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个月内推出五场分量不轻的演出,事前的构思、筹划、选曲……到演出的严格自我期勉,在在显示「丹枫」并非只想短暂地嫣红一季而已。
■丹枫乐集
11月29日
国家音乐厅演奏厅
演出时刻已过,观众席上弥漫著一股在喜宴上苦候新人入席时的奇怪气氛。掌声稍歇,Op.18 开头的七度跳跃竟是全然女性化的,就如同四位演奏者一迳抿著嘴角出场一样令人不解,这是全然不同于Amadeus或Linsay的起音,精神上显然仍是海顿式的,音量始终维持在mp至f之间,第一小提琴小心翼翼的八分音符如何表现贝多芬初抵维也纳时的愉悦与意气风发?第二乐章气氛如旧,严肃而专注的眼神中可以感受到四人显然下了很多的功夫在「倾听彼此」上头。振幅一致的vibrato、相似的spiccafo技巧显现相同的师承在室内乐中所传达的独特美感。可惜两个内声部仍常被掩没(中提琴的f音孔几乎完全背对著听众)中空的厚度使得大提琴冤枉地变成唐突者。这种情形在第三乐章小提琴休止时,也造成低音部四声下行的拨奏显得格外突兀。幸而贝多芬的真实性格终于在精采的终乐章里获得解放,朱贵珠能以无比「节约」的右臂动作达到惊人的cresc.和decresc.效果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四位演奏者想必花了极大的心力在Op.133的「大赋格」中。虽然第一小提琴在乐句最末音的「实値」经常末拉足,而高把位的棱角太利,几度出现直切直入的撕裂感,而在由三连音构成对话般的降E调对位中亦出现短暂的张力松懈;然而整体而言,演奏者在这般转调频频的艰难对位中,仍然展现出职业乐团的顶尖水平。
如何在冗长的Op.59 No.l第三、四乐章中维持结构的张力,维系听众的注意力?除了让弱音更弱、强音更具爆发力,让动态对比的幅度更明显之外,还有其它的办法吗?拉奏Op.133时的全然开放和稍带激情的情绪投入如果能移植至此处就十分完美,毕竟这是属于appassionata的狂飚年代啊。
我想,并非是西野优子的绝佳音乐性、坂井碧的敏锐细腻、简琇瑜如大师般的沉稳气度,加上具催化作用的朱贵珠(虽然她有时反而是最冷静而未真正投入的一位)所结合成音色调和、力度平衡、失误率极低、起音默契惊人的贝多芬作品令人感动,而是「丹枫」有计划的、内容充实的系列演出所表现出对音乐的执著与严格的自我期勉,使人们在这凄冷的冬夜,迎上林昭亮和英国室内乐团热呼呼的散场时,仍丝毫不觉得遗憾。
文字|郭志浩 乐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