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立时代》里的陈湘琪造型仿奥黛莉赫本。(陈湘琪 提供)
跨台演出 跨台演出

严肃搞笑 轻松哭泣

从专注到放松的陈湘琪

台湾电影不景气,但是专业训练出身的陈湘琪仍然邀约不断,她谦称自己幸运、也常告诉自己:「态度放轻松,能力再低也要尽力。」

台湾电影不景气,但是专业训练出身的陈湘琪仍然邀约不断,她谦称自己幸运、也常告诉自己:「态度放轻松,能力再低也要尽力。」

剧场专业训练出身

奥黛莉赫本式的复古发型、剪裁合身的洋装,一对大眼睛由下往上四十五度角睇著你──她不是电影《罗马假期》的纯真公主,而是九〇年代台湾电影《独立时代》的广吿业上班女郞琪琪──当时才刚踏出校园的陈湘琪,九四年自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系毕业,主修表演。电影导演杨德昌那几年正在艺术学院任教,课堂上亮眼表现的学生,自然获得电影入镜的机会,而电影表演也成了陈湘琪日后事业的重心。

其实,早在八九年,杨德昌筹拍《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动用了大批艺术学院学生,陈湘琪就是其中一员,她同时担任场记与演员的工作。更早之前,她表演的舞台只是单纯的剧场,单纯的舞台训练让她开始累积表演经验。她回忆大一时,演出学校老师姚一苇的剧作《红鼻子》,「降龄」诠释十来岁、有情緖障碍的小女孩叶小珍,对于这个完全超出生活经验的角色,陈湘琪必须找到模仿的对象,建立角色的内在与形象,于是她去阳明山教养院,和院里有情緖障碍的儿童一起吃饭、玩耍。「我发现他们的世界很单纯,神情专注。有一个小朋友喜欢听收音机,平常并不活泼,可是一听见收音机传出声音,她就十分欣喜、陶醉,而一关掉收音机,她便发出惨烈的叫声,好像用尽全身的力量在抗议似的。」因此陈湘琪设定叶小珍活在单纯、梦一般的世界中,一旦这个梦幻世界受干扰,她会以最原始的方式表达不满,「这考验著我瞬间大哭的表演功力。」

「做一个演员得有观察生活细节的能力,就好像储蓄,在表演场上你要支领任何情感、形象,平常就得存下这些经验。」不论是舞台剧或电影表演,观察的功课不可不做,但是这两种领域的表演还是有相当差异的。

爱上电影表演

「电影表演要求的是自然风格,也比较纯粹、接近真实生活;舞台表演投射性强,重节奏感。但是有些美国电影演员节奏奇准,每一个动作转折的节点都设计过,我自己比较不喜欢这类表演方式,不过表演就是在寻找这种极度放大与含蓄节制之间的平衡点。」虽然不顶喜欢美式电影演法,去年却在偶然的机会下和美国女导演珠儿.吉尔佛伦合作电影《夏日情动》。能够参与演出经过一番周折,后来总算赴大陆扮演北京姑娘庆庆。谈起当初角色甄选时,制作单位向大陆、香港、台湾各地发出消息,制作助理由于看过《独立时代》,极力推荐导演去看当时陈湘琪的新片《河流》。导演看完片后马上安排陈湘琪试镜,试镜过程中,陈湘琪由于紧张念错不少台词而不自觉,一群外国人却笑翻了,她还很认真严肃地继续演。获得角色后,导演从她身上找寻灵感,角色就带有这种儍呼呼的性格。

中文说得极好的女导演与英文流利的陈湘琪,一遇到对角色意见不同时,「我会照她说的演一次,并且也把自己认为好的演一次,让导演选择。」争执的收场,女导演通常会对她说:「You are right!庆庆。」

相对于美国人拍摄电影时的专业效率,和导演蔡明亮合作,则又是一番不同的景况。「一般我合作过的导演,拍片时都盯著萤幕看演员的表现,蔡明亮则是直接面对面看著演员,他要求演员绝对诚实,展现出无杂质的纯粹感,不要一丝的作假。」虽然导演如此谨愼地检查每一个细节,但是并不会带给演员压迫感,因为「他让演员感觉温暖。安全感对演员来说相当重要,我不需要紧绷情绪,放松心情反而有更好的表现。」

异鄕开启视界

九四年拍完《独立时代》原本有接踵而来的电影邀约,大家都认为这是陈湘琪的大好机会,可是她却选择负笈纽约进修,结果课业结束回台湾,电影业却进入了空前的低潮期。「我不感到后悔,如果没去纽约,我不会像现在一样对自己的表演充满信心。」艺术学院教会她表演的技巧、表演时的专注,纽约的老师则教会她在舞台上放松。她想起大三那年,英国皇家剧团来台湾演出莎剧,从来没看过外国剧团演出的她,看完戏之后震慑得无法从座位上站起,她想将来无论如何都要出国去看看。

「在台湾,生活范围太窄小,出了国眼界也放开了。以前在台湾当学生战战兢兢,在纽约时,老师非常鼓励我们,我想自己横竖是个外国人,犯了错没人认识,于是放胆练习,慢慢练出信心。」而今回来虽然面临国内电影冰封期,然而像林正盛、蔡明亮等导演的新作都邀她演出,去年台北故事剧场的《春光进行曲》、将演出的《大家安静》也都由她主演,陈湘琪谦虚地认为这是幸运。「其实我常吿诉自己,态度放轻松,能力再低也要尽力。拍电影好像在作一件大家都觉得没希望的事,但是相对来说,再坏坏不过今朝,以后一定会比现在好一些。」

陈湘琪曾把电影表演比喩成一只猫,「因为神秘,不知道一个确定的方向,永远顺著自己最自然的状况走。」但是灵活适应环境也很重要,并不是每一个片场或排演场都可以有极佳的环境等待演员酝酿情緖、调整心情,尤其此时此地整个表演环境还待提升时,演员的弹性更是重要。

不论是《独立时代》中古典温婉的形象、或是《河流》中大胆的演出,陈湘琪在不断求新求变的表演中探索自己的能量。

(本刊编辑 蔡依云)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数位全阅览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