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兰钦的改革荣耀了伟大的芭蕾传统,赋予十九世纪古典主义活力,静谧地体现了古典主义淸澈宏伟的优点。在精神和动作上他比时兴的超现实芭蕾更现代,更冒险。
在柴可夫斯基庄严的弦乐中,幕起,十七位女舞者,对角排列成两个相交的菱形,右手高举,双脚并拢。这支作品是巴兰钦在美国的第一支作品,一九三四年为美国芭蕾学校学生编作的《小夜曲》Serenade。随著和弦,她们双脚外转张开到第一位置──芭蕾中最基本的动作。
玛莎.葛兰姆(Martha Graham)回忆她首次看到作品时,热泪盈眶。「芭蕾舞本身很质朴」葛兰姆说,「但这是一个大师的质朴」。
古典的回归,身体的回归
一九〇九年,画家巴克斯特(Léon Bakst)预言到「未来的艺术将回归对人类的赞颂,赞颂他的裸身」,为了证明他对身体的重新发现,他便描述了一段理想的舞蹈画面:「整个新式编舞的目的,包含了尽可能创造丰富多样的造型姿势,并著重在用创意的人身裸体构成线条之美。」巴兰钦的《阿波罗》Apollo(原名Apollon Musagéte)以极端简朴与高透明度,呼应了巴克斯特所提的回归人类和回归裸身;形式的,而非文学的。巴克斯特所描述的「纯净的」(非敍事的)动作,和将焦点集中于造型「姿势」而非情节或装置,以及人体裸身的自然美,在论述发表二十年后,成为巴兰钦作品的显著特征。
「《阿波罗》是我一生的转折点」,巴兰钦说,他也淸楚这一改革势必荣耀了伟大的芭蕾传统。一九二八年,他以这支作品第一次画下明确的巴兰钦基调,展现出他赋予十九世纪古典主义活力的能力。当尼金斯基透过《牧神的午后》L'Aprés-midi d'un faune、《春之祭》Le Sacre du Printemps进行对古典芭蕾的反动,当马辛以《游行》Parade宣吿芭蕾加入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等前卫艺术的行列时;巴兰钦回到了古典主义──或更准确地说,他形成了新古典主义,这种新古典主义静谧地体现了古典主义淸澈宏伟的优点,而在精神和动作上,比时兴的超现实芭蕾更现代、更冒险。
巴兰钦在这出芭蕾中只用了四位舞者,却创造出一个永恒、历史弥坚的印象:具体描绘出阿波罗的优美、欢悦的智慧、力量和勇敢、以及感官共同感受肉体美具有的永久的热情。《阿波罗》是当代古典风格的第一部作品,简洁地描绘出巴兰钦交织古典并加以革新的大师手法,同时也对舞蹈的科学性致敬。
「视觉交响」,你看见音乐吗?
巴兰钦的作品强调舞蹈的音乐附属关系,并且反对多余的装饰以凸显作品的原貌,这样的美学有别于倍帝巴和狄亚基列夫。他对芭蕾最与众不同的贡献,在于对舞蹈元素本身的坚持。在古典舞蹈中,芭蕾舞伶的精湛技巧、布景和情节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中心,有时舞蹈本身却被完全忽视。巴兰钦是最早使舞蹈真正成为演出的焦点,发展了最纯粹的芭蕾,而所有的戏剧性都包含在舞蹈本身,包含在与音乐亲密联系中发展的动作造型中。他的这些作品有时被称为「抽象芭蕾」,但他宁可称之为无情节芭蕾,因为他在自己的作品不想表现任何抽象的概念。
虽然叙事的主题往往能为舞作提供重要的架构,在巴兰钦的作品中,音乐和舞蹈的关系却为更为密切。在他编作的结构概念里,音乐提供了舞蹈建筑的骨架;舞蹈动作与音乐结构平行发展,诠释音乐的强度,随著音调、节奏及乐句的变化;这种音乐与舞蹈的并行,使感官的视觉和听觉产生高度的和谐,他的舞作因而常被称为「音乐视觉化」。
和他有著密切合作关系的史特拉汶斯基,对于巴兰钦使用他的音乐说到:「看巴兰钦舞作的章节,如同用眼睛听音乐。而这种视觉的听法,给我的启示比任何人还多。舞作中所强调的关系是我很少察觉到的──同样地,他的舞蹈好比一栋建筑之旅,表现出我曾画下却未曾公开的蓝图。」
出轴的线条,超速的快感
《四种气质》The Four Temperaments是巴兰钦在一九四六年,继《阿波罗》之后的另一新古典主义的巅峰之作,被视为《作品三十四号》Opus 34、《竞争》Agon和《揷曲》Episodes等舞的先躯,这支作品宣吿新时代的到来,开始了巴兰钦最重要的发展道路。《四种气质》用的是亨德.密特的音乐,四个变奏分别代表中世纪哲学中忧郁、快乐、冷漠、躁怒等四种气质。整支舞蹈也在结构上紧密地跟随著音乐,由复杂而有棱角的舞步和动作造型所建构。《四种气质》具有宏伟的气势,展示了芭蕾的一种崭新力量,它复杂而淸晰、紧凑而简洁地表现出高度淬炼的无情,这种在当时看来新奇的非人格性,酷似我们时代的态度。
他对古典舞蹈语汇运用也不同于倍帝巴:延伸更强烈、动作更快速,更不连贯,而组合往往更为复杂。「巴兰钦技巧」和作品风格,多面向地反映了二十世纪的时代精神,在速度的控制上强调相当于科学的精准性,动作结合了许多爵士舞的特质,提肩、扭身、推胯等,打破古典芭蕾中正规的框架,使身体脱出垂直向上的轴线。这除了为芭蕾带来尖锐夸张的新面貌外,重心的抛离更是使舞步加快、加大的重要关键。一九五七年的《竞争》更是一出狂热的表演,是当代对技巧和危险的注释,也是巴兰钦此一风格的代表作,而这一切绝对奠基于古典芭蕾技巧。
新古典主义 给二十世纪的眼睛
「巴兰钦的舞蹈是设计、对称和形式的视觉经典之作,整个作品从一个优美的画面幻化到下一个优美的画面中汨汨进行著。肢体塑成的几何图形,或群舞的空间布局,每一个舞蹈的动作都寓含著一个理想的视觉形象。……静物般的凝滞画面,随著音乐的加入而流动串连,而音乐支撑著这个彩色的、图案的、动作的万花筒,甚至,或许是最重要的,支援了炫技的表演。」
这是佛斯特(Susan Leigh Foster)在著作中描述巴兰钦作品的第一段,提示了巴兰钦风格的视觉、音乐、技巧等重要元素。
对巴兰钦而言,舞蹈是绝对视觉的:「一出芭蕾也许包含一个故事,但故事并非主要的精髓,而是视觉。」动作中视觉设计的能量是巴兰钦的中心旨趣,他认为舞蹈的动作唯一的目的在于创造强度与美的印象。除了明显地屛弃情节和哑剧动作,巴兰钦在同一作品中起用数位舞者担任同等重要的角色,并重视群舞的作用,使群舞成为结构整支作品的组成部分。这样的变革打破了古典芭蕾中的阶级观念,赋予芭蕾崭新而多样的风貌,也满足了他编织美的要求。
看他的作品最令人难忘的时刻,往往在舞者们手与手的交握,臂与臂的交错之中,编织出变幻万千的图案,同时感染以和平宁静的气息。「巴兰钦揭示情感的秘密,很像莫札特,柔和、欢快、真实。他留予观众文明的幸福感。他的艺术和古典艺术一样静谧,激动人心。」从巴兰钦的作品里,我们看到了音乐的色彩和感情的节奏,他的古典主义是当代的古典主义──目的是为了给二十世纪的眼睛观看,对二十世纪的灵魂烙下印象。
参考书目:
Mason, Francis, I Remenber Balanchine:Recollection of the Ballet Master by Those Who Knew Him, New York, 1991
Foster, Susan Leigh, Reading Dancing:Bodies and subjects in Contemporary American Dance, 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 1986
Scholl, Tim, From Petipa to Balanchine:Classical Revival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Ballet, London, 1994
Taper, Bernard, Balanchine:A Biography, New York and London, 1974; revised edition, New York, 1984
文字|邱馨慧 台北室内芭蕾制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