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国华
-
特别企画 Feature
台湾风土正在转变,千禧青年离城归乡的生活选择
这几年,总有些我们认识的青年朋友,离开都会移居乡镇,可能创业、可能继承家业,展开新生活。离城归乡的青年,为乡镇带来重生的希望,也为都市人创造了乡村生活的美好想像。 日本在1990年代出现青年离城归乡现象,媒体创造了新名词,描述3种移居型态:从都市移往乡村的「I-TURN」、从乡村离家再返家的「U-TURN」,从乡村离家入城、再移居另一个乡村的「J-TURN」。2015年日本推动「地方创生」,以政策支持青年归乡,为人口减少、产业萧条、社会结构瓦解的乡村创造生机。 1990年代的青年离城归乡潮 台湾在2019年推出「地方创生」政策,同样支持青年返乡;但1990年代兴起的地方文史复兴运动、文建会推动的社区总体营造,曾经号召了一批青年离城归乡。 任职媒体的谢敏政,1994年带著太太离开台北、回到家乡嘉义县东石乡,成立「船仔头艺术村文教基金会」;1996年,「船仔头的呼唤」全国文艺季活动跃上媒体,成为社造的著名案例。云林人廖嘉展1993年离开台北、出任嘉义县新港乡的新港文教基金会执行长,后来出版《老镇新生新港的故事》记录他在新港的工作。1996年廖嘉展和太太颜新珠再移居埔里,创办「新故乡文教基金会」,展开大埔里社区20多年的社造故事。 建筑师黄声远是另一种离城归乡的典型。1993年自美国深造归来,在宜兰创办田中央联合建筑师事务所,此后大部分建筑作品都在宜兰。他的夫人、文化部次长李静慧,喜欢居住宜兰的生活,30年前从台北移居宜兰、任职宜兰文化中心,成为国际童玩艺术节成功创办的主要执行者。
-
特别企画 Feature
大象与蚯蚓:疫情后的表演艺术生态关照
具有市场开发能力的表演团队,面对补助审查过程,处境如同「房间里的大象」,往往被贬抑对待。但这些团队的市场基础,可以让补助资源的效果加乘。而「流动演出者」是艺文生态的基层参与者,重要性如同蚯蚓之于农业;在政策管不到、补助到不了的广阔领域,他们以自己的能力,让艺文表演随处发生。为了健全产业、文化平权,大象和蚯蚓的生存需求,值得给予更多关注。
-
焦点专题(二) Focus
不是「鲨鱼」是伙伴! 表演艺术经纪人在哪里?
「经纪人」常被描写成唯利是图的角色,如同《征服情海》男主角所说的「穿西装的鲨鱼」,但是在完整的表演艺术产业结构中,经纪人却扮演重要角色。他们熟悉市场行情和运作方式,掌握关键人脉,拥有交易资讯;成熟的经纪人制度有助稳定市场秩序,媒合演出机会,促进市场发展。但台湾表演艺术界缺乏市场规模,限制了专业经纪人的伸展空间。
-
特别企画(二) Feature 现象观察1:盘点地下管线后,文化部的下一步?
在新旧震荡之间 寻找文化新局
文化部诞生将近六百天,龙部长说前五百多天,她忙著查找「地下管线」,让过去彼此脉络不清、接连不上的政策与制度可以重新整理,让行政步上正轨。当然对表演艺术领域来说,如令人眼睛一亮的「国家品牌表演艺术团体扶植计划」、延续文建会时期的「活化县市文化中心剧场营运计划」、「表演艺术团体和场馆媒合计划」、「华山艺术生活节」等都有一定效益,但民众对文化部的期许,还是能成为提出更高文化格局的舵手。
-
话题追踪 Follow-ups
是外来文化殖民地 还是本土艺术培育场?
「文化创意产业」对表演艺术而言,是一把两面刃的利剑。政府对于消费端的刺激和鼓励,的确可能形成更活络的市场;但是,市场反映的是大众口味,而不是艺术和美学的品味。也就是,民间增加的消费支出,不一定能够支持坚持创作品质的本地表演艺术团队,反而可能助长更多通俗、哗众取宠的节目。政府必须清楚意识到,以表演艺术而言,文化创意产业的根本核心是社会的文化与创意,不是漂亮的行销术语和亮丽的产值。
-
艺闻观点 News Review
新进团队,令人期待!
文建会「九十九年度演艺团队分级奖助计划」公告补助九十六团,总金额新台币2亿1130万元整。虽然金额较去年减少一千余万,但入选队伍总数创新高。 今年获奖名单有十七个新进团队。虽然部分「新进团队」也是曾在这分名单进出的熟面孔,但例如丝竹空爵士乐团、林文中舞团、台湾戏剧表演家、黑眼睛跨剧团、晓剧场、EX-亚洲剧团等,都令人期待。 被认为表演艺术年度最重要补助的这项计划,执行已近二十年;过去常被质疑的评审和评鉴问题,这两年改进许多。自然,结果不可能人人满意,制度也还有因为时空条件变异而修改的空间,但整体而言,表演艺术界展现高度共识,借由参与和对话,支持这套制度日益完善。 政府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新的奖助计划将陆续推动,但演艺团队分级奖助计划的重要性,却不减反增。因为,它对于团队执著于「艺术」、追求行政管理升级而给予的肯定,是团队最重要的努力指标。政府鼓励市场拓展的同时,必须持续支持这项补助,让有心深耕艺术的团队,能够安心累积创作实力。
-
艺闻观点 News Review
文建会补助团队驻馆及与他团合作计划,对生态意义何在?
文建会近月推出多项补助计划,如启动「媒合演艺团队进驻演艺场所合作计划」,推动国内演艺团队长期驻点合作机制,协助各地演艺场所建立自身特色,促进团队借由固定展演场所规划稳定发展目标,促成双方长期合作。让演艺团队提出申请,进驻期程最短二周,最长以三年为一期。另一计划为补助演艺团队合作征选作业,凡国内立案满一年以上之表演艺术团队,均可申请与入选文建会分级奖助计划之卓越级或发展级团队合作,促进团队互相学习交流与经验分享,补助项目包括联合创作演出、观摩、整合行销、教育训练或行政管理所需人事、旅运、场租或成果发表制作费用。文建会大补助,对民间表演团体及艺文生态来讲,将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和成效?
-
话题追踪 Follow-ups
台湾文化的未来,扬帆在何时?
云门舞集排练场的火灾,引发了社会对表演艺术发展环境困窘的关注,也促使文建会提出一份令表演艺术界人士振奋的「扬帆计划」预计以四年四十四亿的经费,提升表演艺术发展的环境。但在此新旧政权交替的尴尬时刻,这个令人期待的计划是否能在新政府手上顺利「扬帆」?仍待观察。
-
艺号人物 People
一场晚了二十年的独奏会
廿七岁回国,奋斗廿三年,卸下两厅院艺术总监之职后,跨入五十岁的人生门槛之前,朱宗庆将实践自己的人生第三场音乐会之约,这场晚了二十年的独奏会,如久酿未开的陈酒,主角的心境由拚勇斗劲转为圆融宽广,「不再想证明什么,也不再想求什么。音乐,就让它好玩吧!」他说。
-
现象‧现场
西行取经或瞎子摸象?
考察团除了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经验「取经」,也承担了拓展文化外交的使命。然而,考察内容分散得太广,很难立即掌握状况,成员们多只能切入局部而不能了解全貌。如此大规模考察,虽然建立许多交流的可能性,但实际效益如何?而考察结果,如果立刻成为政策制定的参考,恐怕真会落入「瞎子摸象」的后果,打造一套四不像政策,既非英国或丹麦原版、也不符合台湾社会现实。
-
特别企画 Feature
小剧场结盟抢攻滩头堡
「游击」了许多年,小剧场习惯于在咖啡馆、pub、实验剧场等不同的空间演出,但是对于拥有一个可以安定下来求发展的「家」, 仍是抱持无限憧憬。中正二分局彷若沙漠中的绿洲,激发了筹划多时的「台北市小剧场联盟」在八十六年七月成立,也让小剧场的未来发展大业进行得更为积极。
-
特别企画(二) Feature
场外多沟通,场内少发言
各部会常用来和委员沟通的方式,不外办说明会、印说帖、派员报告等;但各部会人员和立委的交情,则是重要的润滑剂。如何了解委员的需要和立场,化可能的干戈为玉帛,必须靠国会联络人员和委员间长期培养的互动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