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住家改装的剧场空间,唯一的不足是高度偏低。(南风剧团 提供)
游艺场 ART SPECE 游艺场

伺伏在港都文化生活底层的潜潮暗涌

南风文化底层

这是一个处于地下室,结合了剧团、表演厅、排练室、视听室、展览厅与交谊厅等功能的剧场空间,一则因为地理位置的座标联想,二则冀愿南方文化深植的企求,这个剧场的名字就叫做「南风文化底层」。

这是一个处于地下室,结合了剧团、表演厅、排练室、视听室、展览厅与交谊厅等功能的剧场空间,一则因为地理位置的座标联想,二则冀愿南方文化深植的企求,这个剧场的名字就叫做「南风文化底层」。

一处位在高雄市中正二路彩虹公园旁宁静住宅区的地下室空间,若不是墙边的旗幡标志著一处特殊的所在,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忽略了她。特别是当楼上的幼儿园搬迁之后,连唯一的俯式照明灯都给无情断援之下,夜晚逼近开演时分,连旧雨都得倚赖熟悉的砖道与敏捷的脚劲引领;更遑论新知,著实就得靠著半摸黑的寻寻觅觅,方得其门而入。这与离该剧场步程仅约五分钟、灯火灿烂的中正文化中心至德堂、至善厅两大剧场场地相较,这处潜伏在楼群地底之下的小剧场,似乎显得有那么点挑衅且伺机而动的况味。

身心渴望的归属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对于剧场人而言,拥有属于自己的活动场地与团址意味著实践梦想的第一步;然而,拥有一个剧场则象征著梦想的无限延伸;当然,一不小心,也可能成为「梦魇」的无限繁殖。从江都街的旧址迁移至此三年,回忆建构出这个场域的一砖一瓦与点点滴滴时,该场地的负责人、亦即「南风剧团」的团长陈姿仰不免感触良多:「『南风』发展到某一程度之后,团员长期地没有归属感、排练场地不定导致凝聚力分散等,在在迫使我们强烈地渴望一个真正的家。」面对剧团生命阶段性的转折,在「扩张」与「无疾而终」之间,性喜冒险的女主人选择了前者的挑战。

于是,在当时资金并非优渥的条件下,透过卓明居中介绍了地点,再寻求从事空间设计工作的友人协助规划,并加上剧团成员给予因应剧场空间特殊需求的技术建议,如此众志成城、「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多重协助与脑力激荡下,一处结合剧团、表演厅、排练室、视听室、展览厅与交谊厅等功能的剧场于焉诞生。而一则是因为地理位置的座标联想,二则冀愿南方文化深植的企求,「南风文化底层」之名也就从而确定。

从一楼完全开放式的入口拾级而下的半室内空间,可以发现该设计在色、材的选择上,采用了以赭灰为基调相间的规则砖面与造型简单的空心砖作为区隔,并随著阶梯的动线置放了许多矮树与蕨类、黄金葛等浓绿植物;灰褐红绿之间,充分将南台湾特有的亚热带风情表现无遗。另一方面,依据环保回收的创造概念,从阶梯扶手下方的支撑结构、地下室庭院交谊厅的天花板,乃至于悬挂在玻璃门上方刻划著「南风文化底层」的额匾,也都镶崁拼贴了大量类似经二度使用的钢骨铁板;经由空气的氧化作用与时间的洗炼,锈铁的褐赭竟流泄出另一番独特的「地下风情」。如此种种硬体设施外观的细部装点,不但呈现港都边陲能量与爆发力再生的有趣效果,也体现了小剧场一贯求变的精神与实验的风格。

为因应目前该剧场的整体经营运作中,所采取的会员招纳与对外租借的双重方式,视听室的使用乃符合目前剧团成员与一百二十多位会员开会与借阅的需求。原希望能充分配合演出的展览厅,目前的使用量不如预期的频繁,是一可惜之处。而扣除掉行政办公室、表演厅、排练室、视听室与展览厅外的完全室内空间,如廊道、转角处等整片墙面,多被用来置放藏书、录音带、录影带等资料;如此以后天的设计减少空间先天上的限制,皆可以想见经营者的体贴与用心。

该剧场的重点区域表演厅,则在可被灵活运用的思考前提之下,六十坪大的表演空间中,仅见十五块长方形基本平台架设起观众席的位置,以期尽可能毫无长物地呈现小型表演场域的原始风貌,以符合各类型演出风格的需求。而舞台区左上方处的排练室,在演出时即又转换成可容纳约十人的换装、化妆室,并自然地成为演工作人员上下场的出入口、与对外联系的转接站。

陈姿仰自承该场地的最大问题,就是挑高不够。曾经在该剧场中设计作品的专业舞台、灯光设计师傅寯就表示:「该剧场表演厅的观众席与舞台的关系位置,看似以镜框式舞台(proscenium stage)的方向来思考,但因建筑物本身的限制,地下室剧场3.3米的高度明显不足,因此可能造成演出时『剧场幻觉』营造上的吃力。」不过傅寯亦强调这似乎也是所有小型剧场,特别是从一般住家重新规划改变后的演艺空间中皆会存在的一种宿命。如果创作者能运用其空间既有的特质优势,还是能够发挥极高的创意与实验精神。

非常人味的自由空间

说到南风的特色,剧团执行长方惠美深感骄傲地说:「我们希望营造的是一个很有『人味』的自由空间。」这样的期许,可能不难从一踏入剧场,正在为怎么好像如入无人之境而纳闷的时候,只见一位或两位剧场行政人员趿著拖鞋从里头走出来,一两句简单的寒暄问候之后,就任由你想在院子里呆坐多久就多久,或是想在走廊翻阅杂志书籍也可以;绝不会像在一些商业场所,周遭随时有人来询问你是否需要帮忙之外,还附带好几双眼睛盯著你看的那般不自在。

「南风文化底层」以一个私人剧团所在,却提供了高雄、甚至高雄以外剧场人一处长期运用的公共演艺空间,在现今普遍欠缺表演场地的剧场人(尤其是高雄剧场人)心中,无异显得意义深刻且非凡。

 

特约撰述|方静琦  

艺术家请回答-吴珮菁广告图片
评论与回响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