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克身上戴著隐藏式麦克风为学员讲解。(林俊宏 摄)
特别企画 Feature 特别企划/剧场训练/蒙克声音肢体训练

乐.舞.戏「一体」的表演

记梅芮迪斯.蒙克来台工作坊

许多人都对多才多艺的梅芮迪斯.蒙克十分好奇,究竟这些充满创意的艺术灵感来自何处?她是如何训练她的团员?如何和她们一起工作?参加她的声音、肢体工作坊是一次很难得的经验。

许多人都对多才多艺的梅芮迪斯.蒙克十分好奇,究竟这些充满创意的艺术灵感来自何处?她是如何训练她的团员?如何和她们一起工作?参加她的声音、肢体工作坊是一次很难得的经验。

纤瘦的梅芮迪斯.蒙克(Meredith Monk)并不比东方人高大,留到腰际的长发编成一条条细细的辫子披挂在身上。淸俊的脸庞、分明的轮廓带著爽朗的微笑使人觉得相当亲切,畅快的谈吐又流露出她坚毅的自信与明快的作风。

蒙克并不是一个一般人所熟悉的作曲家类型,她作品呈现的形式包含了声音、动作、装置等舞蹈、戏剧剧场元素的运用。有时简单到仅有她自己的独唱或加上一台钢琴,也有复杂如装置艺术的舞台(如《火山之歌》),也有以团体(emsemble)的形式演出。或者我们可以说她的作品是音乐剧场。

在她的音乐里包含著许多复杂而细腻的变化,一般的记谱法常常是不够用的,就像舞蹈一般,于是她采用以人传人的方式将作品教给新的演出者。她相当注重在她作品中不确定的部分,因此同样的作品可能演出上千次,而她企图在每一次的演出中找到新的东西、新的可能性。

对艺术全才蒙克众多的头衔当中,她选择被称为Composer,一个最广意的字眼,因为在剧场里她所做的事是:结合众多的元素以达到沟通。她认为创作是属于精神世界的范筹,是一个「确定地点的创作,与空间之间的对话」,在整个作品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作品的节奏感(rhythm)。她在作品中想做的事是企图改变观众对「听」事物和「观看」事物的方式。

蒙克于三月底来台演出的前一天,主办单位十月影视和国立艺术学院舞蹈系联合主办了工作坊。让国内有兴趣于表演艺术的学生能有机会亲身受教于蒙克,进一步了解她的艺术。

声音与身体动作的紧密结合

通常在她进行这样的一个工作坊时都会邀请音乐及舞蹈或戏剧的工作者共同参与。蒙克的训练集中在自己身体的声音与动作,将两者统合在「空间」与「时间」的投射上。

课程从走路开始。

所有人在舞台的教室上穿梭、时快时慢,并要求随时注意与你迎面而来的人避免相撞,每次和另一个人面对面时就停下稍候,然后再重新开始走动。

之后,可以找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动作,在你遇到另一个人的时候停下来做。在走走停停的过程中,也可以从他人的动作中截取喜欢的部分接在自己原有的动作之后。整段训练目的在演出者对所存在的空间的关注、与他人关系的建立。

暖身的部分则从围成一个大圆开始,在原地做各个关节的活动与肌肉的延展,暖身过程中并运用了像「狂风」、「漂流」等意象做为动作质地的导引。而与一般暖身过程最不同的是:她特别注重脸部、颈部及下巴的肌肉、关节活动。在一连串身体随意、快速而夸张的运动之后,突然停住不动(包括脸部肌肉表情的变换),就在这样一个凝聚不动的姿势、表情中找寻一个适合的声音发出来,再慢慢将它收回到较正常的姿势、声调。

「一次呼吸」的发声

发声的练习包含「以一次呼吸完成」的两种方式。

第一个是在吸气之后、开始吐气时,一边发出「嘶」的声音,一边往前走到将气吐完为止(课堂上要求的距离约为十八公尺),同时一面注意走路的姿势。她说道:不正确的姿势会阻碍声音的产生。第二种方式是在吸气吐气时发出「ㄨ」的声音,随著嘴型、肌肉的改变、经过共鸣腔位置之后,分别发出「ㄣ」、「ㄧ」、「ㄩ」等声音的变化。经由这样的训练找到身体的共鸣及使用、变换声音的方式。

对于令人困扰「如何从腹部发出声音」的问题,她教了一个很有趣的辩识方法:嘴巴不动发出声音,放松嘴唇,让气从嘴巴吹出来,上、下嘴唇会连续、快速地振动。假如嘴唇不会动就表示声音不是使用腹腔共鸣。

在所有的剧场元素中「人声」(vocal)对她来说仍是最重要的。因为人声能表达人心灵的最里层,在每一种不同的文化都有他们自己的独特调性,每一个人都拥有独一无二的声音。

具体而微的小型创作

之后她使用了一种既简单又很复杂的训练方式:用动作、声音说出自己的名字。

这种训练方式之所以简单是在于:「拥有名字」不但是一件人类共通的行为,写下自己的名字对大部分的人来说几乎是件再平凡、熟悉不过的事。无论说(声音)、写(动作)都是既有的经验,不须重新学习。而它的复杂则在于:它是一个包含各种声音、动作的基本元素相结合在一个非常简单的组合(Sequence)当中,并富有变化的可能性。这些变化或发生在其声韵、或在其意象、或改变节奏、音高,并伴随著动作与声音关系的建立、选择、判断。

这个缩小版的创作经验逐渐在训练的过程中改变形态。

之后,「说、写名字」的练习改为边写边移动,训练的焦点从「定点」扩展到「在空间中流动」的运用上。更进一步,「名字」的限制也被更为宽广、抽象的方式──表现流览一幅画的感觉──所取代。而且有更明确的要求,例如:以手向上抛掷所带动缓慢而连续旋转时,如何发出与动作的质地相符由高到低的声音;争扎、压抑的动作,如何与紧缩、逼迫的声音搭配等等。

课程中也包含角色转换的训练,分别从角色、动作、声音等层面进行。

从找寻一个记忆中印象深刻的老人开始,以一个站姿慢慢转换成老人的姿势(进入角色),转头看天空(动作)说:天是蓝的,回头、唱歌(角色设定、声音、动作),到最后动作慢慢回复到原来站立的姿势(跳出角色回到自己)。

在节奏训练方面她运用了原始舞蹈中神秘圆圈的形式。例如围大圆、固定循环节奏、重复简单的动作、个人或双人不定时到圆圈中央即兴表演等,借以区别固定、不固定节奏、旋律与伴奏(当然也包括动作)。

之后她给了四组同样长度、互相呼应的人声乐段,分别给四组学员,以合唱的方式进行。所有的人一面唱、一面在场中四处游走。所有人的声音在空间中混合、回荡、流窜,一如泼墨山水的墨色在空间中漫延。整个课程至此吿一段落。

在上课过程中蒙克除了讲解、示范、纠正之外,大部分的时候她都跟著学员一起工作。

(本刊编辑 陈品秀)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夏佑体验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工作坊日期:三月二十六日

授课地点:国立艺术学院舞蹈厅

授课时间:下午一时三十分至六时

授课教师:梅芮迪斯.蒙克

课堂翻译:黄琇瑜

参与学员:国立艺术学院师生及云门舞者,约五十人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