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民眾認為聽音樂會很無聊、所有補助與獎勵也偏向五光十色的綜合藝術的當下,跨領域製作儼然是音樂節目的必備條件。當然,藝術的領域本無疆界,但目前音樂類跨領域製作卻常常忘卻自身的立足點與專業力,更忘卻在與他領域合作之前,必須先對他領域有相當的了解與內化後,始能談合作。
雖然大環境一直擺脫不了經濟蕭條的陰影,但是藝文界卻依舊蓬勃,姑且不論作品內容與品質,在藝文團體的努力之下,密集且多樣的展演活動,的確讓國內民眾逐漸建立起觀看展演、關心藝文的生活習慣。但是這樣的現象,對音樂界而言,卻不盡然全是正面且樂觀的影響。
消長之間求生路
音樂節目向來欣賞門檻高,因為其演出曲目的更新程度、舞台上的視覺呈現,都無法與舞蹈節目及戲劇、戲曲等演出相提並論,就新鮮感、接受度而言,遠遠不及他類藝術。眼看著他類藝術的欣賞人口直線上升、民眾參與感熱鬧騰騰,音樂團體或堅持本業、努力行銷;或苦思新意、力求變化,無論是何種做法,帶動全民音樂欣賞的目標,想來是一致的。
然而綜觀近年音樂類的節目,努力的痕跡鑿鑿,成長的跡象卻微乎其微,除開學校老師們為了升等的獨奏會以外,小型室內樂純音樂節目演出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解說式音樂會、親子音樂會、或是結合他類藝術的異類作品。這些製作因為主事者的藝術修為、行政執行能力、製作誠意各有不同,而顯出非常參差不齊的結果,加上音樂團體向來各自為政,橫向切磋支援的機制非常低落,大量消耗成本不說,對各自的製作提升也相當有限。
當然,在這一波求新求變的浪潮中,仍不乏佳作。國家國樂團前年起從文宣呈現到節目設計即做了完整的轉型計畫,二○○六年依樂器屬性推出「精緻系列」,以室內樂型態,單場展現單一樂器族群,佐以小劇場的戲劇、肢體與舞台設計,的確不愧為「精緻」之作。然此系列最成功之處尚在於音樂層面,將各樂器群抽離大堆頭的管絃樂團編制,以最純淨的方式發聲,讓觀眾重見絲竹樂器之美。以有限的成本、結合異領域開發新作品、固守音樂品質,國家國樂團的「精緻系列」是個相當優質的榜樣。
十方樂集則是在固守本業與積極求新兩個重點雙管齊下。「十方論壇」已蔚為風氣,雖無法因此盼望當代音樂成為大眾藝術,然而此種嚴謹、深入的推行方式,長年累積下的影響與成果是相當驚人的。二○○六年適逢十方十週年,十年的堅持令人感動,也期待十方風格與模式能成為其他音樂團體的借鏡。
絲竹樂團年輕化
相對於國家國樂團以既有音樂家呈現精緻室內樂的成功製作,國內絲竹樂團更掀起一股青春時尚風,往年作為國內唯一專職當代絲竹音樂展演的采風樂坊推出大型製作《十面埋伏》,出動年青演奏家同台競演,聲光燦爛的設計與通俗的音樂語彙,引起新生代不小的共鳴。
此外,行之有年的兩廳院「樂壇新秀」在西洋樂器類已立下招牌,近年來連續在絲竹樂器類挖掘人才,透過「樂壇新秀」的展演,引起大眾矚目。而台北市立國樂團則打青年指揮牌,廣徵新生代指揮擔任客席指揮,希望為絲竹樂團帶來新氣象。絲竹樂團開始重視形象包裝,後起之秀輩出,加上新穎的曲目安排,整體呈現再度活絡且多元,令人期待絲竹樂未來的發展。
大型樂團掙扎蛻變
反觀國內幾個大型樂團,包袱似乎比絲竹樂團還龐大。國家交響樂團由簡文彬掌舵以來,以歌劇、「發現系列」、國人作品等系列,建立起NSO品牌。2005/06「發現蕭斯塔可維奇」樂團演出品質仍持續往上爬昇,由NSO率先舉辦的導聆與講座,卻未見改善。歌劇《費加洛的婚禮》無論是劇或整體設計,水平均十分低落,此時NSO已呈現搖擺現象,似乎內部的混亂呼之欲出。直到新樂季開始,《尼貝龍指環》全本製作,歌者們令人驚艷的演出、樂團亮麗的表現,替NSO扳回一成,但是「發現理查.史特勞斯」系列卻已經開始走下坡,過度使用廣告語彙、文案混亂不知所云,顯示出NSO再度延用以往的成功模式、迅速簡便地執行,卻不見檢討改善每個樂季所產生的問題。NSO即將遴選新任音樂總監,但是面臨兩廳院政策始終政隨人改,選定總監人選雖然對樂團營運必有相當助力,但似乎不是NSO目前最迫切需要的一帖藥方。
國內歷史最優久的交響樂團——國台交,則在這一年中卸除行政法人列管身分,重新隸屬文建會。解除樂團營運第一重困境之後,國台交也如期選出常任指揮,現任常任指揮邱君強有別於國台交歷代團長,不但年齡與團員相近、更是先於歐洲受到完整專業訓練、經過國外歌劇院的歷練後返台帶領樂團的指揮,甫上任數月,邱君強與國台交將碰撞出多少火花?想必將是眾人矚目之事。短短一年中,國台交有著不少的轉變,看來已累積了大轉型的能量,能否真的成功實現,還有待觀察。
跨界莫忘品味、傳統來自當代
在一般民眾認為聽音樂會很無聊、所有補助與獎勵也偏向五光十色的綜合藝術的當下,跨領域製作儼然是音樂節目的必備條件。當然,藝術的領域本無疆界,但目前音樂類跨領域製作卻常常忘卻自身的立足點與專業力,更忘卻在與他領域合作之前,必須先對他領域有相當的了解與內化後,始能談合作。跨領域並非一加一等於二的算術,而是各領域的協調、互映與融合。另外,國內甚多的室內樂樂團、個人獨奏家、甚至管絃樂團、合唱團等等,在浩瀚的歷史曲目中應不能忽略當代曲目,歷史分分秒秒進行著書寫,傳統也時時刻刻在建立著,唯有與當代同步,才能寫進歷史的樂章。
文字|林芳宜 樂評人、台新藝術獎觀察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