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门的秘密》(新加坡实验剧场 提供)
戏剧

如果我们共荣过:《解密美术馆:遗失的百合》的史学歧读

新加坡实践剧场《解密美术馆:遗失的百合》 线上演出

第一章〈揭开大幕〉:2022/4/6 20:00

第二章〈寻索开始〉直播段落:2022/4/7 21:00

第三章〈重现天日〉:2022/4/18 20:00

继赢尽口碑的线上剧场《她门的秘密》(2021)之后,新加坡实践剧场再次推出了新作《解密美术馆:遗失的百合》。导演郭践红、编剧林志坚和刘晓义再度合作,联同专业影音团队以及网路开发工作室 Good Work,从酝酿故事主轴、影像拍摄到游戏网站的设计整合,逐步发展出一套可供剧团持续操作的展演模组。今次更携手藏有最多东南亚现当代艺术的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整合国家级文化资源,带来一场结合影像、剧场和推理游戏的跨领域实践,再次引起亚洲观众的热烈参与。

博物馆学、文物保存维护、艺术史长久作为艺术研究的「三位一体」,虽然在剧中有著深浅不一的呈显,但本文试图以此三者抽离原有脉络,改以「美术馆作为谜题场域」、「宝藏叙事的保存维护」、「史学的时空统整术」,重新检视《解密美术馆:遗失的百合》折射出来的3种问题视角。

充满谜题的场域:美术馆的外挂叙事

故事第1章〈揭开大幕〉中,年迈的梁女士拟将1幅珍贵画作捐赠给美术馆,然而在移交仪式中,扫描技术意外发现画作藏有诡异密码,不仅打乱了仪式进行,亦开启了历史身世的悬疑。作为馆内研究员的外孙女,邀请观众陪同踏上解谜推理的旅程。当得知这栋历史建筑内埋藏了传说中的宝藏,观众化身成游戏玩家,必须在第2章〈寻索开始〉的虚拟展场或实地造访中,抽丝剥茧各种线索以在最后找出宝藏所在位置,并解开历史真相。最长可达两周的解谜体验,来到第3章〈重现天日〉中,观众与孙女一同揭晓梁女士隐藏多年的秘密,并搅动出亚洲殖民史的行经轨迹。

艺术史研究一直都跟推理有著性质上的亲缘性;而美术馆作为一个充满谜题的场域,不仅保存并展示待解的谜题,也常常成为艺术品加密与解密的角色。如同剧中的新加坡国立美术馆,将宝藏加密的同时又等待著专业推理的解密。然而,剧中采取的是亚洲战争与殖民历史叙事,而非处理视觉材料为优先的艺术史叙事;此外,按照剧情设计与各关卡中作为谜题的作品,亦大多取其外显视觉表征作为线索,而不是内在意义来推导。当剧中的「史学推理」旨在服务戏剧情节,不汲取新加坡国立美术馆的丰厚资源作为素材,也就使得演出并无服务博物馆学的科普意图。

演出背弃了场域逻辑的操作,并非是要违背现实情境的谬误;因为纵使追求博物馆方法论的真实运作为背书,也不会是强化戏剧写实逻辑本身的保证。但令人疑惑的反倒是,收拢并统整时空史识的美术馆本就作为谜题推理的积极场域,在剧中仅成为了对编剧作出效忠的戏剧构件。虽然表演或剧场在美术馆场域中的事件发生(happening),未必需要服膺于机构叙事——如同近数十年来从西方开展的美术馆表演及其操演性(performativity),初衷无非是要打开僵固的机构叙事。但考量本演出并无逾越场域的意图,故此美术馆在演出中作为场所的角色功能弱化,也就致使当中推理模组的构成形同游戏「外挂」——就算没有紧密咬合美术馆叙事,亦能广泛套用在各种场域之中而得以成立。

新加坡国立美术馆作为国家级文化资源,为本剧提供了支持的后盾,却仅仅化为剧场故事背景的景绘布幕(backdrop)。这将导致采取美术馆与文物叙事的必要性有待商榷,也意味著本剧并没有对美术馆进行实质上的「解密」。然而,剧中待解的「宝藏」又是如何在我们与亚洲的历史共鸣中被证成?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夏佑体验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