排練場相當辛苦,便夢想能有一個專屬於自己的排練場;去年在板橋近郊工廠區租下一間鐵皮屋倉 庫,這個築夢計畫於焉成真。為了省錢,團長蘇威嘉號召學弟妹,捲起衣袖,當起水泥工和木工,一磚一木,四個月打造出他們心中的「舞蹈夢工廠」。驫舞劇場今 年新作,預定於九月在實驗劇場演出,將演出Eliot Feld等編舞家的作品。(
-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台新藝術獎出爐,創作社《嬉戲》奪大獎 「第三屆台新藝術獎」百萬大獎得主於四月十七日晚間出爐,「年度視覺藝術獎」由施工忠昊「迷宮中的朝聖」獲得、「年度表演藝術獎」由創作社《嬉戲WHO-GA-SHA-GA》掄元。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並預告,即將在十月完工啟用的仁愛圓環「台新金控」總部大樓,將挪出其中的二樓作為「台新藝文中心」,希望透過此一「藝術心臟」,持續與文化界聯手繼續當代藝術的推廣工程。 「評審團特別獎」部分,首度以雙獎方式,由明華園《白蛇傳》、杜昭賢「美麗新世界海安路藝術造街」同時獲獎,獎金分別為三十萬元。台新銀已將十七部入圍作品,做成八分半鐘長的短片,放在四百部ATM上,讓民眾共同參與藝術饗宴。 第三屆台新藝術獎於四月十七日晚上在中山堂舉行,包括主辦的台新基金會董事長吳東亮、彭雪芬夫婦、上屆得獎者雲門舞集藝術總監林懷民、前文建會主委申學庸、陳郁秀,行政院副院長吳榮義,文建會主委陳其南、故宮副院長林曼麗,新象總經理許博允,台灣金服董事長洪三雄夫婦、花旗環球台灣區董事長杜英宗等上百位藝文界人士與會。 晚會由劇場演員郎祖筠、大提琴家張正傑聯手主持,會中並邀請張曉雄編舞的《疏離印象》表演,以及小提琴家胡乃元拉奏許常惠作品《前奏曲五首》。 表演類首獎得主《嬉戲》的編劇紀蔚然上台領獎時,對於跌破大家眼鏡,意外拿獎,仍舊以他拿手的麻將經來詮釋:「打到最後一圈北風北,還槓上卡張自摸。」完全不改編劇的幽默,還呼籲這個獎是評審頒的,網路上不要罵喔!(田國平) 資深劇場人王墨林入主牯嶺街小劇場 文化局重新招標牯嶺街小劇場委託案,經專家學者公開評鑑後,由劇場界人士王墨林領軍的身體氣象館取得優先議價權,如順利簽約每三年換約,至多可經營九年。王墨林指出,牯嶺街小劇場有必要重行定位再出發,以創造前衛、實驗、跨界、創意的公共空間。在王墨林的構想中,牯嶺街小劇場不該只是一座展演空間,還應反映新世代對文化、社會、政治的立場,創造代表台灣當代性的充沛力量。(廖俊逞) 法國戲劇大師賈克.樂寇《詩意的身體》中文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浮生若夢
截稿的這一天,收到出版社寄來陳明才生前寫的文集《奇怪的溫度》,這位劇場界裡一直讓人懷念、心疼、無能為力的「鬼才」,去年走進太平洋,在上天最寬闊的擁抱裡結束了他凶猛灰澀的生命。整本書都是不平靜的。 如果說,走進太平洋是陳明才讓生命突圍的方法,那一天,他終於讓身心好好睡一覺。在他最後的告別書裡寫著:「秋過是冬,冬盡,溫暖日子不遠了,有些什麼不動了。」彷彿看到了他找到的安詳。陳明才無解的一生,也像一場夢。 這個月,台北最矚目的一場表演,正是陳明才在台北藝術大學的老師─賴聲川為表演工作坊二十週年所推出的《如夢之夢》,二○○一年在香港演出時,共十二幕九十五場,是一齣川流不息長達七小時的戲,詩人導演鴻鴻形容為「賴聲川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前世與今生,現實與虛幻一一輪轉。學佛的賴聲川用不同於陳明才的方式看生死:「浮生若夢,若夢非夢,浮生何如,如夢之夢」,正視生與死都是一場不斷重覆的豐饒旅程。這是賴聲川的里程碑作品,國家劇院也有史以來第一次打破原來的觀眾座位形式,十分令人期待。 另外在這一期裡,我們也花了很大的篇幅來介紹即將在四月中旬揭曉的第三屆台新藝術獎。企業辦藝術獎項,往往吃力不討好,特別是在標準莫衷一是的當代藝術領域上。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英國的透納獎,這個在英國當代藝術舉足輕重的獎項,每一年都讓藝術界既愛又恨,因為評選制度註定是共識與特異的拉鋸,什麼人什麼制度選出來的「最好」,選上的和落選的都用放大鏡去看它,不一定喜歡結果。但獎項帶來大眾的注目,又很難讓人不注目其結果。透納獎幾乎年年在抗議聲中揭曉,但在媒體的注目下,也成功地扮演了英國新世代藝術族群背後的推手。舉辦三年的台新藝術獎,幾乎是台灣當代藝術的金像獎,全年度的觀察,與國際舞台的接軌,以及企業資源投入於推廣的用心,我們在這一期裡也做了一個三年的回顧。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看見台灣當代 ──第三屆台新藝術獎
今年邁入第三屆的「台新藝術獎」, 在台灣儼然已有「藝術金像獎」的重要地位。 何以能在短期間達到如此受業界與社會大眾重視的程度? 曾擔任第二屆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類國際評審 的華裔英籍戲劇學者蔣維國如是說: 「這是一個在華人當代藝術界裡很重要的獎項, 因為它持續而嚴謹,從提名到決審, 參與的人數與討論的總時數之多,都超乎預期。」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藝術人看台新獎,期許無限
林懷民(雲門舞集創辦人) 雲門舞集《行草貳》為第二屆台新藝術獎藝冠獎得主。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對台新藝術獎表示肯定。 我覺得台新藝術獎在台灣藝術界已經樹立了代表性,也有相當的影響力。尤其是在藝術觀察和評論部分,做得非常好,台灣向來缺乏長期藝術觀察與評論,嚴格說來,這是台灣的媒體失職,台新以民間企業的角色,出來擔負這樣的任務,非常了不起,長期做下來一定會對台灣藝術評論的環境產生更大影響力。 我對台新藝術獎有三個期許,第一是希望獎項持續下去,讓台新藝術獎歷史再悠久一點,更有影響力。第二是經費再多一點,更希望其他企業也能跟進。第三是藝術觀察與評論的部分可以再多撥一些經費,這對台灣藝術環境會有很大的幫助。 劉守曜(舞蹈空間舞團團長) 舞蹈空間舞團《再現東風》入圍第二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十大表演藝術。 我對台新藝術獎非常肯定,包括對傑出藝術作品的肯定與長期評論的建立,有些應該是政府出面做的,現在卻由企業取代政府來做,這相當不容易。 另外十大藝術新聞的選拔,台新也建立了自己的機制,目前雖也有北藝大在做,但學者和民間可以再多一些角度,可以做更多元的呈現與對照。 我覺得台新藝術獎可以利用現有資源,做更大更多的事情,例如台新的觀察團和評審團長期觀察台灣藝術界的生態與各種藝術創作,這應該可以留下更多記錄,如果這些評論文章未來可以定期集結出書,相信會對創作者的自我關照,與跨界的相互瞭解有很大幫助。 過去表演藝術界和視覺藝術界彼此並不熟悉,透過台新藝術獎的設置,現在表演藝術界有管道更瞭解視覺藝術的創作者的創作風貌,對於推動跨界合作有很大幫助。像這次施工忠昊為《柳.夢.梅》設計的舞台裝置,也是本屆入圍的《迷宮中的朝聖施工忠昊個展》的展覽內容之一,就是跨界合作的好例子。 紀蔚然(創作社編導) 紀蔚然的《嬉戲 who-ga-sha-ga》入圍二○○四年第三屆台新藝術獎十大表演藝術。 我個人肯定台新藝術獎的存在,但卻覺得例如台新藝術獎此類獎項,對台灣的表演藝術實質幫助有限。主要是台灣的藝術人口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第三屆台新藝術獎
表演藝術入圍點將錄
第三屆「台新藝術獎」入圍名單揭曉,標榜「藉由廣泛而長期的觀察紀錄,即時回應藝文生態的發展趨勢」,二○○四年的名單上透露了一些值得關切的藝術發展訊息。 例如藝術領域的跨界合作,在二○○四年頗見豐收。多件出色的跨界作品獲得提名,例如:《軍史館殺人事件》、《有情世界書法與空間的對談》、《城市漂旅-釋放與失落》、《柳‧夢‧梅》、《Click, 寶貝ㄦ》、《鬼姑娘的傳說》等。歷年以跨界創作為訴求的案例雖不缺乏,但常流於顧此失彼的拼貼拌炒;本次入圍的跨界作品,不單各領域藝術家能暢展所長,確實也交映了較前耀眼的光芒。 「台新藝術獎」凝聚各方人力和心力於藝術生態的紀錄、文化趨勢的觀察,目的除了反映過去,也著眼於探望未來。本屆入圍名單中出現多位新露頭角的年輕世代,不單純是因為他們聚顯了藝術創作的一些新趨勢、也因為這些趨勢同時隱有思想擴充的實質意義。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看見台灣當代─台新藝術獎三年回顧
許多企業家支持藝術,大概都會從有身價的藝術品下手,吳東亮在台新銀行十週年時,慎重其事地成立藝術基金會,卻十分罕見地選擇了沒有什麼身價的「當代藝術」作為關注的方向,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吳東亮說,設立台新獎,是希望為台灣的本土藝術略盡綿薄之力,許一個創意生態的未來。吳東亮認為,台灣的命運、產業的前途,需要大家一起來動腦筋。「有創意就有生機!」,「有創意就能去蕪存菁,挑戰極限,開啟未來!」
-
最PAR!
如何活得好,大家最關心!
去年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舉辦第一屆台新藝術獎,為提昇藝術產業動態的議題性,今年分別與本刊及《典藏藝術》雜誌合辦「表演類」及「視覺類」之十大重要事件票選。十大重要事件的票選活動,透過由長期觀察表演藝術動態的台新藝術獎「觀察團」、「提名團」及國內各文化版記者們參與票選,所呈現出的選項結果有其指標性意義。今年的票選結果如附表。
-
特別報導
走向歷史的下一個起點
台新藝術獎這個堪稱「國內獎金額度最高,且為鼓勵表演藝術創作與專業製作」的藝術大獎,經過媒體提名團與十二位觀察團委員,一年的觀察與討論,終於從四百多部作品中選出十大入圍佳作。並將於三月二十三日由國際評審團選出最後的得主。從評選機制到評審過程、入圍名單,紀錄生態與鼓勵創作的旺盛企圖儼然可見,似乎這個獎的設立也代表著台灣的表演藝術環境進入了另一個新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