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镇逸
艺术评论人
-
话题追踪 Follow-ups
幕启云端,朝世界出发!
由马来西亚剧场人叶伟良和李浩锋创立的「云剧场」,虽是疫情下剧场求生的产物,但这个从购票到演出的一站式平台系统,也吸引了许多单位加入使用,累积出口碑与声量,也吸引到台湾剧场人吴维纬参与合作,打造出「云剧场台湾」, 7月中的「全球泛华读剧节」在此上线,吸引了大量超乎原本观众群的关注。这样的线上展演「剧场空间」,是透过怎样的机制与设计吸引观者目光?透过这个平台,是否能超越地域、让让更多国际观众看见在地的创作精采?
-
特别企画 Feature
我,「机器人」:剧场文本叙事如何想像AI与人机关系?
「剧场已经死了,托尼尔。你还不信吗?」 他想了想,摇了摇头。它没有死,只是形式发生了变化,而且可能不是永久的有些事物是时代造就的,有些则是永恒的。这个时代的到来是人类特定文化所致,而永恒却是全人类文化的共同结果。文化人就是表演者,为人类观众创造了展示文化的窗口,并籍此展示了它的愿景、理想和目的;而这些展示对于文化的连续性、对于物种的目的性定位是必要的。 ⋯⋯戏剧艺术,跟人类文明一样古老。其超越形式、技术和应用,甚至比现代大众对机器之神的崇拜还要长久。虽然祂现在暂时被我们供奉,但仍被大众所误解。 《The Darfsteller》,1955年。 对于AI与人机时代的来临,剧场艺术早已在自身的历史中有所演示。 剧场空间中采用自动机(automaton)与人类表演者共构表演,可追溯到古希腊剧场时期的「机器神」(deus ex machina),以悬吊式的机器起重装置让演员扮演天外救星。而偶戏作为「非人」的技术史前史,在人形机器人的「仿生人」(android)进入文学书写以降,则开始走入与传统人偶分道扬镳的感知介面其中不只攸关非人物件愈发朝向高度模仿人类的尝试,亦是对于肉身价值与剧场性真实的再次探问。 若回望「Robot」一词的发明,既是源于1920年捷克剧作家卡雷尔.恰佩克(Karel Čapek)的剧本《罗梭的万能工人》(R.U.R.)。剧中的发明家罗梭(Rossum)谐音原意为捷克语中的「智能」(rozum),而他所创造出来取代人类劳动的机器人「robota」则是「苦力」之意。原为奴隶的机器人在最终彻底消灭了人类,成为地球上的掌权者并展开了新一波的创世纪。 自从20世纪稳固确立下来的现代化工业社会,使得晚近一百年有著大量「人机关系」的命题出现在艺术文化之中。犹如电影《大都会》(Metropolis,1927)或《摩登时代》(Modern Times,1936)所示,自动化时代的到来,人类对机器作为现代化产物表达出强烈的不信任。「机器人对人类的反扑」作为一种文本命题的叙事设定,除了体现出人类精神的主体性缺失,也表达了「我」存有与否的存在主义式危机。 美
-
戏剧
如果我们共荣过:《解密美术馆:遗失的百合》的史学歧读
继赢尽口碑的线上剧场《她门的秘密》(2021)之后,新加坡实践剧场再次推出了新作《解密美术馆:遗失的百合》。导演郭践红、编剧林志坚和刘晓义再度合作,联同专业影音团队以及网路开发工作室 Good Work,从酝酿故事主轴、影像拍摄到游戏网站的设计整合,逐步发展出一套可供剧团持续操作的展演模组。今次更携手藏有最多东南亚现当代艺术的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整合国家级文化资源,带来一场结合影像、剧场和推理游戏的跨领域实践,再次引起亚洲观众的热烈参与。 博物馆学、文物保存维护、艺术史长久作为艺术研究的「三位一体」,虽然在剧中有著深浅不一的呈显,但本文试图以此三者抽离原有脉络,改以「美术馆作为谜题场域」、「宝藏叙事的保存维护」、「史学的时空统整术」,重新检视《解密美术馆:遗失的百合》折射出来的3种问题视角。 充满谜题的场域:美术馆的外挂叙事 故事第1章〈揭开大幕〉中,年迈的梁女士拟将1幅珍贵画作捐赠给美术馆,然而在移交仪式中,扫描技术意外发现画作藏有诡异密码,不仅打乱了仪式进行,亦开启了历史身世的悬疑。作为馆内研究员的外孙女,邀请观众陪同踏上解谜推理的旅程。当得知这栋历史建筑内埋藏了传说中的宝藏,观众化身成游戏玩家,必须在第2章〈寻索开始〉的虚拟展场或实地造访中,抽丝剥茧各种线索以在最后找出宝藏所在位置,并解开历史真相。最长可达两周的解谜体验,来到第3章〈重现天日〉中,观众与孙女一同揭晓梁女士隐藏多年的秘密,并搅动出亚洲殖民史的行经轨迹。 艺术史研究一直都跟推理有著性质上的亲缘性;而美术馆作为一个充满谜题的场域,不仅保存并展示待解的谜题,也常常成为艺术品加密与解密的角色。如同剧中的新加坡国立美术馆,将宝藏加密的同时又等待著专业推理的解密。然而,剧中采取的是亚洲战争与殖民历史叙事,而非处理视觉材料为优先的艺术史叙事;此外,按照剧情设计与各关卡中作为谜题的作品,亦大多取其外显视觉表征作为线索,而不是内在意义来推导。当剧中的「史学推理」旨在服务戏剧情节,不汲取新加坡国立美术馆的丰厚资源作为素材,也就使得演出并无服务博物馆学的科普意图。 演出背弃了场域逻辑的操作,并非是要违背现实情境的谬误;因为纵使追求博物馆方法论的真实运作为背书,也不会是强化戏剧写实逻辑本身的保证。但令人
-
特别企画 Feature Online Touring
线下有国界,线上无国界
不旅行的国际巡演,松动过去总是以国籍与地区为名的交流基础。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场景2:移动缝隙
在牯岭街小剧场,「洞见」的策动与界域联线
从小剧场开展的1980年代以来,一直都不乏表演策划的故事,也成为了今天认知台湾小剧场的其中一个常识。人称「馆长」的姚立群,是牯岭街小剧场的掌门人,更是30余年来的重要文化生产者。先不论「策展」或「策划」谁更符合史观正确,但「策动」可能更适合描述姚立群。
-
特别企画 Feature
啰惹主义与期待跨越的憧憬
纵使戏剧及其受众普遍以语言作为分流,但跨族裔的「啰惹」式合作总是以理想形态出现在许多演制的构想当中;这种跨族合作模式容易一不小心就在舞台上被奇观化。「艺术无疆界」的口号一再被提及,然而并非只单纯的以友族的「在场」,或是以「美学无须语言」,就能轻易回避语言差异而带来的文化复杂性及其美学政治性。或许在面对语言政治在马国剧场中的挑战时,应该要直视差异、面对差异、理解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