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兼事布袋戏及皮影戏的林振森,大家叫他林阿三。(薛涌 摄)
世艺之家 世艺之家

操偶又弄影的家庭

华洲园布袋/皮影剧团

两手套进布尪仔,演布袋戏三十多年,演到头顶见秃,然后,毫不犹疑,迢迢飞去大陆学皮影表演,林阿三毅持不悔的性格直如偶戏中常见的大侠。他其实不精明,何必以演布袋戏来养皮影戏呢?他们一家都不精算,干嘛全员跟进呢?虽然商业社会是论精比算才能成功的,但在艺术表演事业上,却要能坚守倒吃甘蔗才有渐入佳境的成功,林阿三及其家人正是一个模子出来的洪范。

两手套进布尪仔,演布袋戏三十多年,演到头顶见秃,然后,毫不犹疑,迢迢飞去大陆学皮影表演,林阿三毅持不悔的性格直如偶戏中常见的大侠。他其实不精明,何必以演布袋戏来养皮影戏呢?他们一家都不精算,干嘛全员跟进呢?虽然商业社会是论精比算才能成功的,但在艺术表演事业上,却要能坚守倒吃甘蔗才有渐入佳境的成功,林阿三及其家人正是一个模子出来的洪范。

还记得是民国八十二年十一月二十日,在台北民权国小的大礼堂,小朋友们兴奋的说话声及等待戏开演前的不安定感,充塞并且流窜在空间里。当灯光暗下,大家屛息等待紧锣密鼓的开场大齐奏时,却传出「唱国歌」、「请起立」的声音,观众本能的闻声起立,起座的声音此起彼落响连成片,大家都有几分错愕:「怎么跟看电影一样?看皮影也要唱国歌?」

国歌已然响起,红布幕缓缓拉开,明亮的白幕上一幅靑天白日满地红的大国旗昭然在目,并且缓缓迎风飘动,霎时全体噤声,整个礼堂中只有国歌大合唱的声音。在「……贯彻始终」的尾声中,国旗退出白幕,仿佛还听到风吹旗动的咧咧声犹在耳际回荡,华洲园皮影开始登场了,这是原本以布袋戏为专业演出的林阿三,第一次率领家团作皮影的公开演出。

在华洲园第二专业──皮影首度公开表演之前,是有著破斧沉舟的决心和不同凡途、尤其不同于本土皮影的学艺之路。

布袋戏盛演到途穷

华洲园皮影剧团虽然是八十二年创立,但创团的林振森(大家叫他林阿三)却已有三十多年的布袋戏演出经验,学习皮影戏也历经五年才正式创团。而这三十余年的表演历程就像是光复后的台湾民间戏曲团体艰辛经营的缩影。

民国三十六年生于云林土库的林阿三与当时的农村子弟一般非常著迷于布袋戏表演,百看不厌。国小毕业后他乾脆就拜布袋戏演师林朝华为师,学起布袋戏了。十四岁与师父合组布袋戏团名为「绿五洲」,后改名「华森五洲园」,在中部各县市接戏演出。

六〇年代后期,农村靑年普遍往都市求发展,林阿三也对台北充满憧憬,于是吿别师父,北上闯天下,落脚三重以后依然以布袋戏演出维生,那时他已是演戏师父了。也许是正逢时机,他在台北的表演事业算是很顺利的推展开来了,谈起当年,林阿三仍欣喜乐道那时叫座连演的情景,当时最受观众喜爱的一出戏是《红尘三死犯》,剧情高潮迭起又波折起伏,观众每每入迷,天天都得看,「那真是大家讲的黄金时代」,且不讲自己的表演技术,而把盛况归功给时代,林阿三很肯定的说:「你不在那个时代,那时真是这样,演的过瘾,看的过瘾。」

五十八年林阿三当兵退伍后在台北与吴彩云结婚,创立「华洲园布袋戏团」,夫妻俩为剧团工作的主体。此后二十几年不仅社会变迁剧烈,民间戏曲表演型态也有巨大变化,林阿三在这段期间与其他的民俗曲艺剧团一般苦思出路,请演布袋戏的炉主信众减少,要看路边电影的人渐多。为了谋生林阿三也学著到处放电影,日间仍演布袋戏祝贺神明寿诞,夜间就兼放电影。甚至有一阵子市面上流行骑迷你马,林阿三也养了几匹迷你马,四处招徕小朋友骑迷你马。听林阿三讲述往日时光种种,有如卓别林的默片电影般,一个又一个随波逐流、笑中带泪的谋生故事浮现前。

家庭总动员

对于林阿三的三个子女而言,布袋戏的顚沛有父母顶著,他们自始是愉快的轻骑者。布袋戏表演的现场是他们襁褓伊始的游乐点,当父母在戏台上忙于出将入相敷演掌中侠情时,这三个各差二岁的孩子,拿著淘汰的尪仔仙玩具相打。

同真人的戏曲表演一样,布袋戏正戏演出之前要先作「扮仙」,排行居中的女儿林佳蕙说:「我四年级的时候就开始演扮仙,我和哥哥、弟弟正好作三个仙:喜神、麻姑和武将,还要踩在戏笼上才够得上戏台的高度。」「爸爸放电影,我们也会。」这一家五口似乎有点黏,爸爸做那一行,小孩都揷得进手,「因为都很好玩。」

布袋戏的行情多云时雨偶出晴,「撞到」的日子,这一家还要分团出演。林佳蕙说,他们三个小孩到国中升高中以后都能担当重要角色演完整本戏,所以他们一家──她和父亲,哥哥、弟弟和母亲可分团同时在两地表演。在学校林建儒、林佳蕙、林建旭这三个孩子也被视为有特殊专长可耍宝的。「林阿三」这个名号不但叫响在布袋戏圈的兄弟中,在校园里这三个孩子也被同学们叫做「林阿三」,逢运动会、校庆,「林阿三」的三个分身总被推上台秀一段布袋戏。

去大陆学皮影

而当生活重担不再那么沈重时,林阿三仍一心想追求偶戏表演艺术的更上层楼,他不甘心他的掌中技艺被时代从高峰到谷底的玩弄。七十六年中国大陆开放探亲观光,随著人潮林阿三夫妇也到大陆去,在四川、陕西、河北、福建等地旅游并且观摩当地的木偶戏、皮影戏等。吸引他们的却不是自己也专长的木偶表演,反而是为大陆皮影灵活而细微的关节律动深深赞叹,夫妻俩都有「要把它学会」的忮求。

两人兴冲冲回到台湾,与三个儿女商量,「去大陆?」这三个时代靑少年一致摇头,没兴趣;然而看了林阿三拍回来的V8录影带之后,他们显得兴奋好奇,愿意去看看。林阿三夫妇多次带著子女到大陆学习皮影的操控、整出剧目的表演及影偶的制作及品质,同去的还有林阿三的妹妹林美玉及外甥女吕幸玲。据林佳蕙表示,大陆皮影戏南北各有特色,北方重武戏,可以学习到开打的技巧,南方的皮影戏多动物,可学习到各种动物细腻的表演动作。林家几度去回,北到陕西、靑海,南到湖南、湖北、广州,学习各地方的特点,收集剧目。

回台湾作排练时亲朋好友总是嘲讽他们一家人「阿达」了,现成的资金不进股市「炒」却拿去大陆买影偶?尤其,大大被取笑的是,林阿三被大陆人骗,他买到一只关节不够多,展翅起来不够灵活,不够柔软,根本不是他指定要买的那只大鹤。求好心切的林阿三,失望之后,只有再花钱再买一只大鹤。

虽然大家都不表乐观甚至泼冷水,但是林家成员却不曾放慢学习的脚步。林佳蕙用台语说了一句妙喩:「头已经浸水洗到一半了,就要洗到乾净啊!」时髦标致的她展开双手,说:「手掌变大了,指关节弯弯的。」为什么?学皮影很辛苦的,她示范在手指与手指间同时夹多支杆操作,要到这个地步才算有功力了。当然,初学时手指破皮生茧的痛苦是逃不了的。

自七十六迄八十二年,前后五年学成气候了林阿三才开始创团。这五年学「影」买「影」究竟投资了多少,眼瞪天花板想算又无从计:「光机票钱就很难算,」林阿三说。

平常林阿三仍以华洲园布袋戏团接演庙会民戏,也兼放电影,以这样一点一滴累存下来的资金来「开发」皮影戏新领域。虽然台湾的皮影戏演出团体所能「瓜分」的市场有限,但是林阿三夫妇仍然决定创设「华洲园皮影戏团」,这实在无法以牟利观点去理解,连「维持」都很难。也许华洲园在寻找一份成就感,一份令民间艺人在昏暗的夕阳环境中犹仍奋力一搏的力量。

开创金光皮影

创团的第一次公开表演就是民权国小那场开幕唱国歌的演出。怎么会想到要演国旗飘飘?是爸爸林阿三搞的花样,林佳蕙说当时他们都没想到老爸会来这一招。不过,在大陆学习期间,他们一家都有共识,可以跟大陆学技巧,不能照搬,因为大陆上的表演模式化了,一出戏百演不变,缺少即兴的创意和乐趣,这样表演,久了容易疲乏生厌。「大陆学,学三分」林佳蕙说,一出出的剧本录音带带回来,一家人要作硏究,作细部改变,加入创意,譬如首演的皮影〈鹤大侠大战忍者龟〉是大陆剧目,全剧动作多口白少,音乐部分他们改以台湾小朋友熟悉的〈草螟弄鸡公〉代替大陆版的主题音乐。接著演的〈两个朋友〉、〈狐狸与乌鸦〉是儿童故事改编的皮影,都没问题,但是演〈梁红玉〉时,因为播放的是大陆原版录音带──湖北花鼓戏的音乐和口白,被指为演的是大陆皮影而抹杀了他们辛苦表演的成绩。不过,这更加确定「改良之必要」「本土化之必要」,林阿三就更加敢于创意,甚至即兴。

近三年来华洲园尝试自创皮影剧本,传统题材、历史故事如《三国志》等由林阿三据布袋戏剧本改编,以闽南语发音;林佳蕙则根据童话故事编作适合儿童看的皮影戏,如〈哪吒闹东海〉、〈蝌蚪找妈妈〉、〈斗鸡〉等,多以国语发音。在整体呈现上融合台湾独有的金光布袋戏的舞台效果及跑景技巧,音乐部分与台湾的采风丝竹乐坊及明世界合作,完全以本土音乐入戏,有时亦作现场音乐(后场)。如此加上大陆皮影复杂的关节操控技巧,使华洲园皮影剧团的演出独树一帜。从《哪吒闹东海》一剧中可以看到他们融汇两岸的创作成绩。

从八十三年起林阿三就一直在排练「台湾金光版皮影」《哪吒闹东海》及《西游记》,道具及演出的声光效果都是十足「金光」,哪吒所踩风火轮是用现今飙车族装饰车轮的旋转灯具改装的,使哪吒在布幕的舞台上特别抢眼、特别「炫」。《哪》剧剧情以古代神话,扣应当今时势,描述在中共导弹试射期间,东海龙王对导弹的骚扰气愤不已,又看不顺眼哪吒的红绫围兜,双方缠斗。剧中应用了许多浅显易懂的台湾俗语,你来我往之间充塞著忍俊不禁的笑点,几近野台布袋戏的演出模式,主演在不影响剧情推展下可以自由发挥甚至抽离出来。

同年十一月华洲园针对儿童观众设计名为「影子大地」的皮影表演,在国家剧院实验剧场作多场演出,在主演剧目《哪吒闹东海》演出之前加入皮影特殊表演技艺当作阵头,如斗鸡、抬轿、舞龙、舞狮、乩童等,以趣味动作引起小朋友的观赏兴趣。整体演出及随后的亲子皮影活动均获得极佳口碑,可视为是台湾皮影表演划时代的创举。

华洲园皮影成团三年来的努力亦得到政府肯定,于八十四年获薪传奖,得奖的不是爸爸林振森而是女儿林佳蕙,「因为他不肯报名」,女儿遂代父入围,成为空前绝后最年轻(时二十三岁)的薪传奖得主,翌年开始薪传奖规定四十岁以上才可报名。八十五年华洲园通过国家文艺基金会补助「有影无迹话皮影」演出,当然最大的鼓励是来自场场欢笑不断的观众掌声。

 

文字|吴佩  民俗艺术田野工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