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狄珊(左)为叶青讲解剧本。(本刊编辑部 提供)
特别企画 Feature 特别企画/电视歌仔戏的流金岁月/编剧篇

说不完三分、道不尽情愁

让歌仔戏转入剧本时代的幕后推手

初期我们写的都是live show,现场演出,每星期播出一小时,平时要花很多时间讨论剧本,慢慢摸索编剧的技巧。不只是编导要适应电视,演员也有适应期。本来大家都演幕表戏,现在则要一字一句依照剧本来念。

初期我们写的都是live show,现场演出,每星期播出一小时,平时要花很多时间讨论剧本,慢慢摸索编剧的技巧。不只是编导要适应电视,演员也有适应期。本来大家都演幕表戏,现在则要一字一句依照剧本来念。

一九六二年,歌仔戏从传统的舞台跨向了电视萤光幕。为了适应这个电子媒体的特性,歌仔戏的表演文化开始产生了重大的改变,而「歌仔戏编剧」这个角色,也因此应运而生。

「幕表戏」的演出型态

在此之前,歌仔戏多半是「幕表戏」的演出型态,即使在广播歌仔戏的时代,也是如此。刚完成公视歌仔戏《秦淮烟雨》编剧工作的陈永明,年轻时就是担任电台歌仔戏的录音工作。「以前在电台录歌仔戏,一播就是三小时,根本没有剧本,每次录音前半个小时,导演才开始讲戏,把故事说一说,让演员自己揣摩,一开始录音,演员就可以你唱过来、我唱过去,你说过来、我说过去,演完半小时,导演再利用广告时段的五分钟,讲下一段戏。」

换句话说,过去歌仔戏的剧情发展,通常是导演和演员共同完成的,大多口语相传,不落文字。陈永明觉得,「传统的歌仔戏演员真的很厉害,要有很好的领悟力和组织力,演员之间也要有很好的默契,才可以边想、边唱、边说,还照顾到平仄押韵的曲调要求。」

当歌仔戏进入电视台的摄影棚,过去「幕表戏」的做法再也不适用,因为电视台规定要先审查剧本。当时,大多数的剧团导演都习惯用台语表达,送出去的剧本一再被退回来,因为电视台的编审看不懂。陈永明初期参与的编剧工作,就是帮忙将导演的剧本改成国语。

依镜头的表现方式

国内资深的歌仔戏编导石文户,也是因此开始编写电视歌仔戏。「我本来在电台主持讲古节目,刚好天马歌剧团要进台视演出,剧本送了几次都没过,来找我帮忙写。当时还在白色恐怖时代,剧本审查很严格,我就写了岳飞的故事《精忠报国》,主题很正确,光看剧名就差不多过关了。那也是杨丽花进台视的第一出戏。」

面对电视这个新媒体,歌仔戏确实经历过一段摸索和适应期。石文户承认,他早期的剧本,不是依镜头的表现方式,还是用旧型的手法,也就是依照舞台的表演模式。「初期我们写的都是live show,现场演出,每星期播出一小时,平时要花很多时间讨论剧本,慢慢摸索编剧的技巧。不只是编导要适应电视,演员也有适应期。本来大家都演幕表戏,现在则要一字一句依照剧本来念。有些演员没读过书,还要慢慢教他们认字,大家都很辛苦。后来乾脆培养一批新人,像林美照、高玉珊、黄香莲,都是针对电视歌仔戏的特性,慢慢栽培出来的。」

当时,另一位重要的歌仔戏编导陈聪明,不但拿电影歌仔戏的剧本来改编成电视,还针对电视媒体的表现形式,特别下过一番工夫研究。「陈聪明本身演过话剧,有戏剧经验,比较容易适应电视台的特性,加上他个性随和,容易交朋友,有时就跟著道具组的人员到摄影棚去,看国语电视剧和连续剧怎么拍、怎么表演,再将一些表现手法引进歌仔戏。」石文户说,现今电视歌仔戏的写实形式,就是这样边做边学,不断摸索、演变而来的。

在一九七〇年代初期,电视歌仔戏的发展迈向高峰,不但三台都有歌仔戏开播,而且变成连续剧的演出方式,剧本的需求量大增,但歌仔戏剧本牵涉到歌词、曲韵的写作,并不是一般的电视编剧可以胜任,所以歌仔戏编剧人才的来源,主要依赖两方面:一类是资深的歌仔戏演员,另一类则是由资深编剧来培植创作的新血。

老干接新枝

长期跟杨丽花合作的编导蔡天送,就是「演而优则编导」的最佳例子。他的父母都是歌仔戏演员,他从小跟著剧团到处演出,对各种角色和戏码都相当了解。他进入电视台,最先是当演员,然后当导演,四十多岁才退居幕后,在台视担任编剧工作。

而目前已经跨足到电视连续剧,因为「媳妇系列」而炙手可热的编剧简远信,也是出身歌仔戏世家,他的阿妈锦玉己、妈妈小招治、阿姨小樱雪,在内台戏时代都是当红的明星。他读的虽然是机械工程,但从小看戏、听戏、在阿妈身边听讲古,点点滴滴所播下的种子,还是让他走上了编剧之路。他为杨丽花编写的《洛神》,不但跃上八点档,还负有跟琼瑶连续剧打对台的重任,可说是九〇年代的电视歌仔戏盛事。

因文笔优美而广受年轻观众喜爱的狄珊,则算是由资深编剧家所培植出来的后起之秀。在一九七〇年代初期,为了应付庞大的剧本消耗量,石文户、陈聪明、蔡天送等资深编导,开始带领一群年轻的编剧小组,联合编剧,再由总主笔来做最后的修改、定稿。狄珊就是当时最早的编剧小组成员之一。「狄珊会写小说,书又读得多,对戏剧的结构很有概念,她虽然不会台语,却很努力、认真地学,所以成长很快,可以走出自己的编剧特色。」石文户和蔡天送都对狄珊赞赏有加。不过,他们也不禁感叹,像当时那样让年轻编剧家聚在一起、迅速成长的工作环境,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

英雄好汉各擅胜场

电视歌仔戏表现的剧场是在萤幕,而不是传统的舞台,因此,在表演程式上必定会产生很大的变化。从编剧的角度来看,狄珊认为最根本的差异是,舞台歌仔戏只有两三个小时,要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场次不宜太多,故事也不宜太复杂,对白与歌曲则多些无妨,以便让演员尽情发挥;而电视歌仔戏一集扣掉广告只剩下二十分钟,所以对白要简洁,歌曲不能太多,但场次可以频繁变换,剧情节奏要加快,而且内容要丰富精采,才可以让观众有兴趣明天继续收看。

为了吸引电视机前面的观众,题材的拓展和创新,就成了歌仔戏编剧的重要任务。陈永明认为,跟其他传统剧种比起来,歌仔戏本来就是以剧情的创作和多变见长。「平剧很少用新的剧本,老剧本翻来覆去一再搬演,主要是看演员的作工、唱工。而歌仔戏较草根性,唱作工夫向来不如平剧,却惯以剧情取胜,它会从各类剧种、小说、传奇、新闻事件……等来源,作为编剧的素材,尤其是内台戏风行时,各剧团竞争激烈,剧情不断推陈出新,甚至有些毫无根据的故事,只要可以吸引观众,也被拿来编成剧本。丰富的取材范围,形成歌仔戏的特色之一。」

一般来说,电视歌仔戏的编剧题材,可以大分为两类,一类是古册戏,另一类是新编剧本。不同的编剧家,都有自己的偏好和长处,形成各自的特色。

譬如,有的编剧是三花出身,擅长写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以及诙谐逗趣的甘草人物;而石文户有京剧的老生唱作工底,又精通讲古,就偏爱古册的大戏,如《三国志》、《杨家将》、《吴三桂与陈圆圆》、《七侠五义》等,都曾赢得过无数好评。而陈永明则曾跟石文户合作,依照古例,以高难度的「四句连」方式,为华视「神仙歌剧团」编写《陈三五娘》,呈现韵白的说话艺术,也让许多观众惊喜赞叹。

狄珊则不断尝试创新的路线。她将自己八〇年代之后的作品,分为三个创作阶段,第一阶段是受到电视武侠剧的影响,新编了一系列的新潮武侠歌仔戏,如《侠影秋霜》、《铁扇留香》等。第二阶段是受到新兴媒体技术所吸引,在传奇故事中加入特殊的神奇特技电子效果,如《描金扇》、《巫山一段云》等。第三阶段则回归复古风潮,新编传统剧目如《赵匡胤》、《陆文龙》等。每个阶段的尝试都曾引起观众的热烈回响,至今在网路上,还有忠心的戏迷在讨论狄珊的作品呢!

正在迅速流失观众

电视歌仔戏发展至今,已经有近四十年的时光,期间经历过盛况空前、红极一时的美好岁月,也曾体验过萧条式微、辛苦经营的惨澹心情。陈永明认为,电视歌仔戏的发展经历过两次严重的低潮,第一次是因为政府的语言政策,一九七二年「广播电视法」通过,开始限制台语节目的播出时间,将原本三台鼎立、蓬勃发展的电视歌仔戏节目,一下子打落谷底。第二次的低潮则是近几年,虽然语言政策松绑了,但演员却出现严重断层,缺乏新秀的传承接替,电视歌仔戏正在迅速流失观众。

失去了鼓励演出的环境,编剧人才也同样出现断层。从编剧的角度来看,石文户认为语言政策的遗害,比想像中严重许多。「歌仔戏是地方戏曲,一定要植根在当地的文化中,可是现在的年轻一辈,已经失去运用母语的能力,大家只会说国语,台语讲得零零落落,这怎么能编好歌仔戏呢?」对石文户来说,一个优秀的歌仔戏编剧,一定要有文学的基础、社会的阅历,还要能够灵活展现鄕土语言的特色和美感,因此,对歌仔戏未来的发展,他的心情显得悲观。

石文户的悲观,来自于他对歌仔戏的高度期许。在他的理想中,台湾歌仔戏应该要有最优秀的艺术家,共同来参与创作,譬如,要有顶尖的舞蹈家,来贡献新的表演程式和身段动作;要有一流的文学家和音乐家,来参与剧本的写作;要有优秀的史学家,不断挖掘台湾的史料,提供戏剧创作者丰富的素材;还要有一流的演员和导演,将所有美好的元素呈现出来。这才是文化扎根的长期工作。

下一个春天何时到来?

复兴剧校歌仔戏科的成立,倒是让陈永明看到了乐观的契机。「剧校的学生如果肯好好学,有可能变成台湾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歌仔戏表演者,因为他们的作工和身段,直接传承自平剧的老师,唱工则是传自歌仔戏界的一流之选,廖琼枝、王金樱、唐美云等等。我们这一辈年纪都大了,不可能再为歌仔戏做太多事,顶多只是将经验传下去。将来歌仔戏的复兴,就要靠这些孩子了。」陈永明说,目前剧校只有表演科,没有编导科,有心的学生如果能在表演的基础上,多充实戏剧的观念、文史的涵养,未来应该就可以「演而优则导、则编」了。

简远信认为,歌仔戏的观众市场一直是存在的,问题是歌仔戏的制作成本比一般电视剧高很多,电视台不太愿意投资,戏少了,就不容易吸收优秀人才投入,这变成一种恶性循环。「歌仔戏是最能代表台湾文化的大众戏剧,以前,台湾歌仔戏可以红遍东南亚,到世界各地演出,现在任它消沈真的很可惜。目前所缺乏的,就是教育和投资的眼光,以及整合的人才,如果有适当的支持和演出机会,让新人辈出,电视歌仔戏还是很有可为的。」

虽然有人认为电视歌仔戏已失去传统歌仔戏的韵味,但是无可讳言,电视是个影响深远的大众传播媒体;电视歌仔戏四十年来,造就了许多的编导人才和明星演员,替歌仔戏保住了观众与生存契机(不致像北管、高甲、一样消失),也为歌仔戏转入剧本时代,提升了歌仔戏的水准,稳定了歌仔戏发展的路径和文化地位。而在台湾经济起飞与转型的四十年间,相关从业人员贡献了自己的青春跟才华,带给电视机前千千万万的观众许多美好的回忆,这一页历史,更是无法抹灭。

如今电视歌仔戏彷若式微,我们衷心期盼它的下一个春天早日到来。

 

文字|庄慧秋  心灵工坊文化网站总监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四界看表演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电视歌仔戏大事记

1962

10月 台视开播;台视制播第一出电视歌仔戏《雷峰塔》(廖琼枝、何凤珠主演)。

1966

5月 杨丽花首次参加台视歌仔戏演出,在《精忠报国》剧中饰演岳飞(杨丽花、小幸子主演)。

10月 台视成立「台视歌仔戏剧团」,杨丽花任团长,制播《西厢记》(杨丽花、吴梅芳主演);中视开播。

11月 中视制播第一出歌仔戏,由「中视歌剧团」演出《三笑姻缘》(柳青、王金樱主演)。

1971

9月 台视制播第一出彩色歌仔戏,由「台视歌仔戏剧团」演出《相思曲》(杨丽花、小艳秋主演)。

10月 华视开播。

11月 华视制播第一出歌仔戏,由「瑟霞剧团」演出《精忠报国》(洪明雪、廖忆如主演)。

1972

9月 台视整合三台歌仔戏团,成立「台视联合歌剧团」;「台视联合歌剧团」制播第一出歌仔戏《七侠五义》(杨丽花、叶青主演)。

1976

5月 「台视联合歌剧团」赴新加坡演出一个半月(由杨丽花领军)。

1977

9月 「台视联合歌剧团」再度前往新加坡公演(由叶青领军);同年年底,剧团解散。

1979

2月 台视恢复制播歌仔戏,由「台视歌仔戏团」演出《侠影秋霜》(杨丽花、许秀年主演)。

1980

2月 华视恢复制播歌仔戏,由「华视歌剧团」演出《粉粧楼》(小明明、小艳秋主演)。

1981

3月 「台视杨丽花歌仔戏剧团」参加『第二届新象国际艺术节』,于台北市国父纪念馆公演《渔娘》(杨丽花、许秀年主演)。

1982

9月 叶青在华视组「神仙歌剧团」,制播《潇湘夜雨》(叶青、郭美珠主演)。

1987

4月 台视制播杨丽花歌仔戏《王文英与竹芦马》(杨丽花、许秀年主演),获颁第二十三届金钟奖,为电视歌仔戏赢得第一座金钟奖。

1988

2月 华视制播叶青歌仔戏《春江花月夜》(叶青、狄莺主演),获颁第二十四届金钟奖。

1989

10月 中视制播黄香莲歌仔戏《大汉春秋》(黄香莲、易淑宽主演),获颁第二十五届金钟奖。

1990

9月 华视制播叶青歌仔戏《孔明三气周瑜》(叶青、杨怀民主演),获颁第二十六届金钟奖。

1991

7月 华视制播叶青歌仔戏《秋江烟云》(叶青、狄莺主演),获颁第二十七届金钟奖。

10月 「台视杨丽花歌仔戏团」首度进入国家戏剧院公演,演出《吕布与貂蝉》(杨丽花、司马玉娇主演)。

1993

3月 杨丽花以对电视歌仔戏创新与发扬的贡献,获颁第二十八届金钟奖特别奖。

10月「华视叶青歌仔戏团」首度进入国家戏剧院公演,演出《冉冉红尘》(叶青、连明月主演)。

1994

1月 台视制播八点档杨丽花歌仔戏《洛神》(杨丽花、冯宝宝主演)。

8月 「中视黄香莲歌仔戏团」首度进入国家戏剧院公演,演出《郑元和与李亚仙》(黄香莲、小咪主演)。

2000

2月 公视制播第一出歌仔戏,由「明霞歌剧团」演出《洛神》(小明明、石惠君主演)。

(许林益 整理)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