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轻快,速度也要快,乐句与段落要短;切分音的运用把节拍弄得顚三倒四,幽默诙谐的内容,在乐曲思路进行中,带出一波又一波无可预期的惊喜。
一般来说,诙谐曲可说是除了舞曲之外,在各式各样的曲式中唯一指定音乐内容的一种音乐形式。Scherzo一字原义乃「玩笑」,因此以此曲题为名的曲子都有著幽默诙谐的内容。由于它传达的内容已有预设的大前提,所以诙谐曲是了解音乐形式与内容之间关联性的最佳入门曲种之一,使我们能够淸楚的看出形式与内容二者实为一体的至高艺术原则是如何实践的。如何将某种特定的表情以音乐形式传达出来,而不只是在某段音乐上加点表情术语,然后交由演奏者,仰赖其直接传达情绪气氛的能力来表达。这始终是古典派大师们在创作时最大的前提,也是整个古典乐派的神髓所在。
首先就主题的个性来看,究竟什么样的主题才能传达出诙谐幽默的个性呢?当然它一定要个性轻快,速度也要快,音乐的句子与段落都要短。因为幽默是一种灵光乍现,在弹指之间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趣味性姿态,慢步调的沈重幽默几乎可说史上无有。(人们不是常调侃德国人的幽默感沈重的让人笑不出来吗?)当然切分音也常常少不了,因为切分音可以把节拍弄得顚三倒四,使之与听者心中所期盼的确切规则性节拍及轻重长短相冲突,在听者心生好奇、困惑之际,准备好面临乐曲思路进行上一波又一波的新惊喜。而且就乐曲的拍号而言,一般多半是轻快的三拍,而非较稳定的二拍或四拍子(虽然也有人写作二拍或四拍子的诙谐风乐曲),以免庄重有余调笑无力。
喜剧手法的动态发展部
就大范围的曲式来看,诙谐曲在其「诙谐曲—中段—诙谐曲」的三段构造中,多半只以诙谐曲传达幽默诙谐的表情,以中段做舒缓紧张情绪的对比段落。而诙谐曲本身又可分为主题(A)—发展部(B)—主题(A')三个段落,它们以A、A、B、A'、B、A'的顺序出现。照此大形式来看,上期(十七期)奏鸣曲式文中提到,呈示部的主题之后是一般发展部,正是由于以这动态发展部的发展取代了单纯的中间段落,而使得诙谐曲有别于曲式外表相似的小步舞曲。
通常在发展部里,主题会依奏鸣曲式发展手法的原则切成碎片做快速的模进,它也常做快速的*远系转调,有时甚至在快速转入远系调后会久停在那个调上,并顺便开展出一些旋律,使得调性冲突加剧,心中横生捉摸不定的绮想,让人弄不淸什么时候曲子才会转回原调;如此而产生一股鲜活的动力与拿揑巧妙的惊喜感,让听众不由得心生开玩笑般的情绪,这与喜剧的手法完全相同。
声东击西、捉狭悬疑的手法
另一个很典型的诙谐曲手法,是在曲式上运用扩充的技法创造不平衡乐句,打破一般工整对仗格式所带来的稳定自足特质,使得曲子具有较多的动感。此外,音乐的三个段落在长度上以及其各自内在关系上都可能千变万化;而音乐开玩笑的趣味性也可能是在第一段、第二段或者第三段里涌现。举例来说,音乐在第一段时中规中矩,在发展段落时故意鬼扯淡,多次反复同一材料,将趣味性降至最低点,让人奇怪曲子究竟有何诙谐幽默可言;然后,突然将乐曲爆发开来,著实的吓人一跳,让人们一下子顿悟到作曲者刻意捉狭人成功时裂嘴捧腹大笑的情状(贝多芬〈降A大调第12号钢琴奏鸣曲,作品26〉第二乐章)。曲子也可能四平八稳的开始,但是在中段时愈扯愈远,无法收尾,在突然转调后音乐空白沈寂了一小节多,让人突失凭据,纳闷不知音乐将何时再开始,就在惊疑未定之际,音乐又突然闯入,因而悟出这莫名其妙的悬疑感,实乃言谈之间故弄悬虚以博君一笑(贝多芬〈A大调第二号钢琴奏鸣曲,作品2之2〉的诙谐曲乐章)。
这种以玩弄各种音乐材料的特性,以及其间内在、外在多种关联性,故意在意料之中与意料之外的音乐进行中游走,从而传神的表达出作曲者心中那或粗鲁直率、或豪放不羁的幽默感。此种手法本身即是诙谐幽默之情的客观体现,是建筑在某种既定的音乐自然进行上,刻意反其道行之而生出的表情。它不是直接的传达出幽默感,而是藉著听者心中对古典乐派所抱持特有的平衡感与逻辑感来运作。这种将某种特定结果转换成形式,而非让演奏者张嘴大笑以笑容来感染人的做法,正是一切上乘艺术的基本原则,也是喜剧佳作能让观众大笑,而剧中人物无人触到或提及笑的奥妙之处。
推荐参考书目:
Ernst Toch:The Shaping Forces in Music/Dover Publications, Inc., New York, 1977
Felix Salzer:Structural Hearing, Tonal Coherence in Music/Dover Publications, Inc., New York, 1952
Charles Rosen:The Classical Style/W.W. Norton&Company, New York.London, 1972
Charles Rosen:Sonata Forms/W.W. Norton&Company, New York.London, 1980
聆赏建议:
贝多芬《降E大调第三号交响曲,「英雄」,作品55》第三乐章:这是个热闹却一点也不诙谐的诙谐曲乐章,只是借用诙谐曲的结构勾划出一幅英雄在大庭广众发表演说时的景像,万头钻动,英雄出现,中段著名的法国号三重奏与乐团的对答,则好似英雄发表演说,群众鼓掌贺采,曲子虽透著一丝兴奋之情,但肉体上的动力成为基调,不再以开玩笑为主。
贝多芬《C小调第五号交响曲,「命运」,作品67》第三乐章:这也是一个毫不诙谐的诙谐曲,命运主题以巨灵神的姿态重重跨步著,而中段则是相当辉煌但又极其疯狂的段落。
贝多芬《d小调第九号交响曲,「合唱」,作品125》第二乐章:神秘的主题以卡农方式相继出现,推向高潮后,新主题咆哮进入,这是个庞大的乐章,就规模技巧方面已远超贝氏初期的格局,可视为最严肃化的诙谐曲(现今已混合较多玄妙的哲理性成份在内)的顚峰曲作之一。
贝多芬《A大调第七号交响曲,作品92》第三乐章:这是爽快健朗的乐章,充满肉体体能的活力,粗野快活有加,音乐已不再从结构方面来传达优雅俏皮的幽默感,而是以粗鲁直率的主题来博君一乐,虽用到初期的某些技术(例如第64小节主题提早一小节,莫明其妙的闯入),但已少细部布局上的变化可言。
贝多芬《F大调第八号交响曲,作品93》第三乐章:此一乐章虽题为「小步舞曲速度」,但是绝不是小步舞曲,而是将原本典雅的小步舞曲夸张成一豪放又重音累累,切分重拍不断的「歪哥」大步舞曲,足足可以吓跳贵族大人们头上的假发。这种借用某种曲式之格式而加以反讽之作法,对日后后期浪漫派的作曲家及现代作曲家有著相当大的启示作用,因而开启了反调=诙谐的新径。
文字|陈树熙 作曲家
*远系调:与本调差一个升降记号以上的调门都叫远系调。以C大调为例,同调号之a小调,多一升号之G大调、e小调,多一降号之F大调、d小调,皆属近系调,除此之外的调皆称为远系调。在贝多芬〈A大调第二号钢琴奏鸣曲〉的诙谐曲中,乐曲的主调是A大调,而愈扯愈远的那段新旋律是升g小调,二者差了两个升降记号(升g小调用B大调的调号有五个升记号,而A大调只有三个升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