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视歌仔戏团《青天难断》,1996。(白水 摄)
特别企画 Feature 特别企画/电视歌仔戏的流金岁月/检省篇

少小离家老大回

谈歌仔戏在电视「进」「出」之间

在电视歌仔戏几经沉浮之后,一九八一年,台视歌剧团在国父纪念馆推出《渔娘》,重回舞台的感觉还十分生涩;到了一九九一年在国家剧院推出的《吕布与貂蝉》才奠定了电视歌仔戏在舞台上华丽、和「电视化」的演出风格。近年来许多电视圈的歌仔戏从业人员纷纷回到了大舞台,他们在剧场中的表现认真而出色,我们也从而看到歌仔戏进出电视媒体之间,表演艺术已产生了一些变化。

在电视歌仔戏几经沉浮之后,一九八一年,台视歌剧团在国父纪念馆推出《渔娘》,重回舞台的感觉还十分生涩;到了一九九一年在国家剧院推出的《吕布与貂蝉》才奠定了电视歌仔戏在舞台上华丽、和「电视化」的演出风格。近年来许多电视圈的歌仔戏从业人员纷纷回到了大舞台,他们在剧场中的表现认真而出色,我们也从而看到歌仔戏进出电视媒体之间,表演艺术已产生了一些变化。

前言:自然的接轨

光复后的内台歌仔戏剧团林立,各剧团之间竞争激烈,莫不以奇妙变化的机关布景、华丽的舞台陈设为号召,而剧团演出的档期是十天一个阶段(后来逐渐改为五天一个档期),为配合档期、以及吸引观众连续来看戏,在演出内容方面也是以连台本戏为主;以当年「拱乐社」留下来的剧本为例,早期的《红楼残梦》、《金银天狗》都是以十本为一单元;后期的《神秘杀人针》、《仇海情天》等则是以五本为一单元,真正孤本戏并不算太多。

所以我们可以说传统歌仔戏本就十分习于连台本戏的演出内容,适应「机关布景」这种实景的演出方式,而长年在商业剧场的谋生经验,也使得歌仔戏对于配合市场机能有很好的经验。这种种的条件,帮助歌仔戏在一九六〇年代进入电视媒体时感觉上十分亲切,而内台歌仔戏转型为电视歌仔戏,也成为歌仔戏发展史上一种极为自然的接轨。

不过电视终究是新兴的媒体,要运用摄影镜头来传达一切的表演,并且在演出时间上有别于舞台和电影的限制,因此在歌仔戏的表演艺术上便产生了转换与适应的过程。这样的适应包括剧本格式的转变,从舞台上富有表演性的写作考量,到全然电视剧化的写作模式;音乐风格也自锣鼓喧天的戏曲音乐慢慢走向民谣小调的发展等等。而电视歌仔戏由于「上镜头」和音质等方面的考量,也造就出和舞台「基本功」不甚相同的歌仔戏演员和表演风格。

一九八一年,在电视歌仔戏几经沉浮之后,台视歌剧团在国父纪念馆推出《渔娘》,重回舞台的感觉还十分生涩;到了一九九一年在国家剧院推出的《吕布与貂蝉》才奠定了电视歌仔戏在舞台上华丽、和「电视化」的演出风格。近年来许多电视圈的歌仔戏从业人员纷纷回到了大舞台,他们在剧场中的表现认真而出色,我们也从而看到歌仔戏进出电视媒体之间,表演艺术已产生了一些变化。以下试分「从舞台表演到电视表演」、「从电视表演重回舞台」两部分来加以说明。

一、从舞台表演到电视表演

1. 剧本型态的确立

内台歌仔戏时代,除了「拱乐社」几个大型的歌仔戏剧团使用定型的文学剧本之外,大部分的剧团都是以演出「幕表戏」为主,进入电视之后,由于打字幕的考量,以至于工作人员的配合习惯不同,所有进入电视演出的传统剧目必需要定型,更必须找到足够的编剧来写剧本。而电视剧本写作上的考量和当时内台戏是不同的,这可分剧本的格式和内容两方面说明。

在格式方面,内台戏最多十本为一单元,也就是十天可以演完一个故事,每天演出三个小时。电视从早先的单元剧,发展到单元连续剧,再到带状的连续剧方式,剧本结构产生了极大的转变。例如电视播出时,在戏剧进行中不断会被广告打断,不像舞台上一气呵成;其次每次演出时间少,但是总长度有四十集、六十集……不等,因此戏剧情节的容量增大,戏剧悬念、冲突、整体布局的方式、重点场的安排……等各方面的处理均因著形式的转变和原本舞台上的需求不同。

其次在唱词及说白上,舞台上有所谓「方文白」的使用,不同角色、不同身分,在说白上可以明显区分,但在电视上,不论生旦净丑都是以一般生活化的语言应对,舞台上夸张的「说白」口气消失无踪。在剧本写作上,所有的对白都要改为口语,同时自报家门的形式也除掉了,一切都比照电视连续剧的规格。

电视歌仔戏在对白上口语化,但是唱词上反而日趋文采,这是由于字幕的使用,太过于口语的唱词反而不能用,很多单纯交代人物身分、人物关系之类的唱词也不能用,唱词的叙述功能减弱,抒情功能加强,并且逐渐地规范化,更重视文采、意境的追求。以狄珊的剧本为例,她所写作的唱词大量引用了古诗词的素材,引用许多历史事件的典故,这是「幕表戏」所难以产生的风格。

2. 音乐风格的转变

在「广播歌仔戏」时代,由于观众只有「听觉」上的欣赏,因此希望曲调新奇而富变化,当时歌仔戏的这个「新调」传统(注)发挥了极大的功能,乐师们一方面创作,一方面引进了各式各样的曲调,大大的丰富了歌仔戏的音乐。到了 「电视歌仔戏」的阶段,新调更是数以「百」计地增加,奠定了「电视歌仔戏」特有的音乐风格,对于传统音乐表现的影响,可以分两方面来说明:

a.旧音乐形式的转变:

旧音乐形式的转变一方面表现在传统曲调的演奏方式、伴奏乐器加了许多变化,另一方面则是在曲调演唱的篇幅上明显缩短。像是传统哭调〈大哭调〉、〈艋舺哭〉、〈台南哭〉、〈彰化哭〉……等等,联缀演唱要十五分钟以上,在电视上不能容纳这样长的篇幅,因此选择一首或两首,改变了原来长篇表现的习惯。

在文武场伴奏上,由于电视上是写实场景的表现,身段减少、连带一些需要配合身段、加入大量锣鼓伴奏的曲调,如〈将水〉、〈大调〉、〈紧叠仔〉……等都减少使用。在电视上常用的曲调,大多避免加入锣鼓伴奏,使得电视上的戏曲曲调,反而有一种「民谣化」的趋势,有人因此认为去掉了「七字调」,电视歌仔戏可能更像「古装音乐歌唱剧」。

表演场合和表演方式的改变,也使得传统「吹牌」和「串仔曲」无用武之地。而说白方式完全比照电视剧,也使得传统舞台上、演员说白时与鼓点配合的习惯改变,武场伴奏在电视歌仔戏的表演中,只能担负一些进门、出门等简单的提示作用,与传统舞台上统率三军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b.变调的大量产生

传统曲调为适应新媒体要加工改造、或是缩短篇幅,但新创作的曲调可以直接符合电视媒体的需求而「量身定做」。「定做」的要求一要篇幅短小、使用方便,二要旋律多样化,三要有不同的节奏变化,有三拍子的,有四拍子的,有激烈的快板,也有自由唱的散板,直接满足连续剧对于曲调「求新求变」的要求。

新调大量产生之后,在电视上不断地播放,使得新调传播十分之迅速,也造成歌仔戏界广泛学习。不仅在电视上有一批新的、更抒情的「新哭调」系列产生,取代了传统哭调,包括在同时的外台歌仔戏演出中,像是〈楼台会〉、〈巫山风云〉、〈情海断肠花〉、〈相依为命〉等新调,也部分取代了传统的七字都马,或是传统民谣小调,改变了歌仔戏曲调选择和组合的观念,至此歌仔戏「新调的传统」发扬光大。歌仔戏演员希望有新调可唱,新调不间断地创作,改变了传统戏曲「旧曲沿用」的观念,为歌仔戏注入一股清新的力量。

3. 演员表演的「电视剧化」

电视歌仔戏是一种近距离的拍摄,所以对演员的扮相、演出时细腻的做表、情绪反应各方面要求更高。但这种写实的媒体特质,也使得身段减少、说白口语化、动作生活化;再加上登山、涉水、骑马坐轿都是在实景拍摄,甚至武打场面也可由替身代替,所以在台步、动作等「基本功」的要求,并不像舞台上的演员这么严格。

在唱腔方面,电视歌仔戏演员对于音色、音质的要求较高,但是在唱腔的技巧上就良莠不一,因为电视歌仔戏是录音对嘴演唱,好演员在演唱技巧上会精益求精,但是初学的演员因著事前的录音方式,如果唱错、走音、掉板…都有修改弥补的机会,在技巧方面的要求也不如舞台上真刀真枪来得严格。这些因素都形成电视歌仔戏演员和舞台歌仔戏演员在养成的方法上,以及表演风格上有显著的不同。

二、从电视表演重回舞台

1. 一九八〇年代的适应阶段

一九八一年《渔娘》在国父纪念馆上映,这是继「雅音小集」之后,传统艺文活动逐渐复兴的一种表征。当时「雅音小集」已经在前两年推出了《白蛇传》、《感天动地窦娥冤》等新编剧目,在舞台技术上也有很好的成就。不过《渔娘》上演的时候,在舞台上使用传统的黑色大幕,及京剧惯用的一桌二椅,并没有像内台歌仔戏的机关布景,没有电视歌仔戏的华丽气质,也没有朝现代剧场的舞台陈设方向尝试。

由于完全是虚拟的空间,在演员表演上也完全依照传统戏曲舞台上的要求,包括武打场面、演员上下场的身段等等。由于国父纪念馆的舞台颇大,演员一走台步,功夫高下立见,杨丽花、许秀年、小凤仙这些早年在台上活跃的演员,举手投足之间,自然有舞台的气质,稳重而自然,但是其他没有舞台根基的演员,上了台显得狼狈不堪,跑圆场更是吃力;其次不习惯舞台上的发声方式,完全依赖麦克风的音量,在唱曲、说白上都显得中气不足,难免削减些了舞台上的演出效果。

《渔娘》的剧本是由狄珊所编写,在分场次的方法、人物的设置、以及对白的格式上,都是比照电视剧的写法,像是场次分得很细、人物关系复杂、对白口语化,还有在人物的上下场,比较没有考量亮相的问题,或是锣鼓的搭配等等。但是《渔娘》也发挥了电视歌仔戏的特点,剧情新颖、紧凑、戏剧性强、有丰富的文采,几场感情戏处理得十分精致动人。虽说舞台的整体呈现十分保守,但是在戏剧品质上还是有可观的成绩。

2. 确立典范的一九九〇年代

一九九一年由杨丽花领军的电视歌仔戏首次登上了国家剧院,推出了新戏《吕布与貂蝉》,这出戏仍旧由狄珊编剧,由王允设连环计演起,一直演到吕布被杀、貂蝉殉情为止,时空跨越甚大。吕布临终之前喊出「为什么每个人都利用我,究竟谁才是可以信任的?」提出了「狄珊式」的另类思考,令人印象深刻。

睽违了十年,《吕布与貂蝉》在剧院的呈现大大不同于当年的《渔娘》,在舞台灯光方面由聂光炎设计,在现代剧场中呈现著精致典雅的风格。演员服装也是重新设计,剧中人从吕布、貂蝉以降,无一不是宽袍大袖,华丽无比,与《渔娘》穿著传统服饰的朴素风格不可同日而语。在音乐方面,也由曾仲影重新编写制作,不仅加入了许多新调,并且在换场之间大量使用伴唱,这对于当时在起步阶段的剧场歌仔戏来讲,还是很新鲜的作法。

紧凑生动的剧情、华丽的服装布景、新奇悦耳的音乐、丰富的身段与舞蹈,再加上电视歌仔戏演员的明星风采,《吕布与貂蝉》可以说树立了电视歌仔戏进入剧场的风格,也成了后来电视歌仔戏进军大舞台的标竿。

小结:重拾舞台记忆

在内台歌仔戏时代结束之后,歌仔戏转型进入电视和外台发展,由于电视是强势媒体,再加上电视演员的明星化,感觉上电视歌仔戏一直居于一种主流地位。电视歌仔戏的服装、化妆方式随著电视剧不断的革新而变化,新的曲调也不断地产生和流行,这些都成了外台歌仔戏模仿的对象。一九八〇年代,电视歌仔戏挟著广受观众欢迎的优势进入剧场,因缘际会接上了政府扶持本土地方戏剧的政策,也开启了剧场歌仔戏的新页。电视歌仔戏在剧场的表现,成为众所注目的焦点,又成了后来许多剧团进入现代剧场借镜的对象。

歌仔戏进出电视媒体之间,最重要的转变在于传统表演程式的失落、以及完全口语化的说白方式,失去了原本属于舞台的特色。要克服这些困难,常常需要仰仗京剧导演来排身段,还要练习能「唱现场」,以求符合舞台的严苛要求。但是说白问题将如何解决,还是将来的舞台歌仔戏都要采用这种口语化的说白方式,蔚为一种流行趋势?这可能要继续观察了!

我们或许可以说,舞台的魅力是不可挡的,观众热情的掌声是演员最终的期盼;歌仔戏即使已经在电视媒体上站稳脚步,还是不免思念起舞台上的风华。剧场的新页既已展开,那么剧场或许将会成为电视歌仔戏与历史、与传统重新交融的一个新空间,我们期待兼容并蓄的歌仔戏能有更好的发展。

注:

传统戏曲的曲调大多源自于民谣、说唱一类的地方音乐,作者多不可考,但是歌仔戏却有一个特殊的「新调」传统。从一九三〇年代中期开始,许多歌仔戏乐师专门为唱片作「主题曲」,由此产生了〈爱姑调〉(为《詹典嫂告御状》所作)、〈丝线调〉(为《福州奇案》所作)……等等许新调,也形成了歌仔戏曲调中,来自「创作」的新调,占了很大的比重。

 

文字|刘南芳  真理大学台湾文学系兼任讲师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广告图片
评论与回响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