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
-
特别企画 Feature 剧场新偶像
台湾剧场小天后─徐堰铃
今年初台新奖的年度评选入围会议上,徐堰铃成为无法让评审们不注意的名字,不只是演出量大,而且各种角色都有,从屏风表演班《女儿红》的客家婆婆到几米《地下铁》里的企鹅,每一次出现,都在舞台上成为亮眼的焦点。
-
艺号人物 People 「艺术」与「修行」孰轻孰重?
赖声川与修行
赖声川跟佛法修行的渊源很深,从学生时代就开始接触藏传佛教,他跟家人也都浸淫在宗教的心灵修持中。 采访进行的当下,赖声川的大女儿赖梵耘正在印度修行,赖声川每天要跟她通电话,关心女儿做了甚么样关于生命的功课。约访的前一个礼拜,赖声川的妻子丁乃竺也开始闭关,这是他们很早以前就安排好的心灵活动。 于是每天早晨赖声川起床后,在厨房做了早点,送到起居室楼上的工作间陪丁乃竺吃早餐,跟她聊聊每天领悟的心得。「我每天偷偷地把我太太的修行心得记录下来,要等她出关了再给她看,」赖声川露出了喜悦的笑容侃侃谈著夫妻共同的心灵成长。 赖声川也透露了最近妻子丁乃竺的大姊往生的过程,给他的人生体验带来的影响。我才猛然惊觉赖声川家里其实有一个简单素雅的灵堂,奠祭著刚过世不久的亲人,一切却显得那样平静祥和,似乎亲人的过世并没有扰乱了这个灵修家庭平静的生活。 丁乃竺的大姊同样也虔心修行,一个人在美国奥勒冈州的小木屋闭关了十四年,沉浸在全然的孤独当中。过年前夕她回到台北,住在赖声川和妻子的家中;有一天她说要好好睡一觉,就在睡梦中平静地离世。赖声川说到这段过程,语气中透著一种孺慕,也带著一种对于崇高修行境界的向往。 世界 在创作的低潮 艺术与修行已经成为赖声川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以前的赖声川会去想,到底「艺术」与「修行」孰轻孰重?二十多岁的时候他坚决认为艺术最大,因为让「内在」更丰富也是为了让「作品」更丰富。现在他的看法则颠倒过来,认为「作品」只是一种外在的呈现,可有可无,重点还是在内心的「修行」。「如果有一天我不再做戏剧了,其实观众应该为我感到高兴!」赖声川平静地谈论他的修行与生活。 处在尘世的纷扰与灵修的沉静之间,赖声川以往总是很小心,很少把自己修行的感想跟心得放进戏剧中,但是对于个人在生命历程中的处境,关怀却是始终没变过。二○○○年的作品《如梦之梦》,是一个重要的转捩点,赖声川终于将他对人文的关怀及宗教哲理的思考融合,在七个多小时的演出中找到一个与观众沟通的介面,原先担心长度、题材会与观众产生疏离,最后这些顾虑都因为演出的成功而一扫而空,赖声川对于这方面尝试的信心也因而增加。 说到这几年的戏剧创作
-
十周年专题
十周年专题 表艺X档案
关于《表演艺术》杂志社生于一九九二年十月住在国立中正文化中心国家音乐厅地下一楼B153室(这地方,原是设计用来当员工餐厅的)今年十岁啰! 一路走来到底是谁陪著它长大呢?它又旅行过那些地方呢? 这些都是属于《表演艺术》的回忆欢迎关心《表演艺术》的你与我们一同分享
-
艺史探索
暗室里的拼图游戏
舞蹈史料保存工作的目的在于:组织、照料这些记录了「一群人如何聚在一起创作出一个作品」、「一个作品的创作、演出」以及「关于作品的评论和回响」的文献。因此,所有留下来的记录,都应该是能够反映出一个作品各个面向的文献,不只是海报、节目单,甚至包括财务运作、合约和组织管理等等。也就是说,这些文献应该能告诉别人「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在哪里用什么方式做了什么」。
-
十周年专题
星星依然闪耀 胡耀恒
作风平易近人,对各种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心的胡耀恒,在被问及当初为什么要创立《表演艺术》杂志时表示:「在去两厅院工作之前,我和一群在学校教书,对表演艺术很关心的朋友,就很希望有这样一本杂志,可以代表台湾。后来因缘际会到了两厅院工作,一方面有机构本身的需要,而正好黄碧端副主任是这方面的高手,于是就请她正式规划版面、选定人事并付诸实行。」 如意算盘 首开风气之先,胡耀恒在主任任内,邀请了维也纳、慕尼黑交响乐团,并举办「世界戏剧节」,考量国内了解这些团体与节目的观众也许不多,需要专业的深入介绍,杂志正可以与节目相辅相成。胡耀恒也强调,这本杂志从一开始就设定是要写给广大的群众看,绝不是一本同仁杂志,他的理想是,在一个节目推出前两三个月就开始在杂志上介绍,引起大众的兴趣,进而买票到两厅院看表演,达到提升文化水准的目的。缘此,胡耀恒笑说发行《表演艺术》是个彻头彻尾的「如意算盘」。 回忆起往事,胡耀恒戏称当初到两厅院工作可说是「错误的一大步」,当时他正奉派到欧洲考察,旅行到希腊正计划学希腊文,接到教育部越洋电话邀请担任两厅院主任,改变了原先的生涯规画。上任不到三个月,就碰到层出不穷的状况,包括玛莎.葛兰姆舞团访台的当机事件,第二天成为报纸头条,他记得当时因为断电,大家点著蜡烛连夜抢修,等修好之后,他走出国家剧院,看见星星,不禁想起了但丁的《神曲》。《神曲》分为〈炼狱〉、〈净界〉、〈天堂〉三部,描述人生三种不同境界,每部内容虽不同,最后一句却都是「而星星仍在闪耀」,胡耀恒说,那时他就相信国家剧院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父子连手 卸任后,胡耀恒回台大教书,成立了戏剧系所,多年来的遗憾之一,是戏剧仍未与台湾人的生活紧密结合,而一个真正可以反映台湾人民思想、忧患与梦的剧本也尙未出现,他期待看到一个像爱尔兰剧作家约翰.辛(John M. Synge)般的作者。 目前,退而不休的胡耀恒应邀为《中央日报》编英文版,儿子正在加州攻读古典文学博士,主修希腊文,父子俩还合译已出版的《伊底帕斯王》以及即将出版的《戴神》名剧,当年未完成的学希腊文的梦想,已然实现。 特约采访|依莎朵拉
-
十周年专题
温柔但坚定的创刊总编辑 黄碧端
《表演艺术》的同仁都称我们当时的总编辑黄碧端教授为黄老师,而不是黄副主任或黄总编辑。她只承担了第一年的创刊总编重任,经过这么多年,她的头衔又有了司长、校长等等,但见了面我们还是习惯于亲切地称她黄老师。 身材娇小、说话音量低柔,初次见到黄老师的人,总是很难将眼前的她与报端那位笔锋犀利的专栏作者「黄碧端」联想在一起。但是,她深邃明亮、仿佛在一秒钟内就可以把人看穿的眼神,又不由得让人打从心底产生敬畏。而如果见到她的人又有机会与她谈话,她思路清晰、说理分明、温柔但坚定的语气总让人很容易就被她说服,同意了她的观点。 也许就是这样的个性特质,让黄老师在十年前担任两厅院副主任的职位时,义无反顾地接下《表演艺术》杂志总编辑的工作,与当时的胡耀恒主任一起扛起杂志的催生与延续的重担。 新杂志的创刊工作,可以说是千头万绪,理也理不清。对内,黄老师要负责规划杂志的未来方针、定位、风格,寻觅及聘任杂志的编辑人员;对外,则要面对来自各方「为什么要用政府的钱办一本市场规模这么有限的杂志」的质疑。很多人认为这样的刊物至少要一年筹备,黄老师八月一日才到两厅院上任,而杂志的试刊号预计在九月底出版;她只给自己两个月时间!当人员大致到齐,召开第一次编辑会议时,已经过八月中,可以想见当时所有人面对剩余不多的时间时所面临的是多么庞大的压力。黄老师无疑是我们当中最辛苦的人,当觉得稿件内容不够吸引人时,她往往亲自下笔润稿或重写;找来撰写专栏的作者一定是够份量的专家,这当然得由她亲自打电话邀约;杂志的封面设计与版型定稿,在她的要求下不知重新来过多少次;而每一篇稿件的每一个字,她都亲自读过,当然也用红笔润饰过;可是,别忘了,她当时是两厅院的副主任,每天有开不完的会议等著她去主持! 虽然压力如此沉重,但是,老师总是用她一贯的温和的态度面对所有的事。在试刊号的编辑过程中,印象中唯一一次让老师真的动了肝火的情形是,打字行(当时都还是手写稿,必须先发电脑打字)与美术编辑及执行编辑缺乏配合经验,不知何故三校稿中竟然重复出现一校或二校稿中已校出的错误,简直令人抓狂!另外,遍寻不著好照片也是当时让老师与编辑们伤透脑筋的事,为此,老师还在第二期杂志的编辑室报告中撰写了一篇名为「纪录就是历史」的文章,呼吁所有的表演艺术工作者重视以专业
-
十周年专题
快意恩仇的幕后功臣 童乃嘉
在杂志十年的成长岁月中,有个隐身幕后、综理社务七年余的功臣童乃嘉,杂志版权页上的职称是社务委员兼任副社长,工作伙伴则称呼她童姐。童姐爱猫无人不知,她的笑声,更是一绝。 与猫相遇 很多人第一次走进位在国家音乐厅地下一楼的《表演艺术》杂志社,多半会对编辑小小声地说出「你们办公室好像寒冰洞啊!」因为一年到头的冷房空调,以及空间中回荡的古典音乐,仿佛在附和著「表演艺术真是莫测高深」这样的刻板印象;直到远望走道尽头那盏立灯所发出的暖黄亮光,诱惑你走近童姐的办公区,接著你会讶异于眼前所见──蓝黄相间的猫画、白胖圆滚的猫偶、沙发椅上躺著猫枕、桌上的猫纸枕、猫图印杯盘满室的猫儿咧嘴向来客傻笑著──宛如一座戏耍慵懒的猫天堂。 这些猫儿的「本尊」芳名希芭,养在童姐的山居小窝。童姐回忆当年希芭来访,还不确知是有主走失或是本就只身流浪,在门外守候,去而复返,在朋友的劝诱之下,本不打算养猫的她才弃守收留。人生际会因缘奇妙,如同希芭的出现,原为社务委员的童姐,一九九五年兼任副社长一职,对她而言也是不在生命规画中的天外之笔。 同戏结缘 在两厅院创立初期即进入这「深宅大院」工作,童姐戏称自己几乎周游历任各单位,原只全心企划制作表演节目,压根没想过碰出版。掌理杂志社,她有意识地放手将编务全权交由主编负责,不论是专题内容或作者邀稿一律不干预,自许是编辑台的后盾,她要尽力提供的是行政支援、危机警示、突发状况的救急,简言之,一个无后顾之忧的环境。 但这个天外之笔来得并非无迹可循。追溯起来,小学时代就跟同学合编漫画、中学写小说(童姐笑说自己都是写些像《简爱》、《咆哮山庄》之类的爱情伦理大悲剧)、五专编校刊(还在校刊上发表自己翻译的爱伦坡作品),这些存在血脉深处的创作欲,延续到后来出国深造时,选择专攻亚洲剧场艺术主修剧场导演;而之所以是剧场,童年听闻的戏曲、风靡一时的《梁祝》,让她对「传统的」、「古装的」粉墨艺术备感亲切与喜爱,当然,这其中还有个楔子,要不是当年夏威夷大学到堪萨斯巡演歌舞伎,让她一见倾心、「像是芝麻开了门」的话,或许她会随一般人对女性的期望那样教书从商去了。 随著世俗期望选择人生
-
十周年专题
奔跑的狮子 林静芸
一直觉得夏宇的诗句:「你不觉得她/她很适合早上吗/你不觉得她很适合/譬如说/奔跑」,很适合用来介绍林静芸。因为她从第四期加入《表演艺术》起,陪我们奔跑过近百期;另外,据说她每朝游泳,偶尔玩大提琴,确实适合优优雅雅,早上来到。 许多人不知道,林静芸历经几家艺文媒体主编,以为该是新闻专业出身,然而她可是扎扎实实「学音乐的」。文藻法文科毕业后在美国著名的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拿到钢琴演奏学士。哪里知道方出校门,弹钢琴的手不愼受伤,哭哭啼啼一个暑假后,林静芸被福茂唱片相中,担任旗下《音乐月刊》(原《罐头音乐》杂志)主编,据说「那个年代」的艺文记者(如中时的黄寤兰)都记得那位记者会现场常以「流利英语」发问的音乐系女孩,而笔者记忆所及,音乐科班插手新闻领域,林静芸也算是先锋。 林静芸现职为《自由时报》艺文版主编,已属于本杂志「退除役官兵」级的元老人物,她主编《表演艺术》长达九年的革命情谊,几乎同杂志画上等号。同事间流传一个笑话,找不到照片问前任编辑,找不到前任编辑,问林静芸就对了。 九二年从英国留学回台之后,林静芸说她是「一写完论文,就打电话跟黄碧端(时任两厅院副主任兼《表演艺术》总编辑)报到。」当时杂志正値草创,一切都在兵荒马乱的阶段,编辑没天没日的工作,在杂志社打地舖也是常有的事。甫接下主编的林静芸开始察觉整个编辑流程有问题,她将原本比较接近编辑「书籍」的人员配置重组,继而画分「戏剧/戏曲/音乐/舞蹈」等专业领域,让每个编辑有独立负责的区域;换句话说,在「表演艺术」的大架构底下,林静芸希望个别编辑扮演该领域类似「主编」或者「责任编辑」的角色。而这样的编辑思考也一直沿用至今,是许多人认定《表演艺术》尊重艺术专业的最好说明。 《表演艺术》多次获得金鼎奖肯定,并且历经几番两厅院人事更迭,依然获得支持与尊重,林静芸数度有感而发的表示「我想当初这批人坚持不走机关刊物、坚持上架销售,如今看起来显然是对的。」在许多人的努力之下,这个杂志「有意识地」将个人色彩降到最低,它没有艺术人专断的一家之言,并且作为一个独立运作的媒体,它并不自限以两厅院节目为唯一报导对象,林静芸认为这样的做法等于「帮杂志社找到了一个比较广泛的民意支持。」即使转任报界,她仍
-
音乐
「鼓动」新声,却鼓不起音乐人的热情
能为作曲比赛的作品举行演奏会,是连在欧洲各个现代音乐大国亦属于珍贵的事情,尤其是乐器庞杂演出成本又高的打击乐合奏。然而综观这两届击乐创作比赛,第一届三十多人报名,实际交稿参赛十多件。本届报名人数减半,只有九件实际在截稿之前交出作品,显示作曲界本身对于这个比赛的不重视,不知把握珍惜如此可贵的机会跟经验。
-
音乐
冷静无情,驾驭马勒的「庞然巨物」
简文彬处理第六号的幽暗面,刺激而无怜悯之意,冷静如金属的色泽,甚至有著撕裂的快感。他带著这股无情与化繁御简,即使到了第四乐章,乐团有如进入延长赛的足球队出现疲态,但他仍维持了乐曲的形貌不至松溃,直到定音鼓击出所谓「命运的打击」,才得以善终此曲。
-
音乐
在万花筒般曲目中游刃有余
他演奏德布西的前奏曲时,我们可以察觉到阿波罗与戴奥尼索斯(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的共存,但是当他演奏葛利格的奏鸣曲以及萧邦波兰舞曲时,这种处理显然不像演奏德布西或是梅湘作品时那样清晰生动地被传达出来,反而像是酒神巴库斯(Bacchaus)因为喝多了而随性演奏。
-
剧场思考
「当代」急惊风遇上「传统」慢郎中
在《金刚心》中,通过身体所传达的动作与声音,都像是修行者必须在极度压抑的禁欲主义之下,展现出一种刻苦锻炼的精神性,甚而套用了一些文化符号,来渲染这一精神锻錬的刻苦性。然而,「鬼太鼓」的年轻人并不从日本的神道教义中探求生命真理,但他们用中国古筝与日本太鼓或三弦琴对话,体现了跨文化所拓延出来的新生疆域是无边无际的。
-
专题
入座听赏新艺族
台湾表演艺术的观众,无疑地,一直都是以年轻人为主力;但随著时间的流转与政经环境的变化,年轻一辈的文化消费族群,也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异/艺」类面貌。 他们可能是有钱有闲,努力维持艺文嗜好的旅行世代; 他们可能是聆听小众音乐,坚持独特品味的台湾BOBO; 他们可能是沉醉于雅致昆腔,带动昆曲复兴的年轻戏迷; 是什么样的时空因素造就了这样多款的新「艺」族?且让我们在此略说一二──
-
专题
「学生没有摸索的义务」
完整体系的建立非常辛苦,可是却是戏剧教育不可或缺的根基。李国修抱持绵密扎实的坚持,一步一步地从戏剧认识观开始扎根,为的就是要让学子省去盲目摸索的时间。
-
戏曲
遥望长安,情归何处?
放下文人含蓄身段,直接诉诸地方戏的大胆写实,善用了歌仔戏「谈情说爱」的本领,让宫廷爱情变得「有血有目屎」,有体温、呼吸,煽情得恰到好处,是此次《长生殿》从昆剧改编为歌仔戏调适得最成功的地方。
-
剧场思考
变身求精致,何苦独爱京味?
从京剧跨行到歌仔戏的导演,擅长用京剧形式的「尪仔架」,结构歌仔戏相形之下显得「粗」的技艺,让它在现代剧场亮相之时,的确脱了几分俗,对提升歌仔戏表面的美感,发挥了立竿见影之效。然而过于依赖的结果,京剧竟变成歌仔戏的糖衣,这种精致歌仔戏尝起来甜甜的,内中的「本土味」则全走了味,有丧失自我而不自觉之虞。
-
剧场思考
最基础的表演练习 最艰难的深层沉淀
刘守曜以观赏日本舞踏家大野一雄的独角戏作结语,他认为那是独角戏演员的最高层次,因为看大野一雄的个人呈现,可以看到他享受他的表演,不是炫耀技巧,而是投射了一辈子快乐、脾气与成长,令人完全地感动;「独角戏是最难的,却也是最动人的;独角戏是最简单的,但往往要花一辈子去努力。」
-
专题
前菜?还是正餐?
剧团的表演训练班是演员之路的开始之一,它未必是最健全的路,但绝对是开启表演生命的一扇窗。 然而,没有延续性的剧团表演训练班,对于想踏上演员之路戏剧爱好者,看来只是开胃前菜,要品味能果腹充饥的正餐,需要长时间的累积。
-
专题
演出好不灿烂,说理真个艰难?
现今的台湾剧场作品的多种尝试,并不缺乏美学特色;然而,坊间评论对表演形式的描述距离美学系统的整理,却还有一大段路要走,现今还没有看到任何足以取代八〇年代「顚覆说」、「抵制说」乃至「后现代说」的美学论述。本文试从开创性的理论角度,正视当代表演训练呈现的创作方法与形式,呼吁解决戒/解严文化时期的焦虑,整合与串连剧场教育与创作界零散的美学,以建立台湾现代剧场的表演体系,乃至审美观点。
-
戏剧
出入虚实之间的记忆偷窥之旅
当《记忆相簿》的编导周慧玲将剧场布置成四面环座,让观众或平视或俯瞰这出戏,我们仿佛受邀参观(参与)一场极其私密的记忆之旅。但是这一段原本带著集体偷窥意味的观戏过程,却在观众彼此视线常产生交集、演员迭进迭出不同角色/现实与剧场的情况下,观戏的人不再耽溺于窥视与接受,而是随著编导的揭露与质疑,一步一步出入真实与虚构、历史与附会传说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