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艺术
优伶话语 优伶话语

传统戏曲谚语散记4

除了祈安降福,扮仙戏也是信徒还愿的一条管道,因此屡见不鲜的,一个剧团在节庆中的日戏全部不演,只是不断地扮仙,因为还愿的人太多了,有时多达一、二百个。

除了祈安降福,扮仙戏也是信徒还愿的一条管道,因此屡见不鲜的,一个剧团在节庆中的日戏全部不演,只是不断地扮仙,因为还愿的人太多了,有时多达一、二百个。

醉仙半棚戏

民间的传统戏曲演出,通常与祭仪有密切的关系,而戏曲演出中最具仪式功能的,则是「扮仙戏」,经常与「红头师公」(道士)分别扮演仪式中内、外坛相呼应的角色。〈醉仙〉又称〈大醉八仙〉,属于扮仙戏的剧目之一,敍述瑶池金母邀宴八仙,八仙在蟠桃会上贪飮琼浆,大醉而归的情节。

一般而言,庙会的戏曲演出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前段演出为娱神的吉祥戏〈扮仙〉;后段演出的才是给「人」看的较具剧情的「正戏」(其实以仪式需求来看,正戏反而是副戏)。「正戏」不演可能还拿得到「戏金」(演出费),但若没有扮仙而想拿钱,铁定免谈。例如天灾地变、风雷交加而导致无法演出,戏班的乐师与演员只要到神前「坐场」扮仙(只需演奏扮仙音乐及诵读台词,不需表演动作,也不必著装、化妆),就等同演了一台戏,连「正戏」都不必演就可以向「请主」(邀演者)收取全额演出费,由此就能窥见扮仙戏在民间演出中的重要性。

「扮仙戏」又另称「三出头」,因其戏剧情节为三段式结构,通常首段是搬演神祇降临祝贺及赐福,次段搬演封赠性质的〈跳加官〉(或视前段剧情而定,搬演〈封王〉、〈封相〉、〈卸甲〉)、末段则搬演象征家庭圆满的〈金榜〉(又称〈团圆〉)或是〈送子〉。因为扮仙戏具有祈福祝贺的仪式功能,因此在剧情上皆尽量避免「冲突」发生,除少数例外如〈蟠桃会〉中齐天大圣与二郞神大打出手(最后还是以和解收场),其余剧中皆不安排人物间的冲突,而且〈蟠桃会〉是从〈宝莲灯〉的首折撷取来做为扮仙戏功能,可说并非「血统纯正」的扮仙戏。

扮仙音乐以锣鼓、唢呐为主,在早期的本地歌仔演出中,所使用的扮仙戏只有〈大拜寿〉一出,搬演郭子仪七子八婿大拜寿的热闹场面。虽然同属祝福之意,但因演员所搬演的人物与情节较属于人间的故事,神祇降临赐福的仪式感就显得稍弱。更因为在本地歌仔的后场乐器配置上并无锣鼓与唢呐,只以壳仔弦、大广弦、月琴、台湾笛、𠮨咍喀仔、四块仔、五子仔做为伴奏,节庆中「做戏闹热」的热闹感比较不足,因此后来的歌仔戏扮仙就大量采用了北管戏的剧目:最常见的如〈三仙〉、〈寿仙〉、〈醉八仙〉、〈天官赐福〉,较少演出的如〈富贵长春〉、〈蟠桃会〉、〈偷桃〉、〈太极图〉、〈五福天官〉、〈挂金牌〉(旧金牌)、〈金牌仙〉、〈送麟儿〉、〈仙姬送子〉、〈小送子〉,另有其它极少演出的吉祥戏如:〈点龙〉一剧敍述名医孙思藐医治龙王眼睛的故事,被当为医馆开业专用的吉祥戏;〈架座〉一剧敍述神仙公输子协助凡人架屋的故事,被用在新居落成之时演出;〈大补缸〉敍述观世音菩萨化身降旱魃的过程,则被用来做为逐旱祈雨的吉祥戏。综上所列举的吉祥戏来看,种类之多,直可令人眼花撩乱,不论求福、求禄、求财、求子、求寿……各类人间愿望都被编入吉祥戏中,向神明诉求。

除了上述祈安降福的功能之外,扮仙戏也是信徒还愿的一条管道,譬如衅徒某人许愿「谢戏一台」,等到愿望实现时,他只要在节庆演出中,请剧团扮仙一次,向神明祝贺千秋,也就算还了愿。因此屡见不鲜的,一个剧团在节庆中的日戏全部不演,只是不断地扮仙,因为还愿的人太多了,有时多达一、二百个,于是剧团又将扮仙区分为「公仙」、「私仙」,「公仙」是剧团在受邀条件中的必要任务,而「私仙」(又称「小仙」、「快仙」)则是为因应众多还愿信徒的需求而截取扮仙戏大纲所构成的简短扮仙戏,还愿者支付剧团陆佰至捌佰的戏金,剧团就会为他加扮一台「私仙」,酬答神恩。一台完整的「公仙」,长短不一,多在半个钟头至六、七十分钟之间,而一台「小仙」却只要大约一分钟的时间就能演完,不知道该算是「语短情长」或是「敷衍两句」。

扮仙戏中的角色,通常包括了各类行当的表演,譬如〈八仙〉就包含了生、旦、净、末、丑各行当,可算是训练演员基础表演的最佳教材,难怪一进戏班学戏总是从扮仙戏学起。当然,另一个原因是:在民间节庆中演出,不会「扮仙」根本就开不了戏,拿不到钱。

在以往没有扩音设备的演出条件下,锣鼓声不啻为最佳的宣传工具,所以在正戏上演前,先以锣鼓唢呐来一段响彻云霄的扮仙,村里左近的观众就会闻声赶到,共襄盛举。扮仙戏也是在正戏演出前,让演员身心「暖机」的最佳暖身活动。除此,并能借此演出,做为使观众注意力慢慢集中,逐步进入戏剧情境的导体。

庙宇藉扮仙戏敬神,信徒藉之还愿,演员借以暖身,观众借以暖心,剧团借以增加收入,初学演员用以锻炼技艺……扮仙戏功能之多,应不愧于「醉仙半棚戏」这句戏曲谚语了。

 

文字|游源铿 兰阳戏剧团艺术总监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广告图片
评论与回响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