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柏璋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创作能量尚待恢复 走出疫情挑战再起(上)
因疫情而停办的爱丁堡艺术节/艺穗节,在去年牛刀小试之后,今年正式回归往年盛况,虽说跟2016、2018年笔者参访时的巅峰盛况相较起来,还略有差距,但整座城市仍旧生气蓬勃,仿佛疫情从未存在过。BBC报导指出,今年票房普遍不景气,某些场馆的票房收入比2019年平均少了四分之一(疫情前,主要八大场馆在2019年卖出了将近200万张票券,今年不到150万张),并将这个现象怪罪于令观光客与艺术家无法负担的高房租,更别提通膨之后,物价普遍皆涨的经济困境。 今年整体作品跟往年比较起来(根据我看的51出戏),有感大部分的创作者仍处于一个创作能量的恢复转接期:作品内容、主题与风格与过往比较,整体显得相对安全,较专注于个人内在情感,或与家庭、社会连结的探索居多;许多当地观众都表示今年没有看到任何「令人眼睛为之一亮」的作品。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创作能量尚待恢复 走出疫情挑战再起(下)
独角戏竞争激烈 在音效设计开发卓越表现 由于演出与住宿成本惊人,独角戏一直是艺穗节常见的形式(演工作人员愈少愈好),除了本来就很受英国人欢迎的Stand-up comedy外,独角戏演出非常仰赖好剧本和好演员来吸引观众进场。官方统计2022年共有来自63个国家、3334个节目在爱丁堡上演,竞争之激烈,可见一班。 今年我最推荐的独角戏《害怕不祥之事降临》(Feeling Afraid as if something terrible is about to happen),是由剧作家桑多斯(Marcelo Dos Santos)所作,也是夏日剧场(Summerhall)全数售罄的演出之一。剧本由英国知名喜剧演员巴涅特(Samuel Barnett)出演。虽然只是讲述单纯的约会经验,但本剧的设定就已经立见高下:试问,当一个喜剧演员终于遇上真命天子,但这个人偏偏有一个致命的缺陷:他无法大笑,因为只要一笑,他就有可能会死掉;渴望爱情却也热中于喜剧事业的演员,该怎么办呢?这个剧本不仅挑战了喜剧演员生命中最大的成就与脆弱,更轻盈地玩弄美国人与英国人之间的文化差异,整场演出笑声不断,毫无冷场,巴涅特高超的演技和节奏感完全撑起了这个精采的文本。 综观今年欣赏的几部独角戏,虽然大部分文本不见得有突出之处,但都有一个共通点:音效设计上的卓越与精准。这是过往比较少见的,如喜剧演员麦可法森(Patrick McPherson)的新作《庞大》(Colossal)探讨当代的爱情观:从第一次约会到最后分手的简讯,从不顾一切的投入到最后的粉身碎骨,在他揣摩不同场景和角色时,灯光、音效与不同方向的音场整合切换,可以说是秒秒到位,完全弥补了台上只有一个演员的空虚感,更让观众身历其境。值得一提的是,即使这是出非常「直男观点」的戏,创作者在描绘自己情史时,仍不忘加了一位生理男性在其中。感觉未来探讨当代情感的戏剧,「性别与情欲的流动」会是一个新的趋势与走向。 由跨性别艺术家玛里布兰卡(Daniel Mariblanca)所创作的《71个身体,1支舞》(71 BODIES, 1DANCE);灵感取自71位分别来自挪威、瑞典、丹麦与西班牙跨性别者的生命经验及故事,希望能透过艺术来唤醒大众对跨性别社群的关注,以
-
特别企画 Feature 剧场工作者蔡柏璋的「读」书术
在有声书的声音表演里遇见每个人的独特
几年前有机会接触到有声书《鬼地方》(小说作者陈思宏)的录制,自此开启我对声音演绎的另一种想像。原以为读有声书跟剧场里「读剧」没什么两样,应该不是件太难的差事,殊不知整个录制过程算是折腾(磨练)了许久。最主要的几个原因在于: 声音录制的媒介与听众之间的关系 舞台剧的声音训练过程中,常被老师们提醒:不要因为过于仰赖麦克风,就没有了投射,如果声音本身是虚的,喇叭再怎么扩大听起来还是弱的。当时并没有特别意识到,麦克风是双面刃,它会放大优点,同时也会放大缺点。而且每支麦克风呈现出来的音色,以及与声音演员之间的化学作用都是不同的。因此,朗读者如何建立与麦克风之间的关系,会是有声书声音表演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麦克风能够放大你声音里面许多细致的表现,即使只是轻轻的气音,或者是呼吸声,在只有听觉的前提之下,都会有颇强烈的指涉性及戏剧效果。另一方面,麦克风也逼迫你去调整原本习惯的投射方式。简单来说,如果用平常在舞台上习惯的投射方式录制有声书,结果可能会惨不忍睹,因为听众与声音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极为亲密的(尤其很多人都是带著耳机听),好似有人在你的耳朵旁说话一般。如何在这样「亲密的范围」内,用适当的声量,依旧呈现不同力道的起承转合,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在舞台上我们常说,演员内心纠结到无以复加,如果观众没有感觉,这个表演就是没有效果。在没有视觉的辅助前提下,我们更要把声音本身视为一个身体的行动、一个舞蹈的流动。我自己戏称有声书必须要建立一种「听感」,虽说这个听感的审美和标准因人而异,诸多眉角仍仰赖表演者重新去思考和定义;举凡有些破音字到底该念「正确」的,还是念大家习惯听的(念ㄞˊ症还是ㄧㄢˊ症呢?),也是我们常常陷入纠结的地方。 声音掌控度的高度要求 录制《鬼地方》的过程中,我最常被录音师提醒的一件事就是「口水音」。这种声音往往是表演者自身多年累积的旧习惯,也是我在录制有声书之前从未察觉到的。口水音在纯然听觉的环境下会被突显出来,就像是一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清脆响声,虽说后制要修掉也不是不行,但出现太频繁,还是会被要求避免。 其他例如送气的爆破音及喉擦音(ㄆ、ㄊ、ㄎ、ㄏ)也是我的罩门之一。在舞台上,演员口
-
焦点专题 Focus
温和内敛下,流著反骨热血
本月受邀至国家戏剧院的《烈爱.波姬亚》,破纪录地创下去年法国内地巡回最多场次的剧场作品之一,令人惊讶的是,巡遍全法,唯独不进巴黎城内。「我其实不是那么喜欢巴黎,艺术圈里弥漫著太多做作虚伪的氛围。」大卫嘴角昂扬,淡淡地说著。「我特别喜欢在非制式的场域和空间与观众对话。」他说。「况且,如果巴黎人那么想要看我的戏,就『出城』看嘛!」大卫调皮地说。
-
企画特辑 Special 对台南文化中心的期许
卅年后,我希望……
面对下一个卅年,你期待台南文化中心有怎么样的面貌?我们访问了在地的表演艺术工作者、艺术教育者、资深观众与附近商家,让他们说出他们对台南文化中心的未来想像,一幅生气蓬勃的文化图景,灿然展开
-
艺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跳舞兄弟 分进合击
三月底的某日上午,陈武康和周书毅,两人穿著「打歌服」,在两厅院记者会前,在太阳花盛开的季节里,在南海路的星巴克见面。初闻「1+1」演出讯息,看到这两张脸摆在一起,直觉根本就是「票房保证」,这可是当今台湾舞蹈界两大金童啊! 我们算是旧识,四年前和武康合作骉舞剧场的《我》,正式踏入舞星行列(咦),和舞蹈结下不解之缘;虽未和书毅正式合作过,但总和他有种契合,多方涉略的他,常与我彼此交换领域的见解和心得。这场访谈,与其说是工作,倒不如说是逮到一个好机会,让我们三人在百忙之中,得以偷闲来叙旧闲聊。
-
特别企画(二) Feature
在理性节奏下迸发
特尔左布勒斯相信,在排练中,身体绝不能呈现成熟的结果,而必须是一种正在挣扎、蓄势待发、准备萌芽的状态。而他也对节奏有强烈的要求,特尔左布勒斯相信所有的形式都来自于节奏。节奏有一种理性的核心,即便是最抽象的形体,极短瞬的动作,都是基于一种理性的规则。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俄国剧场导演
克里莫夫 奇幻造景颠覆剧场想像
身兼画家、设计、教授和导演四职的迪米崔.克里莫夫,是俄国剧坛急速窜红的导演,他以戏剧张力十足、视觉意象丰富的表现方式,在剧场中打造超越语言的观赏经验。克里莫夫的每个制作都像一个巨大的无底洞,深深掳获住观众的注意力。在他的作品里面,有一种原始的共通性,将每一个不同文化背景的观者紧紧串连在一起。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人物专访
克里莫夫:导演就是要建构一扇让人兴味盎然的窗户
笔者有幸透过莫斯科艺术剧院院长牵线,结识了克里莫夫并相约见面。克里莫夫非常准时,跟一般的俄国人不太一样。他与我约定五点半,五点卅分一到,他本人便从远方飘逸著灰白色的长发,风度翩翩地走进来。 没有任何一点架子,温文儒雅的气质让人如沐春风。我们走进国王剧院(Kings Theatre)的贵宾休息室, 由于适逢爱丁堡首演过后,我们便从剧评的讨论聊起: Q:你在意剧评吗? A:(笑)很不幸地,非常在意。 Q:你会因为评论的关系而调整戏的内容吗? A:不会。(停顿)喔对了,今天的访问我会比照戏里面的狗,Venya,接受英国媒体访谈的逻辑:「是、不是、还好。」(停顿,学狗叫)汪汪!(大笑) Q:(笑)从彼得.布鲁克(Peter Brook)或阳光剧团的莫虚金(Ariane Mnouchkine)的创作脉络来看,我们不难发现他们早期的作品比较风格化、晚年作品回归平淡。从二○○二年开始担任导演之后的这十年,你觉得自己在创作过程中有任何转变吗? A:一开始当导演的时候,我只要抓到一个方向,便会很开心地想要顺著走,就好像你踏上滑雪板站稳之后,便紧抓不放。但是现在我比较喜欢边进行排练边改变游戏规则。从前我会直线性地引导观众进入我的作品,现在我喜欢迂回地非线性引导(手在空中比划著)。 Q:演员在你的作品里面扮演什么样角色?你平常是怎么跟他们工作的? A:非常重要。至于怎么和他们工作,实在很难形容,就好像要你形容怎么跟老婆相处一样。一段关系里面,你们的互动和行为会不断地改变。例如在婚姻里,是爱在牵
-
特别企画 Feature
剧场私回忆/2005.蔡柏璋
那时年纪小,第一次在外面做戏。 场馆的设备有欠周虑,导致某位工作人员受了伤,进医院缝了好几针。 内忧外患都还忙不过来,便接到一个神秘会谈邀约:关于该设备所造成的人员伤害后续处理。 「关于这整件事情,我们希望可以私下解决。」 场馆派出颇具身分地位的大哥前来处理。 「你也知道我们场馆的大老不希望把事情闹大。」大哥认真地看著我稚嫩的双瞳。「你们年纪都还小,我建议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毕竟如果你们未来还想在剧场界混,还是小心一点。」 一心怀抱著闯荡台湾剧场界的梦想,面对这样温和的恫吓,著实吓坏了。 「要是因为据理力争,惹火大老,未来没有办法在剧场界立足,怎么办?」我怯懦地想著。天秤上摆荡著「剧场前途」和「道义勇气」。 事后选择了道德勇气。多亏友人请到知名八卦周刊记者现场跟拍报导。场馆自知理亏,马上有诚意地负责后续。 我当时没有guts,我自己知道。 我会永远因为脑中曾经闪过那「为名而妥协」的想法而自责。随著年龄增长,我深深理解,一个没有guts的人,是没有资格用剧场这么神圣的场域来和观众对话的。 回归一个人该有的勇气和价值,才是所有创作的根本。 三十岁了,我心里想著。
-
特别企画 Feature
蔡柏璋:希望你遇到更多莫名其妙的人事物
蔡柏: 我希望你现在可以像当初○八到○九年,在英国读书时一样,作息正常,你的肝有烂掉了吗?我猜应该差不多了,不过你应该还是一样没种去做健康检查,眼不见为净可能还是你的人生哲学。 后来你有去美国进修声音训练吗?你有去伦敦吗?你有钱去吗?你记不记得在排《Re/turn》的某一个阶段,你曾经问过自己一个恐怖的问题:「为什么做了这么多年的剧场,然后想要去国外进修一个课程,却连钱都拿不出来?是否哪一个环节出错了?」我希望这个时候你已经有了一个解答,当然我希望你还在剧场,如果你还在,我必须说我他妈的真的超级佩服你,也很替你高兴,虽然你常常说,除了剧场之外你也不知道要做什么。 喔,by the way,如果你后来去学了MBA或者是转行卖盗版DVD,我还是会觉得你很屌,因为未免也太大胆了,两件事同样大胆。 你还有故事可以说吗?我希望你这十年来遇到更多莫名其妙的人事物,然后那个轮脉检测的老师不是跟你说,你是一个极度需要爱但是当爱找上门来你又会把那些爱拒绝于外的人吗?现在到底是有没有好一点了啊?如果没有的话,我真的会很呕为什么我现在没有乾脆就付他一大笔学费然后治愈跟解放耶?不要丢我的脸OK? 你有因为愈来愈大的压力还有某些没有意义的注目而自毁前程吗?有彻底实践「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吗」?喔对了,现在你身边的人有多少是你的学生?有人会开始拍你马屁吗?然后,大家敢对你说实话吗?还是现在你也变成别人只能打哈哈然后净说些没有营养话的对象了?我拜托不要,这样真的还是去卖盗版DVD比较好,至少你的客人是真心跟你买片,甚至还会问你的建议。 我希望你现在可以比较不用担心经济压力的问题,祝你有机会住豪宅啰,然后记得跟我说一下,到底一直想要住豪宅跟真的住进豪宅之后的差别是什么?真的像其他人所说的,人就是会一直想要更多吗?哇,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你记得住进豪宅之后要感恩那些曾经帮助过你的人、朋友、贵人,因为你人这么胖如果又忘恩负义的话真的玉石俱焚,千万不要让自己这么难堪,OK? 你有到处接戏吗?还是一直待在台南人剧团?还是你其实去伦敦找工作之后就一直没有回来台湾?到底好不好玩啊?出去闯闯代价很大,要是不好玩也不要硬撑吧?台湾毕
-
话题追踪 Follow-ups
玩得自在开心 重新认识自己
上个月带领《春琴》来台演出的英国合拍剧团导演赛门.麦克尼,也趁此次访台,应两厅院之邀,为台湾的剧场工作者进行一场工作坊。出语珠玑不断、创作观点独特的麦克伯尼,在工作坊中提供了什么独到密技?本刊特邀台南人剧团艺术总监、担任此次工作坊翻译的新生代编导蔡柏璋,为读者写下他的第一手观察。
-
戏曲
演出新讯:戏曲篇
月老许诺,年龄不是问题 《再世情缘》演出难得一见的歌仔戏「老少配」 台湾的野台歌仔戏团里,「春美歌剧团」的歌仔戏名小生郭春美拥有戏迷无数,俊美的扮相,据说男女通吃,无不拜倒。而其所领军的「春美歌剧团」,成立三年多来,一直试图在歌仔戏的题材与曲调上进行现代与传统间的融合,并不断尝试突破,每次的作品都十分有话题性。 继《鸳鸯遗恨》、《恨锁天伦梦》深获好评后,此次推出新编的爱情浪漫喜剧《再世情缘》便融合时事,由电视歌仔戏名编剧江佩玲将「老少配」的话题引入剧中,可说是歌仔戏界的一大创举。 剧情描述一对前世无缘的夫妻云卿与月梅,新婚之夜因为云卿的骤然离世,让月梅痛不欲生,月老于是许诺两人「前世夫妻‧后世相会」;十八年后,云卿投胎转世,纵使夫妻对面不相识,但唯一不变的是月梅信守能与云卿再重逢的坚定信念,也带出本剧独特的老旦与小生的老少配情节。 这次制作,也是向来以外台演出为主的该团首次的剧场售票演出;该团行政经理刘佩玲表示,由于该团今年入选为文建会扶植团队,有较充裕的资金来支援此次制作,该团也希望借此测试票房实力,若反应良好,也不排除未来巡回加演。 文字|施昱伶 掌中偶唱南音,温雅细腻古味浓 《观音收五百罗汉》请出人瑞级艺师来「复古」 相对于北管的热闹通俗,南管疏淡含蓄的音乐性格,更能赢取老者和文人雅士 的心。亦宛然掌中剧团这次所推出的年度大戏《观音收五百罗汉》,便是以曲风 舒缓优雅的南管古乐为表演主轴,搭配老艺人们浓厚的泉州乡音。在剧本方面,则透过中国傀儡戏大师黄亦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