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为欧陆剧场重镇之一的「柏林剧团」,在剧场经过整修之后,于千禧年重新出发,邀请当今首席德文剧作家乔治.塔波力担任剧团最新剧作的编导,以剧团创始人布莱希特流亡美国的故事为题材,并融冶虚构情节与史实于一炉,名为《布莱希特档案》。
柏林剧团之今昔
二〇〇〇年一月十八日,柏林剧团(Berliner Ensemble)重新开张,在柏林人面前呈现新建的剧场设备和新的艺术潜力,重整后的开锣戏是乔治.塔波力(George Tabori)编导的《布莱希特档案》Die Brecht-Akte。由于剧团本身既有的盛名与历史,从德国到整个欧陆剧场界,都对它的再出发引颈盼望。座落于Schiff-bauerdamm广场的剧场,在整建之后有了新的外观,然而新剧场的发展重点并非硬体建筑,而是以其崭新风貌的舞台技术以及编导风格,成为柏林东部的艺文新中心。承载各界厚望,《布莱希特档案》为复出的柏林剧团打响了第一炮,而剧团紧接著的制作计划,还包括彼得.韩德可(Peter Handke)的《汚辱观众》Publikumsbeschimpfung、葛罗滋(Franz Xaver Krowtz)的《交欢的尽头》Das Ende der Paarung和柏哈达德(Thomas Bernhar-d)的《退休之前》Vor dem Ruhestand。当代著名的德语系剧场编导集结于此,阵容之坚强,让各方对于柏林剧团的重振旗鼓无不热切盼望。
自布莱希特(以下简称布氏)与妻子海伦(Helene Weigel)在一九四九年创立柏林剧团之后,一个发展「史诗剧场」美学的屋子从此矗立于东柏林:「你们在腐朽里扮演,现在则在这个不只为了娱乐的美丽屋子里扮演,所以从你们到我们,我们得到一个『我们』,于是这个屋子或者其他相似的地方可以持续下去(“Theater spielt Ihr in den Trümmern hier/nun spielt in schönem Haus nicht nur zum Zeitvertreib/aus Euch und uns entsteh ein WIR/damit dies Haus und anderes an anderer Stelle bleibe”)。」在布氏领军之下,经由长时间的排演与各地菁英的聚合,柏林剧团创造出戏剧史上许多脍炙人口的制作,锤炼出来的剧场美学也影响了整个西方的剧场发展。但是,黄金期过去,观众逐渐对布莱希特的疏离剧场失去兴趣。一九八九年之后,剧团和布氏美学不再相依存,加上历经德国统一的震荡,相对于昨日辉煌,剧团处境显得日益尴尬。
海涅.穆勒(Heiner Müller)在一九九二年加入柏林剧团。一九九五年之后,他成为布莱希特之外唯一被此剧团选用的剧作家。穆勒说:「我在布莱希特结束的地方开始。」他秉持此原则,为此剧团注入许多心力,也为剧团拉回不少注视眼光。穆勒在一九九七年死后,剧团顿失艺术领导,解散似乎势在必行。直到匹曼(Claus Peymann)接手艺术总监的位置,寻觅多时,终于找到塔波力,为沈寂多时的柏林剧团注入新的表演活力。塔波力是当今德文剧作家首席,于一九一四年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出生,欧战时逃到美国,遇见为了躱避希特勒也来到新大陆的布氏。受到布氏的启发,他舍弃电影的梦想以及小说的写作,投身剧场界。他在一九六八年回到德国,开始专注于德语剧场,耕耘多年,在一九九二年得到「布赫讷奖」(The Buchner Prize)的荣誉,并在千禧年之际,以八十六岁高龄编导政治喜剧《布莱希特档案》,向世界宣吿:柏林剧团回来了。
塔波力的《布莱希特档案》
此制作的原始立意是缅怀剧团创始人布氏,但全剧的主角并不是他,而是两个被派来查访他的两个同性恋FBI密探。塔波力将剧情设在一九四五年的加州圣塔摩尼卡,来到美国的布氏和一群也是移民的演员、知识分子、艺术家等等都被政府疑为共产间谍。此时空背景为参议员麦卡锡(Joseph McCarthy)展开一场大规模调查的白色恐怖时期,旨在揪出共产以及反美活动,牵连之大,就连童星秀兰邓波儿(Shirley Temple)都被曾怀疑。当时身在美国的塔波力也被列于调查对象之一,而亚瑟.米勒(Arthur Miller)的《溶炉》The Crucible(曾被拍成电影《激情年代》)便是暗讽此政治迫害的剧作。
塔波力为了此舞台制作搜罗了布氏的历史档案、他自己对布氏的了解、以及布氏被「非美裔活动调查委员会」(HUAC)访谈时所说的话,加上两个积极找寻对布氏不利证据的乌龙密探,历史真实人物和虚构人物同台,一出关于欧陆复杂深沈和美国纯真对垒的戏于焉上演。导演利用了十个景,从布氏被HUAC访谈的对话,到一九四七年布氏回到苏黎世,以充满政治讽刺的剧情与幽默,建构这一场布氏流亡美国的过程。导演舍弃昂贵的制作元素,没有使用华丽的舞台,而把焦点放在演员表演上,运用辛辣讽刺的对白,揶揄美国文化。导演并未使用史诗剧场的风格来建构这政治喜剧,整出戏的基调轻盈,两个多小时的戏,观众对许多笑点十分捧场。
一份从审问开始书写的档案
本剧从序曲开始便点出了全剧的主旨:欧陆艺术家在美国的水土不服。一群知名的欧陆演员上台,诉说他们来到美国之后无法融入好莱坞电影工业的窘境,他们的科学怪人、吸血鬼戏服说明了他们虽有一身的硬底子,在这个新大陆却只能扮演次要角色的悲哀。接著上场的主戏便是HUAC对布氏进行的审问。问答过程中,老练的布氏不断玩弄著想套他话的探员。他的剧场艺术创作,被无知的审问者不断误读成共产原则的指导方针,于是他神色自若地用语言戏弄著这群不懂艺术的探员。一本调查布氏的档案,从审问开始书写。
FBI密探加勒福(Gallapher)和 Shine奉命调查布氏,在面对布氏和那些同样来自欧洲的朋友时,闹出了不少笑话。例如加勒福发现《三便士歌剧》其中歌曲的英译歌词的字数比德文原词还多,于是断定其中一定包含了共产主义的秘密讯息。塔波力透过这一对FBI密探,对美国文化的纯真及肤浅进行黑色幽默式的批判。这两位FBI探员的性格塑造十分有趣:加勒福和Shine是一对同志爱人,前者娶了一个欲求不满的老婆,后者的母亲则是开妓院的老鸨。在美国道德尺度的审核下,这些事情都无法见容于当时的社会。他们奉命以严苛的尺度书写布氏档案,身后却背负了许多美国社会所加诸的原罪,讽刺意味浓厚。
布氏的朋友阿波包姆(Applebaum)则是剧中被牺牲的欧洲知识分子。他带著待过集中营的老婆横越大西洋,在此拥有稳定的教授职位。加勒福和Shine试图从他身上调查出布氏的不法行径,调查无果后,加勒福便指控他曾经强暴一年轻女子,结果他上吊自杀,而妻子则用一把火把房子和自己烧了。敌不过自己从前秘密的阴影与白色恐怖的暴力,阿波包姆在新大陆开始、也在那里结束了所有的梦想。他的自缢是美国梦的破灭,也见证了政治暴力的嚣张。
莫须有的调查工作因证据不足出现危机,而Shine本身竟因为调查布氏档案而开始崇敬布氏。当加勒福来到Shine的家中,发现Shine不仅在房间堆满布氏的书籍,也把布氏的句子铭记在心。Shine引述布氏的话:「我正在写一本关于战争的教科书(意指《勇气妈妈和她的孩子们》Mutter Courage und ihre Kin-der),一个神秘的匈牙利家伙正在把它支离破碎地翻译成英文。」原籍匈牙利的塔波力在这里开了自己一个玩笑,因为他当年在美国曾把布氏的许多作品翻成英文。Shine承认自己开始喜欢布氏,他变成加勒福口中的「布莱希特怪人」。Shine甚至拒绝加勒福的求欢,停止这段同志情欲,也辞去FBI密探的工作。Shine把加勒福打了一顿,还试著销毁记录调查结果的档案,整个舞台刹时撒满了碎纸张。但是他却忘了这档案还有另外十一份备份。调查工作无以为继,这两位密探各有抉择。
Shine带著一袋烧成灰的布氏档案,离开FBI,回到母亲的妓院。加勒福则前往FBI总部报吿调查结果,却只能提供模糊的证据与名字,并制造假证据,以求升官。直到知道大势已去之后,加勒福也把证人名单撕碎,舞台再次被纸淹没。
最终,调查单位仍搜罗各方证据,预备指控布氏的「反美活动」。一九四七年,布氏选择离开这个对他由欢迎转为敌意的国家,决定前往瑞士。在多年飘荡的日子后,布氏终于在一九四九年于东柏林找到栖息地,建立柏林剧团。在前东德的共产环境中,他反而找到民主新大陆所没有的自由,尽情挥洒戏剧长才。
一出「关于美国的戏」
整出制作充满了关于美国人曲解欧洲文化的笑点,编导塔波力说这是一出「关于美国的戏」(an American play)。他根据本身在美国的亲身遭遇,从两个乌龙密探的身上出发,关照欧洲人在美国的议题。他并没有使用布氏著名的〝V-effect〞(疏离效果),演员们所采取的表演方法是比较趋近写实的,而饰演布氏和他老婆的演员的口音、容貌、情态更是非常接近原版的真实人物。他运用了闹剧、讽刺谐拟、黑色幽默、单人脱口秀等编导手法,探讨这段美国政治史上的汚点。这出剧成功与否,取决于语言的幽默。例如剧中扭曲欧陆文化的美国人物角色表现,透过演员淸晰精准的台词呈现,便会引来一室哄堂。此外,肢体动作的处理也颇有可观:相较于欧洲移民,导演刻意把美国人塑造成肤浅天真的类型,饰演美国角色和欧陆角色的演员于是采取了不同的肢体样态,而FBI探员的毛躁和布式的沈稳,更在舞台上产生明显的戏剧对比效果。在处理欧洲和美国文化的冲突上,塔波力讽刺的辛辣火候,与同样酷爱书写类似题材的小说家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相较起来,其呛鼻、直接的程度,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整修后的剧场可容纳近七百人,此制作的舞台由贺曼(Karl-Ernst Hermann)负责设计。他舍弃写实场景的繁复细节,改用极简设计风格,简明的舞台装置表示不同的场景,便利景与景的快速移换,也让观众更把焦点放在演员的表演上。他在舞台上方挂置了一面显眼的美国国旗,以及不时变换的肖像,俐落地主宰整个舞台意象,紧扣住全剧的「美国」议题。灯光的运用也依循此一简约明快的风格,其中最惊人的灯光运用当属〈阿波包姆自缢〉一景:上吊后的尸体垂挂在上舞台的橡树上,强光打到尸体上,一幅惊人的死亡景象在观众前呈现,阿波包姆的妻子和密探则在下舞台,浑然不知此事。
柏林剧团这次的再出发,除了塔波力的政治喜剧之外,还有好几部戏也将陆续开演。《布》在德国普遍获到好评之际,成立近半世纪的柏林剧团,正向下一个剧场使命前进:找回剧场的观众与新动力。
文字|Thilo Tetzlaff
翻译整理|陈思宏 台大戏剧研究所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