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工作坊和屛风表演班又有作品发表了。传统戏曲则有复兴剧校盛大演出的《荆钗记》,特别邀请彼岸的知名导演孙蓓君跨海指导;本土的叶靑歌仔戏团亦不甘示弱,推出《冉冉红尘》。而如果还想尝点新奇的,北京的中国木偶剧团和黄奕缺泉州木偶剧团亦不会令人失望。
黄奕缺泉州木偶剧团
10月1日 19:30
中坜艺术馆
10月2日 14:30及19:30
新竹淸华大学
10月3日 14:30及19:30
台中县立文化中心
10月5日 19:30
彰化县政府
10月6〜7日14:30及19:30
高雄市立图书馆
10月8日 19:30
屛东县立文化中心
10月9〜10日14:30及19:30
台南市立图书馆
10月11日 14:30及19:30
台中市立文化中心
10月12〜13日14:30及19:30
台北县立文化中心
《荆钗记》
10月7〜9日 19:30
台北国家戏剧院
《那一夜,我们说相声》
10月7〜20日(9、16日除外) 19:30
国立艺术教育馆
10月22〜23日 19:30
台南市立文化中心
11月1〜3日 19:30
台中市立文化中心
《征婚启事》
10月17日 14:30及19:30
台南市立文化中心
10月19〜21日 19:30
台北国父纪念馆
《冉冉红尘》
10月22-25日 19:30
台北国家戏剧院
中国木偶之美─大台宫戏
10月11日 16:00及19:30
台北市中山堂
10月12日 19:30
花莲县立文化中心
10月15日 19:30
南投县立文化中心
10月16日 16:30及19:30
桃园县立文化中心
10月17日 16:30及19:30
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10月18日 20:00
高雄中正文化中心广场
10月19日 19:30
台北县立文化中心
每年十月,正逢国家庆典,表演活动向来不寂寞。明华园歌仔戏团和云门舞集除将在国庆日下午在中正纪念堂广场呈现户外演艺外,国内两大剧团:表演工作坊和屛风表演班都有新作发表,前者是「旧瓶新酒」型,把八年前轰动全省的《那一夜,我们说相声》重新亮相;后者则采用作家陈玉慧的《征婚启事》改编登场。而国家戏剧院在传统戏曲部分,有复兴剧团的《荆钗记》和叶靑歌仔戏团的《冉冉红尘》分庭抗礼。至于大陆河北梆子国宝:女武生裴艳玲的旋风,则持续吹向中南部。
通常,十月国剧节目最多,因为国防部在国军文艺活动中心有个金像奖观摩赛和选粹表演。复兴剧团虽置身赛外,但在《关汉卿》后,《荆钗记》是该团下半年全力以赴的大戏。事实上复兴剧校知道台湾国剧在导演层面最缺乏,因此早在三、四月间即邀请大陆江西省文艺学校的讲师孙蓓君来台,担任《荆》剧的指导,她不仅导演赣剧有名,闽剧《天鹅宴》、京剧《英台梦》也都是她的作品。
《荆钗记》玉石盟
原属南戏的《荆钗记》,流传甚广,明淸两代都颇盛行,现在昆曲、湘剧、川剧、滇剧、莆仙戏和梨园戏等,都有此剧目。该戏是江西赣剧团编剧黄文锡依据明刊本《王状元荆钗记》为蓝本,以靑阳腔演出。复兴剧团为演该剧,另再邀请东北剧作家刘伯祺改以京剧皮黄腔演出。
南戏多以才子佳人的爱情为主,文藻优美具戏剧性,《荆钗记》也不例外,敍述钱玉莲与王十朋的曲折爱情故事。钱玉莲鄙弃富少孙汝权的求婚,而选择以荆钗为盟的穷书生王十朋,结果王十朋赴京赶考中状元,受丞相赏识欲逼婚招为女婿,王十朋拒绝,遂被发配边界任职,他修书予钱玉莲,无奈被孙汝权偷得且篡改为「休书」,玉莲得知后柔肠寸断,继母又逼她改嫁,她遂投江自尽,幸而被一对打渔夫妇救起并收为义女。玉莲后来遁入庵禅不问世事,王十朋则以为她已死而常赴寺院祭祀,十载后两人再度重逢,误会冰释后有情人终成眷属。
《冉冉红尘》天网恢恢
此外,现致力民间艺术采风的电视歌仔戏小生叶靑,也将继杨丽花后,十月首次登上国家艺术殿堂表演。在萤光幕前风流倜傥的叶靑,是少数还悉心关怀民间艺术的歌仔戏艺人,不仅出资进行已逝掌中戏耆宿王炎的纪录片拍摄保存,还与民间艺术工作室赴全省从事民间艺术的田野调查,并赞助宜兰戏剧团赴大陆演出。
走访台湾民间后,叶靑感受到歌仔戏的生命力,因此在制作这次的《冉冉红尘》显得特别地严谨,前一阵子还赴大陆探讨服装制作的问题。《冉》剧共分十幕八景,由陈永明编剧,导演为薪传奖得主石文户。同是判案文章,《冉》剧没有《徐九经升官记》的喜感与无奈,倒与《曲判记》、《天鹅宴》般有些悲凉。
《那一夜》不是「那一夜」
而表演作坊在搬了新家后,下半年首先登场的是八年前创团的名作《那一夜,我们说相声》。《那》当年是赖声川、李立群、李国修席卷整个台湾剧场的佳作,缔造许多奇迹,巡演廿场,录音带连地摊的盗版都抢手,更重要的是它发动了保存传统民俗相声的运动,许多靑年对戏剧的爱好,几乎都起源自该剧。
《那一夜,我们说相声》不仅要求演员演得好,相声包袱也要抖得巧,那时擅长喜剧的李国修、李立群,一个是舜天啸、一人是王地宝,在夜总会的餐厅秀中,介绍出场的相声大师临时失踪,两位活宝为免开天窗,祇好「小弟上台一鞠躬」,亲自上场,于是一连串笑话便逐一抖出。
不过八年前的《那》到了一九九三年,有了些小小的变化,在剧本上赖声川加入一些时代感,减除一些「肥肉」,在演员组合上,也变成了李立群和冯翊刚,至于舞台、灯光和服装设计则还是原班人马聂光炎和靳萍萍。
征婚.启事
有趣的是,表演工作坊的《那》演出后,李国修便与赖声川拆伙,出来自组屛风表演班,此次两团将正面较劲。屛风表演班在《OH!三岔口》后,继续走城市喜剧类型。《征婚启事》是陈玉慧的亲身经历,将四十余位应征男子的对话写成书,当时陈之作风和文章引起很大的争议。
不过李国修却对这个城市怪现象感到好奇,于是两人联手把《征》文改编成戏剧。戏里的女主角是一个已婚的女子,为了更了解男人,于是设计出征婚启事,但在面对二十二个不同类型的求偶男子后,她已不知如何收拾这个已被顚覆的舞台。内容精彩处就是以演出和非演出的反复辨证手法,呈现人性的情爱纪实。
女主角由傅涓担纲,而导演李国修则饰那二十二位应征的的男人,里面有医生、黑道大哥、处男、工厂黑手、公务员、雅痞、留美硕士、棋士、学历很低的男人、灵异人士以及恋母情结的男人等等,挑战性非常高;另外还有汤志伟、萧言中、陈继宗、刘珊珊、石幸宜等人,在一场真实与伪饰中搅和,该剧将为现代男女难解情事,注入新解。
托偶与线偶
另外,来自北京的中国木偶剧团带来了具中国古典美的杖头木偶演出,每个木偶搭配一名演员操控,力求人偶合一的境界,身段及动作相当细腻,让人叹为观止,不同于一般习见的偶戏。
「大台宫戏」的演出内容多半是传统的民间故事及戏曲,整个舞台精致华丽,彷若皇宫;而「宫戏」前面加上「大台」二字,可见它的演出具有相当的规模。相信除了一新观众耳目之外,对于本土的木偶戏也有互相启发的功能。
而上个月底来台的黄奕缺泉州提线木偶剧团则大异其趣,每个木偶最少有十六条提线,多者竟达三十余条,舞动起来,栩栩如生,饶富趣味。
该团已在国立艺术教育馆上演五天十场了,随即全省巡回演出。错过的观众可得密切注意剩下的档期了。
特约报导|王亚玲、王世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