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对表演艺术而言,是一把两面刃的利剑。政府对于消费端的刺激和鼓励,的确可能形成更活络的市场;但是,市场反映的是大众口味,而不是艺术和美学的品味。也就是,民间增加的消费支出,不一定能够支持坚持创作品质的本地表演艺术团队,反而可能助长更多通俗、哗众取宠的节目。政府必须清楚意识到,以表演艺术而言,文化创意产业的根本核心是社会的文化与创意,不是漂亮的行销术语和亮丽的产值。
二○一○年一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法》通过,台湾的文化发展进入新时代。虽然在整体文化政策架构中,「文化创意产业」只是其中一部分,但艺术社群开始用不同的角度,思考自己的创作和工作,在挂上了「产业」名号的文化价值主张中,应该落在什么位置。
谈产业化,必须了解产业结构和消费者。文建会预定最近公布的《表演艺术消费调查报告》,将提供许多第一手调查数据和访谈内容,有助于表演艺术界认识「顾客」,不论是付费买票观众、免费欣赏演出的观众、有动机但从未实际欣赏演出的潜在观众,或完全没有意愿欣赏演出的民众。
在了解台湾二○○九年表演艺术的观众生态之前,先关切美国的现况。
美国经验:观众萎缩又老化
美国NEA(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自一九九二年开始,持续针对美国成人进行艺术参与调查并出版报告;最新调查报在二○○九年十一月出版(注1),其中以「失望」形容这次的结果。
报告指出,受访美国成年人(十八岁以上)对「指标活动」(注2)的参与率,大体呈现下降走势,表演艺术领域例如芭蕾、歌剧和古典音乐格外明显。这份针对18,444个回收样本所做的调查,推测二○○八年较二○○二年民众参与率下降的原因之一,来自经济因素。报告指出,调查进行的二○○八年底,金融风暴明显影响了艺文活动的参与。此外,报告推测,汽油价格也会影响艺文参与,二○○八年油价最高每加仑3.0美元,而二○○二年每加仑只有1.51美元。
这分报告的参与人口分析,提出观众年龄老化趋势,而且普遍存在各类表演艺术活动。从统计资料中可以看到,美国民众平均年龄正在上升,而观众平均年龄的增幅,大约与平均年龄的增加同步或略高,尤其爵士乐最为明显。
该报告也指出,各种教育程度的观众参与都在下降,过去认为高教育水准民众有较高的表演艺术参与度,如今看来,受过高等教育的观众同样在流失。父母对孩子的艺文活动参与则保持正面态度,受访父母亲32.8%曾带孩子参加校外举办的表演,8.4%的父母曾经安排孩子接受才艺课程。透过其他媒体包括网路或DVD等方式欣赏表演艺术已成趋势,41%的受访者采用这种“Low-cost, low-travel”(少支出、少奔波)的方式满足艺文需求。
NEA的报告有几个值得台湾注意的现象:观众人口萎缩、平均年龄老化,以及高教育程度者未必保有表演艺术的观赏习惯。特别是年龄和人口分布曲线的移动,将影响未来表演艺术市场的发展。
台湾表演艺术的主力观众群,年龄大约在二十五至四十五岁的区间内。其中战后出生世代的观众,已经逐渐迈向银发族。NEA的报告提醒,当主力观众群平均年龄增加,意味著对表演艺术的需求也在改变。事实上,人类历史上从不曾发生过如同未来几年将出现的情形:愈来愈多退休、有闲、经济稳定、健康状况不错且长寿的银发族。他们的生活需求和活动参与力、教育程度和人生经验,都和过去的银发族不同,何况可能还有经济能力不错的儿孙。新的银发消费时代来临,这多少可以解释,几年来台湾表演艺术市场上怀旧主题作品例如《宝岛一村》或《人间条件》系列等,能够得到众多中、老年观众支持的现象。
台湾经验:谁在观赏表演艺术?
文建会二○○九年首次较大规模的观众调查,执行时间在二○○九年九月廿四日至十月二日,成功访问3,641位十二岁以上民众。受访者之中,70.9%曾经观赏过表演艺术节目,30.2%在过去一年曾在国内观赏表演艺术。如将表演艺术活动区分为音乐、舞蹈、现代戏剧及传统戏曲四类,民众观赏情形如表一,其中民众参与音乐类节目比例最高,现代戏剧和传统戏曲次之,舞蹈相对较少。
表一 受访者过去一年参与表演艺术活动之类型
项目 |
音乐 |
现代戏剧 |
传统戏曲 |
舞蹈 |
有观赏 |
437 |
344 |
339 |
238 |
12.0% |
9.5% |
9.3% |
6.5% |
|
没有观赏 |
3,204 |
3,297 |
3,302 |
3,403 |
88.0% |
90.6% |
90.7% |
93.5% |
|
总计 |
3,641 |
3,641 |
3,641 |
3,641 |
100.0% |
100.0% |
100.0% |
100.0% |
资料来源:《表演艺术消费调查报告》(2010)
这次调查将观众依观赏频率区分为「高度参与者」、「低度参与者」、「潜在参与者」与「非参与者」。「高度参与者」为过去一年平均一季参与一次,「低度参与者」为过去一年至少一次、但低于四次。「潜在参与者」为过去一年有意愿、但并未实际参与者,「非参与者」是没有参与、也没有意愿参与的民众。数据显示,高度参与者、低度参与者及潜在参与者多以女性为主,非参与者多为男性。高度参与者与低度参与者集中在三十到四十九岁,潜在参与者则以二十到二十九岁为主,非参与者以六十岁以上最多。受教育愈高的受访者愈倾向参与表演艺术活动,每月拥有较多可支配金额的受访者,参与比例亦愈高。
为什么参与?为什么不参与?
调查主要好奇是观众的参与表演艺术的态度和消费(购票)决策模式,以及了解观众的参与原因和参与阻力(不参与的原因)。其中,参与原因针对「高度参与者」和「低度参与者」调查,再区分为「通常性参与动机」、「持续性参与动机」;对于「潜在参与者」和「非参与者」,则了解未能成为参与者的阻力原因。
(一)通常性参与动机
过去一年曾经参与表演艺术活动的受访者中,通常性参与动机以「有兴趣」最多,占52.0%其次为「主题很吸引人」(22.4%)、「喜欢艺文活动」(19.3%)、「亲朋好友介绍」(16.2%)及「陪别人欣赏」(15.6%),「有免费门票」反而仅占8.8%。进一步分析「高度参与者」和「低度参与者」的通常性参与动机,前三顺位依序皆为「有兴趣参与」、「喜欢艺文活动」及「主题很吸引人」,同样显示「兴趣」才是影响参与意愿的决定性因素,重要性高于是否免费。
(二)持续性参与动机
过去一年曾经参与表演艺术活动的受访者中,持续(多次)参与表演艺术活动的原因以「自己本身就很有兴趣」(62.3%)最多,第二是「觉得作品好」(25.6%),第三是「喜欢临场感」(14.0%),其次才是「免费」(12.0%)。消费者能够持续的参与,主要动机同样在于兴趣;如果没有兴趣,即使提供免费演出,也未必能够引起民众的参与意愿。这样的结论指出,认为提供免费节目可以吸引民众参与、培养民众欣赏兴趣,并非完全正确。如果希望更多民众成为持续参与表演艺术的观众,必须设法克服兴趣的障碍,而不仅仅是提供免费的节目。但是,大型的免费公演往往可以形成话题,让民众因为「看热闹」而接触了表演艺术,这样的效果也的确存在,但如果「看热闹」的起心动念不能转化为「兴趣」,对于表演艺术观众的培养,效果有限。
(三)参与者阻力
过去一年从未参与表演艺术活动的受访者中,「阻力」主要来源依序为「没有兴趣」(32.7%)、「没有时间」(27.4%),以及没有喜欢的表演内容(23.3%);认为「价钱太贵」是重要阻力的民众,仅占受访者的4.1%,影响远低于兴趣。
分析潜在参与者及非参与者力,发现潜在参与者阻力的第一顺位是「没有时间」,而非参与者最重要的阻力是「没有兴趣」。显然潜在参与者虽然有兴趣,但动机不够强烈到将参与表演艺术列入行程规画,以致无法抽空。而非参与者因为缺乏兴趣,因此不曾注意相关资讯、找喜欢的节目,很难主动安排时间观赏。
愿意付多少钱买票?
过去一年曾经参与表演艺术活动的受访者,以现代戏剧的观众付费买票比例最高,其次为音乐、舞蹈、传统戏曲,如表二。数据显示,将近四成消费者最近一次消费金额在1,000元以下,推测大多数民众可接受的票价金额应不高于1,000元。不过,这个数字有地区性的差异,北部地区或台北市,票价接受度则相对为高。
表二 最近一次消费各类表演艺术活动之金额
基本资料 |
音乐 |
舞蹈 |
现代戏剧 |
传统戏曲 |
0元 |
47.3% |
52.6% |
35.0% |
77.2% |
有付费 |
52.7% |
47.4% |
65.0% |
22.8% |
1~500元 |
20.2% |
19.1% |
20.4% |
10.7% |
501~1,000元 |
14.9% |
13.8% |
18.4% |
6.6% |
1,001~1,500元 |
6.4% |
7.0% |
10.3% |
4.0% |
1,501~2,000元 |
4.0% |
2.2% |
4.5% |
0.4% |
2,001~2,500元 |
2.4% |
2.1% |
3.6% |
0.2% |
2,501~3,000元 |
3.1% |
1.3% |
5.3% |
0.7% |
3,001元以上 |
1.7% |
1.9% |
2.6% |
0.2% |
资料来源:《表演艺术消费调查报告》(2010)
这次调查亦关心民众未来对于表演艺术活动的付费意愿。高度参与者、低度参与者未来都有付费买票的意愿,其中仍以现代戏剧观众愿意付费的比例最高。至于金额,未来愿意付费超过2,001元的观众,以现代戏剧比例较高,传统戏曲最低,如表三。
表三 未来愿意消费各类表演艺术活动之金额
愿意花费金额 |
高度参与者及低度参与者 |
潜在参与者 |
|||
音乐 |
舞蹈 |
现代戏剧 |
传统戏曲 |
||
不愿意花钱 |
0.1% |
- |
- |
2.1% |
0.1% |
愿意付费 |
93.6% |
95.1% |
97.3% |
92.2% |
92.1% |
1-500元 |
30.8% |
43.4% |
35.4% |
53.7% |
40.2% |
501-1,000元 |
33.7% |
23.9% |
28.8% |
24.6% |
29.8% |
1,001-1,500元 |
8.0% |
8.8% |
7.5% |
5.4% |
5.1% |
1,501-2,000元 |
8.4% |
8.2% |
8.9% |
4.6% |
8.6% |
2,001-2,500元 |
1.8% |
1.8% |
2.6% |
0.4% |
1.5% |
2,501-3,000元 |
4.0% |
2.8% |
4.6% |
1.9% |
3.9% |
3,001元以上 |
6.9% |
6.4% |
9.6% |
1.6% |
3.0% |
不知道 |
6.2% |
4.9% |
2.7% |
5.7% |
7.8% |
样本数 |
437 |
238 |
344 |
339 |
1,164 |
总计 |
100.0% |
100.0% |
100.0% |
100.0% |
100.0% |
资料来源:《表演艺术消费调查报告》(2010)
值得注意的现象是,除了音乐之外,舞蹈、现代戏剧、传统戏曲三类,愿付费者的比例在金额跨越「1-500元」与「501-1,000元」的票价区间时,都出现明显下跌;而四个类别在「501-1,000元」与「1,001-1,500元」的票价之间,出现更明显的骤降。因此,表演艺术团队在订定价格或给予折扣,必须注意500元和1,000元这两个「门槛」。例如,1,000元以上的票价透过折扣压低到1,000元以下,可能有助于增加消费意愿;而500元以下又是民众最容易接受的价位。
儿时经验影响大:从小学舞有助于培养兴趣
前面的数据分析显示,民众欣赏表演艺术的决定性因素来自兴趣;而与趣又必须长时间培养。这次调查亦探讨受访者有关表演艺术的儿时观赏经验、学习才艺经验,希望找到儿时经验及表演艺术活动参与意愿之间的关系。
在表四中,在高度参与者、低度参与者及潜在参与者中,儿时曾经观赏或参与才艺学习的受访者,比例均较缺乏儿时经验的受访者为高。非参与者之中,缺乏儿时参与经验者,远多于曾有观赏或学习经验者。此外,十二岁前曾经观赏表演艺术的受访者,在高度参与者、低度参与者及潜在参与者中的占比,较十二岁前没有观赏表演艺术的受访者高。这些数据,都描述了儿时经验的重要。
表四 各类参与者之儿时经验分析
儿时经验 |
样本数 |
总和 |
高度 参与者 |
低度 参与者 |
潜在 参与者 |
非 参与者 |
学习表演才艺经验 |
|
|
|
|
|
|
有 |
771 |
100.0% |
16.6% |
32.3% |
36.2% |
15.0% |
没有 |
2,870 |
100.0% |
4.8% |
20.3% |
30.8% |
44.0% |
12岁前观赏表演艺术经验 |
|
|
|
|
|
|
有 |
1,618 |
100.0% |
10.2% |
27.3% |
35.4% |
27.1% |
没有 |
2,023 |
100.0% |
5.0% |
19.4% |
29.2% |
46.5% |
资料来源:《表演艺术消费调查报告》(2010)
最值得注意的是在「非参与者」的族群之中,没有学习表演才艺经验者占44.0%;12岁前没有观赏表演艺术经验者占46.5%。数字证明,儿时缺乏学习或观赏经验者,近半的比例在成年后不会成为表演艺术参与者。推测如果增加学童学习及观赏表演的经验,可降低成年后成为「非参与者」的比例。文建会和教育部近年推动艺术教育、基层巡回演出、校园巡回演出等计划,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法》中的体验券政策,预期对于未来的观众养成,会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如果能够搭配时间够长、内容完整的教育计划,将会有更好的效果。
另外,研究发现,曾经学习舞蹈的民众,同时接受音乐节目和现代戏剧节目的比例亦高;但儿时具有学习音乐或现代戏剧经验者,对于其他艺术领域的兴趣,则没有如此明确的相互关联。推测原因,一般的孩童舞蹈课程,往往容纳许多肢体、音乐和游戏元素;舞蹈课程也更重视团体表现,相较于音乐或戏剧教育,可以提供学生较为多元的启发。虽然还需要进一步佐证,但学校基础艺术教育如果将「舞蹈」作为课程基础,开发更完整的教材,有助于广泛地触发孩童学习兴趣,培养孩童未来对于表演艺术的喜好。
结论:充满变数的未来
这次的调查显示,高度参与者、低度参与者及潜在参与者的族群特性较为类似,女性、多集中在二十至四十九岁、教育程度较高、没有小孩或子女个数较少、每月可支配所得较高,尤其在高度参与者中更为明显。非参与者显示多为男性、集中在六十岁以上、教育程度较低、子女个数较多或可支配金额较低等特质。
交叉分析的结果指出,性别、居住地区、年龄、教育程度、平均收入、儿时学习才艺时间及儿时观赏表演经验,与表演艺术参与意愿呈现相当程度的相关。
参与动机方面,透过对不同程度参与者的深度访谈之后,了解潜在消费者、非消费者无法克服「消费风险」的阻碍,即先付费、后观赏、又可能看不懂的表演艺术消费模式,令他们却步。受访者表示,如果是场面大、效果震撼的演出节目,有口碑或知名度高的演出者,比较有可能促成购票行为。此外,亲友相招或推荐,甚至参加旅行团将表演艺术节目安排在套装行程内,最可能造成付费观赏表演艺术的机会。
台湾的表演艺术,既面对现有观众的流失是「内忧」,同时必须面对国外大型娱乐、综艺化节目来台抢滩的「外患」,处境相当艰难。尤其外来大型节目,经常结合媒体包装强力宣传,透过政治人物政商运作取得高额赞助,形成不均衡的表演艺术生态。虽然竞争未必是坏事,可以让国内团队提升节目内容和服务品质,深入经营观众族群;但面对市场竞争的商业化趋势,本地团队有多少资源参与这种耗费庞大的游戏,又能坚持艺术本质到什么程度,都令人不免紧张。
在参与阻力方面,高度参与者较不受票价影响,但「票价过高」及「演出内容不易了解」仍为非参与者、潜在参与者及低度参与者的共同阻力。长远来看,除了表演团队深耕校园,政府更应积极支持艺文教育及推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法》中的「体验券」及「价差补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尝试。
「文化创意产业」对表演艺术而言,是一把两面刃的利剑。政府对于消费端的刺激和鼓励,的确可能形成更活络的市场;但是,市场反映的是大众口味,而不是艺术和美学的品味。也就是,民间增加的消费支出,不一定能够支持坚持创作品质的本地表演艺术团队,反而可能助长更多通俗、哗众取宠的节目。政府必须清楚意识到,以表演艺术而言,文化创意产业的根本核心是社会的文化与创意,不是漂亮的行销术语和亮丽的产值。失去文化艺术核心的发展和探索能力,台湾将沦为舶来品的消费基地,完全失去文化主体性。这是政府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过程中,对于表演艺术产业的长远发展,必须时时警惕的关键。
注:
- 《Arts Participation 2008—Highlights from a National Survey》(2009), NEA。
- NEA的「指标活动」(benchmark activity)包括表演艺术类的音乐(爵士、古典音乐、歌剧、拉丁音乐、艺术节)、戏剧(音乐剧、非音乐剧)、舞蹈(芭蕾、非芭蕾)三大类,以及视觉艺术、公园和文化遗址、文学。
文字|于国华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艺术行政与管理研究所助理教授、表演艺术联盟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