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间天堂里的芭蕾舞者(国立中正文化中心 提供)
特别企画(二) Feature 郭德堡与天鹅湖的约会

人间天堂里的芭蕾舞者

侧记苏黎世芭蕾舞团

在湖光山色、一大片天蓝水蓝包围下的的苏黎世城,三十余万居民享受著人间天堂般的美景;而隶属于歌剧院的苏黎世芭蕾舞团舞者,就在这样的美好环境下,享受她们挚爱的舞蹈!

在湖光山色、一大片天蓝水蓝包围下的的苏黎世城,三十余万居民享受著人间天堂般的美景;而隶属于歌剧院的苏黎世芭蕾舞团舞者,就在这样的美好环境下,享受她们挚爱的舞蹈!

瑞士第一大城苏黎世(Zurich),一定是最接近人间天堂想像的城市之一。这里空气清净,油烟、废气好像俱不存在;这里水道、湖泊清澈透光,白天鹅、水鸭悠哉游哉,白鹅身上羽毛雪白地如刚通过自动洗车间一般洁亮,导游夸张地指著流动于城中心的渠道说,这水,可以喝,真的!虽然她说不会鼓励我们真的去试,但她保证市区内七百口喷泉每一口都可生饮──只是苏黎世人还是惯饮矿泉水,超市架上满是清净高山来的泉水,乾净再乾净,好奢侈的生活。

这里远望是山,近看是水,苏黎世湖横亘城边,狭长绵延,湖光山色,帆影翩翩。没有垂柳灞桥,湖面完全不见人工建筑,三十几万城市居民享受一大片无遮无蔽的天蓝与水蓝,光这份空旷,就让人感叹。朋友指著某栋屋宇上方架起的支架,像定位针一样,屋角各个角落都有一根线向天伸出,说是为了屋宇翻修,先把未来增高高度标示出来,重要的是天际线,城市居民如果同意了这屋子未来的天际线高度与形状,投下同意票,便可进行整修。哇,这又是多大奢侈与规范?!

在人间天堂里的享受芭蕾的舞者

我们台湾来的「菜鸟」记者,一路所见所闻,都是这些喟叹。待踏进苏黎世歌剧院芭蕾舞排练室,五十余名舞者跟著助排一遍又一遍操练基本动作,点、点、点,大跳、旋转,落地前再加自旋三圈,定点……,每个人腰杆细纤挺直,脸庞素净,神情投入,每一个动作都是印象里古典芭蕾那么极致、优美、乾净,「在这屋子里,大概不必管人间疾苦了吧!」有人发出了最「绝对」的感叹。也是,古典芭蕾本来就像洁净的天堂、庄严的世界,讲究的是美,规范严谨的美,苏黎世芭蕾舞团的舞者在这里享受他们挚爱的舞蹈,一百多年前发展出来的古典美学,巴洛克一样圣洁无瑕、光荣和谐的美感。屋里屋外,观感无差,这是芭蕾舞者天堂之一。

苏黎世芭蕾舞团是苏黎世歌剧院所属团体之一,五十三名舞者,来自二十几个不同国家。苏黎世歌剧院有六百余名员工(含行政、艺术、技术部门),执行一千两百个座席的歌剧院一年近三百场演出,主要是歌剧(占四分之三),其次是芭蕾。欧洲歌剧院主要观赏人口都是在地民众,苏黎世真正居民只有三十余万,流动人口高达一百万,歌剧院每年卖出三百二十万张票,平均起来,大苏黎世居民每人每年至少进歌剧院三次,总票房每场均可达八成四以上。观众支持了歌剧院最大经费来源──包括必须经由市民同意的政府提拨预算(占总经费52%)及票房收入(占总经费35%),另外的10%及3%来自企业赞助及其他收入(版权、出版品),瑞士银行(UBS)是最大企业金主。

史波尔列让舞团走向世界

芭蕾舞者领月俸「上班」,每天排练、上课、演出,苏黎世芭蕾舞团艺术总监史波尔列是他们的大家长。在一九九六年史波尔列接掌舞团之前,苏黎世芭蕾舞团可能薪资无虞,却没什么知名度,史波尔列改变了这一切,他让舞团走出苏黎世、巡回世界,更重要的,端出许多成功作品,让舞者跳得尽兴、舞得荣耀。

史波尔列最重要的「政绩」大概是编创许多令观众、评论皆大表欢迎的作品,尤其一系列以古典曲目为主题创作的音乐家系列,如《布拉姆斯─一出芭蕾》、《舒曼─儿时情景》以及相当多的巴赫系列:《郭德堡变奏曲》、All Shall Be等等。这一季(04’~05’)也有一出根据马勒(Mahler)第五交响曲创作的新作。此外,史波尔列破除藩篱,引进全球知名编舞家作品,如佛赛、季利安等大师之作,增加舞团剧目、充实表演经验、涵养舞者身体语言,最近一次(二○○四年九月四日首演)演出林怀民作品《烟》,即是再一次与全球编舞家交流,更是第一次与亚洲编舞家合作。

音乐与肢体相应和的《郭德堡变奏曲》

史波尔列的《郭德堡变奏曲》Bach─Goldberg Variations创作于一九九二年,当时他还在德国杜塞朵夫「莱因德意志剧院」担任艺术总监。这是史波尔列最知名、公认为代表作的作品之一,去年(2003)于香港艺术节演出,果然相当受欢迎及肯定。跟史波尔列近年较少编演叙事长篇芭蕾舞剧一样,《郭德堡变奏曲》也只是抽象概念,主要是「与巴赫音乐对话」,为此,评论曾将史波尔列形容为「把音乐视觉化」的人。

这支被台湾唱片市场包装为「国王的安眠药」的巴洛克钢琴曲,长达八十分钟,现场钢琴伴奏与舞者相映,是另一种听觉享受与演出,史波尔列以音乐为对话对象,假想记忆、流光为思绪内涵,舞者身著红、白、青、蓝等单一亮质紧身舞衣,呈几何构图伸展肢体,不夹杂思想、情感、哲学或文学。评论说,这支舞「如同钢琴上的黑键与白键,在观众面前呈现出三十种水晶结构般的炫目变化」,是的,一切看似单纯,却在纯粹中散发著令人屏息的美,这是古典芭蕾与现代美学交汇的精神诗篇,是来自人间天堂般的芭蕾城市天使的美丽降临。

 

文字|纪慧玲 资深艺文新闻工作者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PAR名词解码室

郭德堡变奏曲

这是一首为治疗失眠而写的曲子。

十八世纪德国驻俄国大使凯瑟林伯爵时常会有失眠情形,而当时年仅十四岁的郭德堡是长年跟随在大使身旁的人,便时常彻夜不休弹大键琴以帮助凯瑟林入睡。由于大使仰慕巴赫,便央请巴赫能不能为他写一些比较柔和的大键琴曲子,好让郭德堡半夜里为他演奏以一解失眠之苦。巴赫随即以极短的时间,在一七四二年完成了这首庞大的变奏曲,取名「郭德堡」,他拿到的酬劳是一个装了一百个古法兰西金币的金杯。

凯瑟林大使非常喜欢这首曲子,暱称它是「我的」变奏曲。每当他失眠时,就呼唤郭德堡:「为我弹一首我的变奏曲吧!」全曲共有三十段变奏,加上首尾的旋律「曲调」(Aria),共三十二段音乐,其中赖以开头与结尾的「曲调」,最早出现在比这首曲子早十五年前巴赫在写给第二任妻子的音乐笔记「玛达莲」里。(卢健英)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