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喜的碧娜。(林俊宏 摄)
鲍许访台日记 鲍许访台日记

碧娜.鲍许旋风过境台湾

碧娜.鲍许(Pina Bausch)来台期间,我有幸临时出任她的个人接待。在与她近距离接触一周后,留下的记忆,至今回味无穷。

碧娜.鲍许(Pina Bausch)来台期间,我有幸临时出任她的个人接待。在与她近距离接触一周后,留下的记忆,至今回味无穷。

接机

三月十日

碧娜.鲍许(Pina Bausch)及其率领的乌帕塔舞蹈剧场首度访台期间,我因先前在香港已认识了他们,所以在舞团从香港飞抵台湾的当天上午,临时被安排前往接机,并与碧娜、彼得.帕布斯(Peter Pabst,舞台设计),及艾多士(Thomas Erdos,碧娜的好友)三人搭乘福华饭店安排的车回台北。

由于碧娜没来过台湾,沿途上我也充当导游,为他们介绍台湾的艺文环境等等。当碧娜听我提到台湾也有原住民乐舞时,她非常讶异,并且兴致盎然地询问在台北这一周能否欣赏到这类表演。我答应帮她问问看「原舞者」舞团。

沿路,一旁的杜鹃花吸引了碧娜的眼光。她兴奋地表示:在乌帕塔,天气时常很阴暗,所以看到花海时,整个心情就开朗许多。不知道台湾路边就有这么多色彩鲜艳的花朶!如此,他们运来的康乃馨就不足为奇了!原来碧娜来台上演《康乃馨》,还另有用意!

记者会与梨园乐舞

三月十一日

下午两点的记者会上,碧娜因为在香港演出新作期间太累,感染了当地的流行感冒,咳嗽不停,但对媒体记者的问题,她仍耐心地一一详答。其中有人问关于此次演出的灵感来源时,碧娜以纤细、静缓的声音,配合优雅而丰富的手臂动作回答说:《康乃馨》中花海的灵感,来自当时在智利看过由牧羊犬围护的一大片花田……舞作末端由胸前背著手风琴的女子带领全体舞者做的手势,是来自美国印地安人的传统……。

四点左右记者会结束时,由于联络不上碧娜想看的「原舞者」,所以在同事陈品秀的提议下,转而安排去汉唐乐府看「梨园舞坊」新作《俪人行》的彩排。

到了汉唐,在余承尧的山水画及中国式家具围绕的气氛中,我们边喝中国茶、边欣赏南管乐舞。约一个钟头结束后,碧娜感觉到这种中国的传统艺术实在很美,却也如此孤寂。她另外从舞者的各种手势,联想到印度舞中自己的一套手势(mudra)。同时,碧娜也发现王心心手中抱的琵琶,与中国人的眼形还有些许相似呢!

中文台词与麻辣火锅

三月十二日

中午碧娜与舞者们在剧院舞台排练《康乃馨》之后,从我们的反应,她发现舞者的中文台词仍需加强。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原本在德国找的中文翻译是采大陆的用语,再加上舞者们难免夹带的各国腔调,实在很难懂。因此碧娜希望我们能帮忙纠正。碧娜在转吿我们她的需求时,不只求意思要对,语气要对,还要考虑节奏感等等,标准之高,使得舞者们一得空就找人练习,如此增添了不少我们后台工作人员的参与感。另外,邀请国光艺校的学生来协助揷上台上近万朶的康乃馨,也是拉近彼此距离的好方法。

晚上十点多的整排结束时,因碧娜与Peter对火锅及辣食的喜好,我带他们去尝尝麻辣火锅。店里的摆设非常简单,而且因为相当晚了,客人也不多,不会太吵,大家吃得相当尽兴。

在边聊到平常工作之余,餐厅里的一个小孩,使碧娜联想到她自己小时候,父母也经营像这样的小餐馆。每当店里客人多的时候,碧娜的父母会因无暇照顾而将她交给熟客帮忙抱。真没想到台北街头的麻辣火锅店,居然唤起碧娜儿时在德国索林根(Solingen)小镇的童年记忆!

首演中热情的观众

三月十三日

首演当晚,剧院涌入八、九成的观众,包括国内舞蹈界、戏剧界,甚至美术界、建筑界等名人。大家都聚到剧院,参与这场等候已久的「盛会」。

演出进行中,观众反应格外踊跃,时常在高潮时鼓掌,在幽默时大笑,甚至在尾声时,当男舞者(Lutz Forster)用国语邀请全体观众起立,一同随他比划简单的张手、阖手的四拍手势时,大家也百分之百地配合,甚至随后的「春、夏、秋、冬」这套源自印地安人、稍微复杂一点的手势出现时,观众也天真地继续站著模仿。碧娜后来表示她坐在一楼最后一排看到全体观众起立比划时,非常感动:「《康乃馨》在世界各地演出那么多场,很少有这么合作、可爱的观众。」

与原住民共舞的下午

三月十四日

中午,碧娜将检讨、修正舞作的时间缩短,以迎接特地前来剧院芭蕾练习室为他们示范演出的原舞者。

当换上全套原住民服装的原舞者团员在平珩的解说后开始歌舞时,靠墙坐成一排的碧娜与团员们全神贯注地欣赏他们优美的歌声及沈稳的舞步。后半段,当原舞者的艺术总监怀邵.法努司开始教碧娜及其团员简单的一首阿美族宴灵歌谣时,原本在用自己的傻瓜相机拍照以留下记忆的碧娜也站了起来,加入原舞者的队伍,两团的舞者们交错地连接成一长列,双手交叉地享受彼此的新友谊。结束时,碧娜坚持要回报原舞者的热情演出。因为碧娜听说有人由于票价太高而放弃来看《康乃馨》,所以她建议请原住民朋友前往周六的最后一场演出。

座谈会与别离

三月十五日

由于碧娜十六日一大早就要回德国,因此她只能把握下午座谈会前的时间,在古名伸的陪同下,到故宫博物院及顺益台湾原住民博物馆走走,做个「纯观光客」。

三点时,在实验剧场的座谈会现场坐满了「碧娜迷」,他们不断提出碧娜如何选舞者、选音乐等各种疑问,碧娜也和蔼地一一答复,如同在记者会上,只是气氛更轻松。结束时,舞迷们一窝蜂跑去请碧娜签名留念;节目单、海报、T-shirt、书包,全都来了。碧娜耐心地签名,或与舞迷们合照,丝毫没有不耐。

晚上的最后一场演出,观众比前几天还激动。谢幕时,甚至有一名舞迷冲上台去拥抱碧娜,令剧院的服务人员一时惊慌、不知所措。

这一个礼拜下来,碧娜不断地谢谢我们陪她吃饭、购物、接送她往返剧院等等,我吿诉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本刊编辑林亚婷)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年鉴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