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合作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身體、疆界與審查之外
我們回看歷史並可發現:現代化時期的泰國面臨被列強瓜分的困境,在藝文實踐上必須「緊緊尾隨著西方的思考」,透過文體的轉譯找尋適應之路;而今,泰國面臨無以數計的政治動盪與權力更迭,這群工作者透過傳統、歷史及社會現實觀察,實踐於劇場上,某種程度而言,他/她們也是將身體、記憶和自省種種,搭建出另一種轉譯及適應的必要之路。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青春活力能量滿滿 打造台語版《馬克白》
這次與阮劇團合作的《馬克白》,是日本導演流山兒祥第三次執導該劇,也是他首度在台全程執導完整作品。他與強調常民、草根美學風格的阮劇團合作,流山兒祥說,這次台語版的《馬克白》提供的是平民角度,透過大眾化、跟常民接軌,每一個演員都將表現出最精采的一面。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差異與撞激 成就台上驚爆魅力
由兩廳院與法國卡菲舞團合作的《有機體》,將在首演後馬不停蹄的巡演行程中,再度回到台灣演出。這個「多重跨界」的作品,在創作過程中曾經歷怎樣的磨合激盪?透過遠赴法國拍攝的幕後紀錄片,讓我們看到亮麗演出背後的汗與淚
-
焦點專題 Focus
How to say“Here” 他們一起挑戰自己
從裝置藝術、服裝設計、搖滾音樂、到現代舞蹈,跨領域的法國藝術家克里斯汀.赫佐,應邀與舞蹈空間舞團展開一場從零開始、挑戰自身慣性的「冒險」。總是好奇於「何謂動作」的赫佐,對此地的語言溝通和不同文化中人們使用符號的方式,同樣感到興味。與舞蹈空間的合作,他說他不是編舞,而是「與他們一同創造」!
-
專題
藝術無國界,創作全球化?
國際合作,是開放競爭之外的另一大「入世」課題。 在「全球化vs.在地化」、乃至於「全球本土化」的討論逐漸淹起滿地口水之際,具有跨國合作實戰經驗的數名國内外創作者,在此提出他們對台灣表演藝術發展的第一線觀察。 同時,環顧世界地球村的其他角落,跨國藝文合作所撞擊出的火花日益頻繁而醒目。近年來在發展跨文化創作方面著力尤深的新加坡,是其中値得詳加介紹的特例,其成果與檢討均有一定累積,足可提供國内比較與深思。
-
音樂
另一種音樂的光彩
「四物遊擊」一出場,馬上將聽衆帶入另一個時空,持續強烈的音響鼓盪在音樂廳裡,白緞帶隨著演奏者的遊移不停地飛舞飄盪,雖然絕大多數人都是第一次聽到、看到這樣的表演,但是絲毫沒有任何隔閡。
-
另類製作
迴盪在博物館外的音樂
製作的態度甚於製作的技巧 鍾適芳非常專注於對待那些 參與錄音、創作和演唱的人 以及那些藝人不同的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