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总有些我们认识的青年朋友,离开都会移居乡镇,可能创业、可能继承家业,展开新生活。离城归乡的青年,为乡镇带来重生的希望,也为都市人创造了乡村生活的美好想像。
日本在1990年代出现青年离城归乡现象,媒体创造了新名词,描述3种移居型态:从都市移往乡村的「I-TURN」、从乡村离家再返家的「U-TURN」,从乡村离家入城、再移居另一个乡村的「J-TURN」。2015年日本推动「地方创生」,以政策支持青年归乡,为人口减少、产业萧条、社会结构瓦解的乡村创造生机。
1990年代的青年离城归乡潮
台湾在2019年推出「地方创生」政策,同样支持青年返乡;但1990年代兴起的地方文史复兴运动、文建会推动的社区总体营造,曾经号召了一批青年离城归乡。
任职媒体的谢敏政,1994年带著太太离开台北、回到家乡嘉义县东石乡,成立「船仔头艺术村文教基金会」;1996年,「船仔头的呼唤」全国文艺季活动跃上媒体,成为社造的著名案例。云林人廖嘉展1993年离开台北、出任嘉义县新港乡的新港文教基金会执行长,后来出版《老镇新生—新港的故事》记录他在新港的工作。1996年廖嘉展和太太颜新珠再移居埔里,创办「新故乡文教基金会」,展开大埔里社区20多年的社造故事。
建筑师黄声远是另一种离城归乡的典型。1993年自美国深造归来,在宜兰创办田中央联合建筑师事务所,此后大部分建筑作品都在宜兰。他的夫人、文化部次长李静慧,喜欢居住宜兰的生活,30年前从台北移居宜兰、任职宜兰文化中心,成为国际童玩艺术节成功创办的主要执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