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雷默所安排的曲目是以近几年来他熟悉的现代音乐为主,包括格拉斯、舒尼特克、帕特、皮亚左拉、康雪利的作品,是他继「向皮亚左拉致敬」系列的巡回之后,最新的演奏安排。
基东.克雷默曁克雷默弦乐团
国家音乐厅
2月9、10日
一九八六年七月,在奥地利的布根高地(Bur-genland)一地,有一场音乐会进行中,台上的表演者挤眉弄眼,顽皮地耍弄著手中的乐器,台下的观众则嬉闹笑骂,不断地拍手跺脚又大声叫好。
这不是街头艺人的表演,也不是愚人节音乐会,而是柴科夫斯基大赛首奖得主基东.克雷默(Gidon Kremer)和他的朋友们,年年在此举办的「洛肯豪斯音乐节」(Lockenhaus)。
克雷默一九四七年出生于拉脱维亚首都里加(Riga),父亲与祖父皆为小提琴家。克雷默七岁时开始接受正式音乐教育,十六岁时赢得拉脱维亚共和国比赛首奖,之后进入莫斯科音乐院跟随大师大卫.欧依斯特拉夫(David Ois-trakh)学习。在莫斯科音乐院时期,克雷默屡屡得到许多小提琴比赛奖项,如依丽莎白音乐大赛、帕格尼尼大赛、法兰克福音乐奖等。而叫他声名大噪的,是一九七〇年得到的柴科夫斯基音乐大赛冠军,从此快速跃升至西方乐坛。
现代音乐舞台──洛肯豪斯音乐节
克雷默的音乐路一开始和大部分的演奏家一样,早期他也录制许多经典的传统曲目,如一系列在DG灌录的小提琴协奏曲,及与钢琴家阿格丽希合作的小提琴奏鸣曲,数量都不少。但克雷默被称为现代音乐伟大的开路先锋,则是以洛肯豪斯音乐节最具代表性。
自一九八一年起,克雷默每年均亲自邀请许多音乐家,于奥地利洛肯豪斯音乐节中演出,如知名钢琴家阿格丽希、大提琴家麦斯基、包罗定弦乐四重奏等皆在列。音乐会曲目也都由他亲自挑选,原本以室内乐演奏为主,后来却成为向世人介绍现代音乐的大舞台。舒尼特克(Alfred Schnittke, 1934-1998)、帕特(Arvo Pärt, 1935-)、古白杜琳娜(Sofia Gubaidulina)等当代作曲家的作品许多都在此音乐节中首演。一九八六及一九八九年,洛肯豪斯的朋友们也曾到台湾演出。
ECM出版了五张此音乐节的录音;Philips也曾出版过一套十一辑的现场录音,现已绝版,但仍可以找得到精选安可曲目的《洛肯豪斯的朋友们》专辑,精采的传统及现代作品经过改编,结合许多不同的音乐分子,探戈、舞曲、流行音乐或民谣都进入巴赫、克赖斯勒的世界里。这就是克雷默,喜欢和朋友们「玩」音乐,听过这张专辑,您绝对会相信克雷默对音乐深厚的情感,及在音乐世界中悠游自如的态度。
克雷默四重奏与皮亚左拉探戈音乐
继洛肯豪斯音乐节之后,克雷默的新举是改编皮亚左拉(Astor Piazzola)的探戈音乐。据克雷默自述,他在一场演奏会中初次听到皮亚左拉的音乐时,深受感动,觉得这样一个来自遥远异地的音乐,竟能如此贴近他的灵魂。事实上,皮亚左拉已是一位改编高手,他的所有创作都取材自流行于阿根廷酒馆或妓院的探戈舞曲,将原本草根性极强的节奏音乐改编成精致的、具艺术性的旋律音乐。克雷默接收了这样一种改良过的探戈音乐,更加上本身的改编,成了他系列专辑和全球演出的主题。相较于皮亚左拉对探戈音乐艺术层次的提升,克雷默的探戈更加贴近古典,优美精致的风格几乎已寻不到舞曲的节奏性,但其中抒发的情感却足以令听者感动落泪。
一九九六年起,克雷默组成了一个称为「克雷默四重奏」(Gidon Kremer Quartet)的团体巡回世界专门演奏皮亚左拉的音乐,并灌录了两张探戈精选辑(华纳出版),除了小提琴由他自己担任之外,其他成员为新式手风琴手葛罗尔维根(P. Glorvigen)、钢琴手沙哈洛夫(V. Sakharov)、低音提琴手包许(A. Posch)。这个团体也曾于九六年九月来到台湾表演。前两年探戈音乐风行一时,电影配乐、古典或跨界的艺人都纷纷推出探戈专辑,但克雷默可不是赶潮流,他早在一九九五年,便在洛肯豪斯音乐节中安排了皮亚左拉的曲目,并有计划地改编乐曲,可以说这一波探戈热,还是克雷默所点燃的。
即使是大众耳熟能详的探戈,克雷默也不会让它流俗,他曾结合舞者与这套探戈音乐共同演出,使得观众不仅听到新的探戈音乐,还附带看到了新的探戈舞法。巡回世界时,克雷默则在演奏场地的灯光效果下工夫,利用冷冽的蓝紫色灯光,随著乐曲变化,使听众经由听觉及视觉的同时接收,更强烈地感受他要表达的心灵历程。
远离.儿时.故鄕──东欧音乐系列
在演奏皮亚左拉的同时,克雷默又将焦点放在东欧的现代音乐,灌录了三张系列专辑(华纳出版),分别是《儿时印象》──收录罗马尼亚作曲家安奈斯库(G. Eenescu, 1881-1955)等东欧作品;《来自故鄕》──收录来自克雷默的故鄕波罗的海,包括一共七位作曲家的作品;以及《远离苏联》──收录舒尼特克、斯特拉温斯基及卢里耶(Arthur Lourie, 1892-1966)的作品。
《儿时印象》中三位作曲家分别来自罗马尼亚(安奈斯库)、捷克(舒霍夫E. Schulhoff)及匈牙利(巴尔托克),音乐中斯拉夫民族风格的节奏感和淡淡的哀愁味道贯穿整张专辑。《来自故鄕》中的七个作曲家包括了较常在克雷默的演奏会中出现的爱沙尼亚籍作曲家帕特、立陶宛著名作曲家德瓦里奥纳斯(B. Dvar-ionas, 1904-1972)等。这张专辑风格具有浓重的北欧风味,和另外两张专辑大异其趣,这或许是由于波罗的海的地缘关系。《远离苏联》巧的是三位作曲家都来自苏联,却又远离苏联,由相同际遇的克雷默来诠释,异中求同的风味及对苏联的复杂情感,在音乐中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得到。
克雷默弦乐团的世界巡回
克雷默身为现代音乐的先锋,对于音乐的敏感度及喜好总走在潮流面前,更由于他对室内乐形式的爱好,使他在一九九七年二月,五十岁生日的时候成立了「克雷默弦乐团」(KREMERata BALTICA)。这个新成立的团体平均年龄才二十二岁,成员皆是波罗的海附近各小国如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挑选出的菁英份子。克雷默此举除显示对提拔故鄕后进的企图之外,也让他自己在安排曲目上有更多的空间。一九九七至一九九八年,克雷默带领此乐团巡回世界各地,是他继「向皮亚左拉致敬」系列的巡回之后,最新的演奏安排,并将于本月来到台湾演出。
这一次,克雷默所安排的曲目还是以近几年来他熟悉的现代音乐为主,包括格拉斯(Philip Glass,)、舒尼特克、帕特、皮亚左拉、康雪利(Gija Kantscheli)的作品。値得一提的是,和克雷默具有深厚交情的俄国作曲家舒尼特克,甫于去年过世,这位廿世纪音乐大师曾为克雷默量身订做许多作品,如与贝许梅及罗斯托波维奇合作的三重协奏曲、第二及第三号小提琴协奏曲等。舒尼特克对现代音乐的贡献已盖棺论定,但克雷默将舒尼特克的音乐介绍到西欧世界,其功劳更是不可抹灭。对于好友久病辞世,我们还无法知道克雷默心中做何感想,或许可在此次演奏的舒尼特克作品中听到蛛丝马迹。
克雷默这次还是带来了两首皮亚左拉的音乐,但与一九九六年来台的曲目并无重复。《探戈芭蕾》创作于一九六九年,是受舞蹈创作者阿莱斯委托而作;《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四季》四个乐章分别创作于一九六五年至一九七〇年,这一次克雷默很有创意地将皮亚左拉这套阿根廷首都的四季,结合韦瓦第义大利式的四季,两种截然不同的音乐如何融为一体?値得拭目以待。
文字|吕家玢 音乐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