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官方的交流政策,由民间主动策划的文化外交显得更敏锐与多元,虽然经常面临经费的短缺及执行过程中的无「后盾」之忧,但总的来说,这单只铜板发出的声音却也格外响亮。
在一片「文化外交」的浪潮声中,文化建设基金会今年六月在西雅图举办台湾艺术节,推介国内表演团体展开为期十天的演出。文建会主委林澄枝表示,文建基金会七月已提出短中长期计划,以推广国际交流为重点业务之一,往后甚至不排除编列两千万元预算来长期规划此种大型艺术节。
相较由官方大手笔主导或主办的文化外交,民间团体的触角却可能更来得敏锐与直接。以今年七月香港主权移交来说,民间的艺术工作者突破官方互设的政治藩篱,针对香港、台湾与中国大陆两岸三地未来的发展关系,迳行创造对话空间。于是继今年元月初两岸三地剧场导演在香港进行「中国旅程九七」的观摩后,台湾的屛风表演班、云门舞集、皇冠小剧场以及古名伸工作室也联合主办了「香港九七──台湾旅程」,自三月起展开为期两个月的台、港舞台交流活动。主要策划「中国旅程九七」的荣念曾表示,此次演出主要是提供机会让两岸三地导演能互相交换创意;杨德昌与李国修对于此次不较量,只交流的多元呈现,均认为达到切实的观摩与对话。
单打独斗闯江湖
虽然面对资讯的不足,为了拓展市场,台湾表演团体普遍的情形是有邀约就去,单打独斗到国外巡演或闯荡于各国艺术节。国内表演团体如:云门舞集、台北爱乐室内合唱团、光环舞集、欢喜扮戏团、当代传奇剧场、太古踏舞团……等,常获邀至国外展演;也有表演团体在当地发现好的演出而互相推介,如屛风表演班邀请香港进念二十面体及新加坡必要剧团;王琄参加新加坡艺术节《原野》的演出等。然而这样的交流模式对演出团体而言,常常要冒很多险。一九九六年德国路德维艺术馆邀请台湾表演团体及美术、电影界举办的「现代台湾艺术」专题展,整个活动中由于德方只负责团体在当地的食宿及交通,并无演出经费;但协助的文建会承办人员则认为,来回机票及货运已获国内文建会、教育部及外交部补助,团体应积极主动向德方争取演出酬劳。面对如此尴尬的局面,表演团体除了另向民间争取赞助之外,不然就是明知做的是亏本生意,也只能将之视为一种义演,一次文化外交的机会。但撇开经费问题,这样的往返之间,所能造成的效果则见仁见智。有的认为这样的模式较活泼,有好的表演,有邀约就去,不必制式规定非得一年一度聚在一起专心「交流」。以金枝演社为例,王荣裕表示,金枝对出国演出并不主动,也不一定积极想去某个特定的艺术节,但有一两位讲师举办工作营,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文化交流;金枝演社曾去印尼、马来西亚演出,一方面是为增加国际演出经验,一方面可以观摩其他国家的艺文活动。
团结就是力量
相较于此,有的人认为这样的交流有如蜻蜓点水,无法激起大波浪,因此近一年来表演团体藉著联盟或主动固定举办艺术节,常态的进行作品的交流与沟通。成立于一九七三年的亚洲作曲家联盟,一九七四年以「曲盟」中华民国总会的名义在内政部登记,成为台湾第一个合法的作曲家联盟,解严之后则以「中华民国作曲家协会」的正式名称成立。两者的成员完全相同,前者以参与亚洲地区的国际活动为主,后者则以推动国内活动为主,二十几年来参与不少国际活动;过去亦曾与朱宗庆打击乐团合作「与作曲家面对面」音乐会曁座谈会,去年并合作举办「一九九六国际打击乐节」,邀请国内外作曲家与打击乐团演奏家对谈;而第十八届亚洲作曲家联盟大会更由于曲盟居中的协调运作,年初即由曲协领军,带领原舞者、汉唐乐府、采风乐坊及其他演奏团体赴菲律宾参与演出,同时并确定一九九八年第十九届大会曁音乐节将于台北举行。
过去叫做民众剧场,而今改名的差事剧团曾于一九九二年举办「亚洲民众戏剧节」,邀请泰国、菲律宾、孟加拉、尼泊尔及香港等个人表演者来台演出;一九九五年参与由美国旧金山默剧团策划,亚洲八国共同演出《大风吹》,一九九六年再参加由菲律宾亚洲民众文化协会策划,亚洲十国共同演出的《亚洲的呐喊》,这几次民众剧场与其他亚洲地区的民众戏剧工作者合作的跨国汇演,以及数年的训练坊,皆持续对社会议题的探讨与交流。舞蹈方面,台湾舞蹈界每年皆有舞者或舞蹈相关科系学生参加国际舞蹈学院舞蹈节以及澳洲绿磨坊国际舞蹈节等,发表论文或参与硏习活动。
除了创作上的交流之外,由台湾的中美亚洲文化基金会和美国的亚洲文化协会联合设置的「亚洲文化协会台湾奖助计划」则是著重于培育艺术人才,促进台湾与美国、亚洲国家之间的交流。而明年将届满十年的周凯剧场基金会,过去在文建会的补助下办理了五届的「技术剧场硏习会」,为台湾表演艺术界培育不少技术人才;而作为一个非营利技术剧场组织,除了希望替幕后技术人员争取较好的生存环境外,经过两年多的准备,基金会已在今年三月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外围组织OISTAT,即国际舞台美术家、剧场建筑师与剧场技师协会,希望能与他国交流,展开组织间的国际对话。
除了靠组织或联盟固定联系之外,每年举办艺术节邀请国外团体来台演出也是民间常见的交流方式。今年刚庆祝完二十岁生日的新象,过去十多年来即举办不少的国际艺术节,同时也推介国内表演团体出国展演。其他还有由牛耳、泛美举办的国际儿童艺术节、亚艺策划的国际吉他音乐节等,都是国内艺术经纪公司固定举办,邀请国外演出团体来台或与国内表演者同台。除此之外,还有国际间筹划的小型艺术节,邀请各国表演者共襄盛举。一九九六年在东京举办的「第一届东亚戏剧节」为日本小爱丽丝艺术节中节,邀请了香港、台湾的实验剧团赴东京演出,并举办「东京、香港、台北国际戏剧座谈会」,请三地导演以「剧场创作的社会关系及形式的试验」为讨论重点,虽然规模不如亚维侬、爱丁堡,但主客皆有很大的诚意接触异文化。今年的东亚戏剧节则为「发觉未知的戏剧才能」以及「促进城市间的戏剧交流」而易名为「第一届小亚细亚戏剧艺术节」,并与台湾、香港正式连线合办,表演团体除了在日本演出,也到亚洲其他国家巡演。
两个铜板会更响
单打独斗也好,成群结社也罢,固定举办艺术节自然也可以,这一切都可算是民间文化交流的多元展现,然而除了民间主动的推动,官方也应更积极的协助民间团体,做他们强而有力的后盾。在第二届全国文化会议落幕后,文化部正被热烘烘的端上台面之际,我们要有怎样的文化部来改善台湾的文化环境,建立属于台湾的独特文化,进而带领整个艺术界在国际上做有深度及广度的观摩交流,这就需要官方与民间彼此敞开心胸,先做有诚意的沟通与交流了。
(本刊编辑 祈雅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