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音乐聆听的品质要求,曹永坤花了十年的时间耕耘自己的家庭聆听室;由于完善的硬体及主人的专业素养,曹永坤的家中吸引许多音乐作曲者及演奏者前来表演,前来享「乐」的朋友常常坐满二、三楼的楼梯、甚至占领饭厅。
沿著台北中山北路旁的山路蜿蜒而上,攀坡而行,有几栋看起来「气度相当谦卑」的大户人家。不像仁爱或敦化南路一带「理直气壮」的豪宅,曹永坤的三层寓楼,不在乎岁月的斑驳,安然地在山边当一处主人心中的音乐桃花源。
曹永坤耗费大半人生追寻音乐和音响的艺术。对于一些听说过这位台湾乐评家的年轻人而言,曹永坤的风范、学问与处事行径,简直就像目前这个资讯快速、消费泛滥Y世代社会中的一则传奇。
爱知其所爱的执著
基于对音乐聆听的品质要求,曹永坤花了十年时间,慢慢耕耘自己家庭聆听室的理想。一般台湾家庭流行复杂多元的隔间,而曹永坤为了寻找宽敞高大的简便住屋,花了不少时间寻觅合适的地点;此外,基于噪音环保的标准,他经过朋友引荐,终于找到专业的冷气规划公司,完成严格的室温调整与隔音要求,随时保持室内百分之三十的空气调节。最后他聘雇国内专业的音响规划厂商,以两个月的时间测试环绕音响和残响效果,终于将一楼的客厅,转变为一流的家庭聆听室。
进入聆听室的大门,厚重的材质足以媲美国家音乐厅的标准;周围的窗户,也都加装双层玻璃,避免音响干扰。每一面墙,除了贴置吸音棉,也都分层装满了国内外的音乐CD和唱片,数都数不完。即使CD数量惊人,收藏罕见,曹永坤还是要耐著性子,根据乐器、编制将一张张CD分门别类。这数万张的CD唱片,就是他多年的积蓄与珍藏,其中显现的不只是一个乐迷的执著与好奇,其实还有「爱知其所爱」的筛选原则。经典演出与历史录音自然在曹永坤的收藏之列,而作曲家自创自演的作品,与录音史上极具突破性,和深具当时时代意义的纪录,也是曹永坤猎藏的对象。
停顿与留白,等于多元与包容
聆听室的后方两侧,有两具几乎像是曹永坤幻想出来的水泥墙号角,中央深处装了一组超低音音响,负责传递四十五赫兹以下的声音,配合前方堪称为聆听室座标的两座中高音环绕音响,塑造声音的空间感和立体亮度。处于这么一个理想的聆听室内,透过现代科技的帮助,曹永坤可以随著个人喜好,立刻唤召任何一位音乐家来跟前演奏。凭著多年来评赏音乐的心得,曹永坤相当淸楚一个人在聆听室里听音乐的孤独,以及当下难得和不同的感动;于是他借此训练自己「批评」(critical)音乐的学养,与严苛的评赏态度。
曹永坤所练就一流的音响知识,也深深融贯在他周遭的生活里。曹永坤认为,一支乐曲的停顿,就像国画里的留白,当你保持安静,就能包容更多不同的声音。所以一般人在热闹的宴会中,反而会听不见对方在说些什么。也许是老而圆融的心境,搭配他对音响品质的要求,曹永坤非常了解家庭聆听室的多元化和人性化;而他多年收藏的骨董与绘画,甚至模型,都成了这个聆听室里塑造音响反射的道具。
聆听室每面壁墙中央的橱柜里,放置著他周游列国购置的雕塑品,或是在法国买的农庄模型;橱柜上方则挂著亲友赠送或自己添置的图画。熟悉音响原理的人都知道,不规则的反射板,才是理想的声音扩散板。曹永坤不喜欢生硬喧闹的音质,他硬是把骨董门或骨董箱子拆了开来,用来当作橱柜或者门把;他说骨董门上的雕刻设计,最有利于反射与通气。他不追求世俗人间的金钱价値,反将所谓的骨董用为塑造抽象美感的工具。因此当你抱持著敬畏的心情拉开骨董橱柜门,却赫然发现里面的现代视听装置,或是冷气风管,人一下子迷失了时空,甚至会狐疑究竟曹永坤把真正的「宝物」藏在哪里。
分享与拥有,无入不自得
当初聆听室完成声学量测报吿,曹永坤参考客观的数据,来调整聆听室的座位、地毯与屛风等设备的摆置;后来,他找来一些朋友试听,作为最后摆设的决定,因而无论以任何姿势聆听音乐,都会是最理想的享受。曹永坤说,只有在音乐厅里跟同好朋友一起欣赏现场演奏的音乐,才能领受集体催化下音乐艺术的感染力;所以即使曹永坤花了许多心血装潢这座私人聆听室,然而他最后的目的,仍旧在于「与人共享」的原则,真的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聆听室里除了CD唱片多不胜数外,一楼和二楼的主要空间,都摆满了「欢迎光临」的座椅;叫人很难拒绝这些座椅的魅惑,不由自主地放松接受现场音乐的感染力。二楼双钢琴的演奏空间,完全不同于一楼火辣辣的视听享受;曹永坤开玩笑说,自己办的家庭音乐演奏采取的是「老鼠会会员制」,前来参加的朋友一个拉一个,有时候甚至还会坐满二、三楼间的楼梯。为了听众舒适方便,曹永坤还让出饭厅,把饭厅布置成「包厢」,并且还设置点心餐桌,以尽地主之谊。或许就是共享对音乐的热爱和坚持,在曹永坤家里的音乐演奏会,不论听众或表演者,总能融洽地相互交流,甚至在会后沟通谈天,变成如「演奏讲说」(Lecture Per-formance)的演出形式。
不但名作曲家许常惠曾在曹永坤家里发表作品,中外钢琴家如魏乐富和来自巴西的Chris-tina Ortiz也都曾在这里做过小型表演。虽然没有严格的评审筛选,但所有志愿来此表演的年轻演奏家,无不战战兢兢;至少也难以抗拒曹永坤这两架分别来自义大利和德国超长型钢琴的吸引力。
曹永坤日复一日追求想像的边际,满足自己对科技的好奇,在音乐热情的引领下,和经年累月的知识薰陶,他早已成了一本音乐与音响的活字典,正等著有缘的年轻爱乐者去发掘。别人的家,或许是隐密和休息的小窝,不过曹永坤的这间聆听室,反倒是共享与共赏的音乐桃花源呢。
文字|傅裕惠 剧场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