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弘智邀请了牯岭街小剧场馆长姚立群担任表演艺术顾问,前后透过灵媒居中与3位小剧场先贤沟通,最后再找来跟他们关系深浅不一的人物,一同完成这项阴阳两造之间的「跨界」计划。
灵媒:为对话而展开的跨界沟通
这次的「未完成之作」计划中,录像作品主要拍摄场景在台南麻豆代天府,其著名景点即是复古的台式地下鬼屋「十八层地狱」,以及地上那有著壮观巨龙的「天堂十景」。在这半世纪前兴建的阴曹地府中,老旧机械让似人非鬼的一具具偶给活了起来。「整个麻豆代天府的空间量体那么大,天堂与地狱景观又打造得如此华丽,这一方面是为了警世效果、教育意义;不过让我思考更多的是,这背后所卷动出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史。当时一定有一大批专门建庙的工人南北跑透透,建起一间又一间的庙宇,或是早年流行打造那些巨大的神像。现在的庙都不太会再做这种大规划了,但以前曾经活跃过的那些师傅,现在到底在做什么呢?」
彭弘智相信,那些被完成后的机械人偶,待在地狱里那么多年,里面应该多少都藏著一些灵魂。「当时帮我烧船的一位师姐也跟我说,像我们画的人像,灵魂一看到有脸、有眼睛,就会躲到里面去,然后住在里面。当我看著那些地狱里的人偶,就觉得它们很奇怪——虽然是不会自己动的物件,但加上电动机械,却又仿佛会动起来。所以它们绝对不会只是一个人物形象耸立在那里,而可能会有一些灵体躲藏在里面。它们的生命,就是这样介于虚实之间。」
不像之前《正义路安魂曲》是由艺术家来安排与张罗安魂仪式、送走前人,本次的「未完成之作」计划反倒委托灵媒作为第三方,并将远逝已久的3位才子给重新唤回。彭弘智很清楚,因为他想直接跟他们说话,「老房子的灵魂主动找上门,但我当时并没有特别想跟他说话。不过我会想跟艺术家沟通;既然我自己没办法跟他们直接对话,所以就找了灵媒帮忙。」
为什么想要跟他们说话?是因为过去没有机会认识他们吗?
「我们都是创作者,而我也想要跟他们一起创作吧。不过有趣的是,事实上他们是不存在的——至少在肉身上、物理上,他们不复存在。当我说我要跟他们一起创作,这就会出现很多虚实之间的灰色地带。虽然到头来这始终仍算是属于我主导的计划,但是他们从过去到现在都给了我很多的养分。我跟他们的关系会被牵引到这一步,都是过去无数条线,一直被推到此时此刻。」
彭弘智前后找了5位灵媒来跟他们进行对话。在招魂过程中,都是灵媒临场得知3人的名字和生日后,就找到了他们。说明来历与计划目的以后,就表达想与他们共同创作的想法。有意思的是,灵媒口中对3个人分别的轮廓描述、个性与说话方式,大致都跟现实所符。经灵媒传达,其中问到周逸昌想要付诸创作的想法:「他说想要表现一种属于人的幸福状态——他认为其实幸福是无所不在的,也是一种为人最简单的状态。后来,他也有表示想要为自己的灵魂撒花。于是,我就觉得要有一段撒花的表演。周逸昌的生命愕止于印尼,自然的,我就想到可以找Mugi(Mugiyono Kasido)来做这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