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八年七月二十九日,杰洛.姆罗宾斯溘然辞世,享年七十九岁。七月三十日晚间八时正,百老汇剧院区全区熄灯,为舞罢离场的大师默哀致意。
自一九三八年罗宾斯入行,整整六十个年头,他不曾远离过热爱他的观众一步。一九八九年,他集结生平创作过的名剧选段,凑成一出《超级百老汇》Jerome Robbins' Broadway豪华集锦秀,获颁他的第五座东尼奖。几十年来,罗宾斯独特的优雅风格,以及其中蕴含的无限戏剧张力,在在都令观众难以忘怀。美国Playbill杂志在罗宾斯的纪念专文里便罗列了一长串「罗宾斯的伟大时刻」:
《锦城春色》On The Town里,三个水手大唱"New York, New York, it's a wonderful town."的段落。
《西城故事》里,东尼与玛莉亚舞会相遇的梦境。
《玫瑰舞后》Gypsy里,丑小鸭露易丝摇身一变,成为脱衣舞天后的〈我来取悦你〉Let Me Entertain You。
《小飞侠》Peter Pan里,彼德潘拉著温蒂、麦可、约翰飞上伦敦夜空的〈我在飞〉I'm Flying。
《春光满古城》A Funny Thing Happened on the Way to the Forum的开场,众人高唱〈欢乐今宵〉Comedy Tonight。
《国王与我》The King and I里的〈汤姆叔叔的小屋〉舞剧。
《屋顶上的提琴手》开场,旋转舞台开动的历史性的一刻。
以上例子只是罗宾斯作品的一小部分,却几乎写尽五〇、六〇年代大半篇百老汇歌舞剧发展史。罗宾斯的编舞、导戏特重「动作感」。只要会让作品进行迟滞,哪怕是再轰动的章节段落,他也会二话不说直接删掉,一旦戏剧动线原地踏步,他就开始动脑筋。最有名的例子是在《西城故事》的〈玛莉亚〉一曲,他与撰词的桑坦争辩许久,东尼在唱这首歌的时候「到底做了什么事?」他认为,歌舞剧就是歌舞剧,观众不是枯坐在戏院听演唱会的。既然这是一首戏剧里的挿曲,就不能当成艺术歌曲来表演。最后,他们在这首歌曲进行时,透过多道换景手续,把东尼从舞会「换」到大街,再「换」到后街防火梯边,戏剧才得以一泻无碍。
罗宾斯在四〇年代加入美国芭蕾舞团(American Ballet Theatre),编作《放纵奇想》Fancy Free一炮而红(于大都会剧院演出,个人独享二十六次谢幕),一九四四年偕同伯恩斯坦将这部舞作改编成歌舞剧《锦城春色》。四九年则与纽约市立芭蕾舞团(New York City Ballet)乔治.巴兰钦(George Balanchine)合作。一九六四年《屋顶上的提琴手》Fiddler on the Roof大获成功之后,罗宾斯便不再有音乐剧新编舞作,转而投身古典芭蕾为纽约市立芭蕾舞团编舞,二十余年间创作了五十出以上的舞码。在前辈同侪的影响与激励下,罗宾斯终于以其优雅的舞者风采征服百老汇剧场,不仅跃居「四大编舞家」之首,更以首位「编舞家──导演」的身份稳坐大师席次。
罗宾斯一生足迹,五座东尼奖、两座金像奖的荣耀,随著九八年七月三十日晚间,百老汇骤暗的夜空一同走进历史。然而他借由舞台表演、电影银幕所保留下来的珍贵才情,也正是供后人追缅、仿效、超越的最好教材。
注:另外三位是鲍伯.佛西(Bob Fosse)、麦可.班奈特(Michael Bennett)、汤米图恩(Tommy Tu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