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弹一般多以两人为表演主轴,故负盛名的搭档多以双档称之,此为江南响档「邢双档」。(陈鹏昌 摄 雅韵艺术传播公司 提供)
焦点 焦点

数风流婉约 

还看苏州评弹

评弹这门古老的表演艺术,广泛流行于苏州南部和浙江北部吴语地区,在拥有上亿人口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可说是家家收听、互互通晓。系评话(俗称大书)和弹词(俗称小书)的合称,总称又为「说书」。

评弹这门古老的表演艺术,广泛流行于苏州南部和浙江北部吴语地区,在拥有上亿人口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可说是家家收听、互互通晓。系评话(俗称大书)和弹词(俗称小书)的合称,总称又为「说书」。

短短两年内,江南的评弹团带著吴音婉约的风韵造访台湾多次。地方曲艺受限的语言因素,似乎对它没有任何影响,毕竟被戏剧学者兪大纲赞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声音──苏州评弹,它的秀逸情趣足堪以超越地域的局限。

江南曲艺一馨香

评弹这门古老的表演艺术,广泛流行于苏州南部和浙江北部吴语地区,在拥有上亿人口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可说是家家收听、户户通晓。系评话(俗称大书)和弹词(俗称小书)的合称,总称又为「说书」。因此评弹的说唱艺人通常被尊为「说书先生」,所谓「人说书,书说人」,说书先选定了好书目,还需编得好、说唱好,全凭个人修为。历代出的前辈说书名家,无一不是个通达人情、见多识广、苦学钻硏的民间才子,在常民百姓眼中都是个「万宝全书缺只角」,学问大得很呢!说书之巧,在于熟能生巧,一部书说起来,滚如烂熟之瓜,在听众扳错头(挑毛病)中修正改良,或者灵光乍现后,妄书信口一说,抓住关子点上发挥,反倒自有妙趣横生。评弹艺术以「各家各说」推动书艺发展与提升,形成了说书先生能说会编的优良传承,前辈艺人朱寄庵自编自唱《西厢记》,一日在太仓说书,却有一人在台下「盗关子」(偷学戏),老先生猛然一喝:何人偷我《西厢》?吓得那人惊惶失措,后经人从中说项,朱寄庵感念其诚,收于门下学艺,此人学成之后,便以「何许人」为艺名,并以弹唱《西厢》享有盛名。

擅长「关子」艺术的评弹

「说、噱、弹、唱、演」是评弹演出时的主要艺术手段。吴语的「放噱头」,可解释为制造笑料,但似乎不够妥贴,它是结合书情而起的笑话,多是说书中穿挿一段与书情无关的笑料,这是明白吿诉听众,说书者在放噱头。而最高明的称之为「肉里噱」,似乎透露说书人毫不想放,反而正经端然说书,时而话锋一转冷隽幽默,听众细体会,竟为之捧腹笑怀。其说表融合敍事、代言为一体,分为官白、私白、咕白、衬白、托白、韵白等,既有表现人物思想活动、内心独白和相互对话,又可以说书人身分进行敍述、解释和评议,所谓「嘴一张,书并行」、「话分两头,再行关照」就是用以表现多重时空观。演唱时以三弦和琵琶为主要乐器,自弹自唱又互相伴奏、烘托。

然而,在整体结构上,评弹和戏曲艺术一样,皆以戏剧性的矛盾冲突为其基本要素,评弹艺谚说「没有关子便没有评弹」,如果只把「关子」视作戏剧的悬念,是无法涵盖的!应该说它是戏剧性矛盾和由此产生的高潮。评弹名家徐云志以为另有一种「假关子」,叫人猜不著下回如何分解,逗听众去思索谜底,最终不过是个寻常话题,但只见说得娓娓动人,听者不会责备你卖的关子是假。评弹的主要结构就是根据人物性格,与情节在矛盾冲突中,纵向发展的主线所形成,是一种「自由时空的线状结构」,虽说采取一线到底的结构,但这条开展的书路,并非是直通到头,它的主线多半是回旋曲折又婉转变化。这如苏州园林的造景里,踏步进园,沿主要路线而行,观其布局,透中有隔,展中有藏,有长廊迂回,有曲径通幽(注)。这样才足以表现多变多姿的世情,也更加引人入胜,平添听者的兴味。

随心变化生动灵活

评弹艺术的另一个特点,它保留著一个说书人与听众之间的交流时空,一个帮助和调动听众审美想像、联想和理解的间离世界;以写意派风格著称的中国戏剧导演黄佐临则看中评弹艺术蕴藏著布莱希特史诗剧场式的特质,喜其具有主观评价与敍述故事相结合的「疏离效果」。游走于第一、二、三人称的交替使用,演说故事穿挿噱头,十分灵活地自由变化,其书目作为口头文学,工细生动不妨说是跃于口上,一露声色便活灵活现,这种噱头与穿揷,老听客叫作「外挿花」,也许是附属品,然而锦上添花,又成佳话;也许是题外话,有机结合倒与正书浑然一体,听众就是喜闻乐见,这种随心变化的外揷花,也让淸乾隆皇帝在苏州沧浪亭观赏评弹的风韵后,再也无法忘却,便在北地的承德避暑山庄仿建了江南的沧浪屿……二百年风流云散,若论婉约细诉,当还是苏州评弹!

注:

见沈祖安《游园记趣.从江南园林联想到苏州评弹》。

 

特约撰述|李翠芝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