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击乐发展之蓬勃,几乎可以用「万头钻动」来形容。图为朱宗庆打击乐团表演现场。(朱宗庆打击乐团 提供)
特别企画 Feature 万头钻动打击乐

Have A Blast!寻找打击乐最好的时光

谈打击乐的发展与趋势

打击乐无疑是当代发展最蓬勃的乐种之一,发展虽晚但极其迅速,不仅学习与演奏人口年轻化,国际性比赛与交流平台丰富,更因充满各种可能而吸引大量作曲家投入打击乐创作,而表演形式的强调视觉性,也让打击乐更有「看头」!

打击乐无疑是当代发展最蓬勃的乐种之一,发展虽晚但极其迅速,不仅学习与演奏人口年轻化,国际性比赛与交流平台丰富,更因充满各种可能而吸引大量作曲家投入打击乐创作,而表演形式的强调视觉性,也让打击乐更有「看头」!

可能因为打击乐的发展开始较晚,国际间打击乐家族的交流甚为紧密,而且对于打击乐的普及化不遗余力,似乎想努力迎头赶上,其中不可避免要谈到的就是年轻化的趋向。

这一代的习乐学生,从小就接触不同的老师、技巧、乐器等,多方面学习使得他们进步迅速超乎想像,国小、国中即有许多程度优异的小小击乐家。在这样的拓展、努力下,打击乐几乎普及到像钢琴一般,以台湾来说,学习打击乐人口就越来越多,询问度不亚于钢琴。另一方面,打击乐也以不同的「变种」深入校园,如台湾狮鼓队、美国行进乐队,都已是各级学校普遍设立的乐队。所以,年轻化的趋势所在难免,近年来无论是击乐独奏家或是打击乐团体,更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国窜起。

交流平台多元、完整  打击乐飞速成长

「时代变了!」这不是一句老生常谈,真的,时代变了。新趋势必然少不了时代因素,现代人除了生活条件改变,科技疯狂发展,网路就是很好的例子。打击乐也因此受益,网路社群越来越多,可以从中找到许多know-how;网路形成的地球村现象亦使得各专业领域各自形成小小地球村,打击乐也不例外。

除了虚拟的网路世界,世界各地都有打击乐分会、协会,如美、法、日、西班牙等等;甚至大范围地区以亚洲、欧洲等为单位,也时有各种打击乐聚会。每年于美国又有固定的大型聚会(国际打击乐艺术协会,简称PASIC),团聚来自世界各国的打击乐团、击乐独奏家。交流平台益见繁多、愈臻完整,让打击乐更有机会成长。

此外,各大打击乐比赛亦居功厥伟。过去学习打击乐时,比赛很少,但现在则很多,相对上提供给年轻人曝光的机会也增加许多。例如:国际打击乐协会打击乐大赛、卢森堡国际打击乐大赛、比利时国际打击乐大赛、德国斯图加打击乐大赛等;甚至比赛的分项也多了,打击乐大赛中可能分有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木琴、小鼓、定音鼓、综合打击乐等。

参加比赛本是一种相互观摩、开拓视野的方式,可以接触很多人─包括作曲家与曲子,有的比赛最后一轮还特别请作曲家为参赛者「量身订做」,就连比赛都显出一种「自我」意识极强的概念。打击乐近来发展迅速,和这些在世界各地建立起来的平台绝对有极大相关。

新,就是要找到自己的特色

新兴的打击乐团,都在寻找自己的特色。从各自的文化、品味中,创造其代表性与特色。举几个例子来说。法国一直被视为现代音乐中心,西元一九六二年即创团的法国史特拉斯堡打击乐团(Les Percussions de Strasbourg)一直不断探索新的音乐范畴;匈牙利的阿玛丁达打击乐团(Amadinda Percussion Group)则以研究传统打击乐、民族乐器为趋向,不仅玩匈牙利的民族乐器,也钻研其他各国家的民族音乐,例如:印尼甘美朗、大溪地原始击乐等,都在他们表演内。

日本则因为有很多作曲家,打击乐作品通常极具日本东方特色。再以我自己参与的朱宗庆打击乐团而言,从一开始我们就以「融合东方与西方」为定位,因此乐团的曲目里包含了国内外的作曲家为我们量身订制的曲子,如:法国艾曼纽‧瑟裘奈(Emmanuel Séjourné)为我们作了《明暗之间》、日本的和田薰创作《五鼓声响》,后来都成为我们爱不释手的经典曲目,也将于此次二十周年音乐会演出;另还有我们的驻团作曲家洪芊蕙。直至今日我们也证明了这个方向并没有错。

美国的发展总是国际间众所瞩目的焦点,它是个打击乐资讯荟萃的国家,一年一度的打击乐盛会也在美国举办,这好处自然是多元,缺点却是资讯爆炸的结果,容易缺乏自我特色。因此我认为美国打击乐团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好好运用周遭丰厚的资源,建立自己的独特性。我在一九九三到九五年赴美留学,当时对美国打击乐印象相当深刻,特别是他们的行进乐队(Marching Band)、鼓阵(Drum Circle)、小鼓技巧和爵士鼓等等,他们对鼓类乐器之娴熟,似乎连路上的大学生都可以秀两手,但当时他们的键盘乐器却非常弱。

不过,近年美国的键盘乐器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著。我想这应是受到亚洲和欧洲的影响,像是台湾和日本近二十年来都致力发展键盘音乐,表现力极强,美国丰富的资源和各大竞赛便促使了美国国内学习打击乐者开拓视野,开始接触这过去极少接触的乐器种类。这显示著,他们得天独厚的资源确有帮助,回推上述说法,他们要建立自己的独特性绝非难事。

新兴团体创意丰富视觉效果强  未达顶点值得期待

回过头来,我们聊聊目前一些朝向新潮流的团体特色。这些团体共通点是结合了剧场元素如灯光、音响、舞台设计,打破传统演出形式,并由过去纯然重视听觉,转变为注重视觉效果。

像英国「破铜烂铁」打击乐团(Stomp)与「韩国料理王」打击乐团(Cookin’)就是这类型里的领导品牌。他们利用了生活中日常用品敲出不可思议的精采节奏,看起来简单、稀松平常,却感觉激情、有力。如果大家不健忘,Stomp曾在二○○○年时来台湾演出,轰动异常,他们用的「乐器」像是扫把、垃圾桶盖、打火机等等;Cookin’则真的拿起厨房里的锅碗瓢盆、菜刀等等制造各种声响,一场明明像是在厨房里的节奏表演却活生生地搬上舞台上,有趣极了!

另还有目前当红的美国打击乐团Blast,他们最擅长于将传统乐曲以现代形式改编,加以不同的声光效果,不仅如此,Blast甚至改装演出舞台,让乐器变成立体式摆放,团员不在同一平面演出。此举无异是挑战著团员间的默契,也对观众下战帖。

加拿大金属制造打击乐团(Scrape Percussion Group)与这次会来到台北国际打击乐节演出的纽西兰自然元素打击乐团(STRIKE)则热爱自制乐器,舞台上的他们无论造型、灯光、音乐元素、构成画面都令人耳目一新。从这些团体我们可以看出,「击乐演奏家即是作曲家」的趋势势在必行。既然「乐器」之花招百出,演出曲目也就会依此方向重新创作,而乐器既为自制,当然还得自己创作,因此从乐器、作曲到演出由演出者一手包办几乎是不可避免,也形成了打击乐发展上有趣的现象。

但专业作曲家依然是必要与重要的,演奏者和作曲家之间的互动,是可以催化打击乐进步的速度。事实上,打击乐的日益兴盛、千奇百怪已经吸引广大的作曲家为此而来,打击乐提供了作曲家另一个自由呼吸的空间;虽然一般作曲家对打击乐器不甚熟悉,极可能作出不适合或难度过高的曲子,让演奏者直呼那是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的任务),但多数仍会尝试克服、挑战作曲家的难题,因此一般作曲家可谓是不断提供演奏者新希望。相互刺激、影响之下,形成生生不息的循环,便会不自觉地造成双方的提升,如同古典音乐浪漫时期一般,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出多样派别。

「不安于室」的击乐人

这几年来,随著朱宗庆打击乐团在世界各地演出时,看到每个团体、无论新旧,都在努力尝试找出不同声音、精益求精。过去有许多乐团都采用土法炼钢的方式,从管弦乐团、交响乐团里抓出可使用的元素;但现在,经验和知识的累积快,打击乐又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寻求各种可用乐器及其精妙处将也是现在以至于未来的一种趋势。这个时代,几乎可以用「万头钻动」来形容,但就我的想法,这还只是中期,而非最高潮时期。甫兴起的团体都还在发展阶段,就像是「开发中」团体,以后应会有更具代表性的团体或撃乐家出现,值得期待。

曾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打击乐的时代。」这种说法即便有人不同意,但是,却打击乐飞跃了几个世代,的确迅速地在这个时代里展现翱翔之姿。击乐人从小受的教育就是合作,因此容易交朋友,在心态上也十分开放(open-minded),一群群人团簇、交流,形成某种世界击乐一家的感觉。像是教打击乐的老师,也会跑遍世界各地观摩、传授技艺,很难总是待在一处。我想,就是这种打击乐的群体性、团结性与自由开放的心,让打击乐发展几乎到达快不可遏的境界,也许我今日畅谈新趋势,明日新趋势便又有所转变,让我们拭目以待!

 

文字|吴珮菁 朱宗庆打击团首席

 

我的下一首打击乐………

钟耀光:我要亲自上台打乒乓球!

直接把乒乓球桌搬上舞台吧!选手们就是打击乐手,两边对打的速度、力道变化,让小黄球在桌上来往跳跃,敲动著丰富的节奏,不就是一场好看、好听又有趣的打击乐?而杀球时「力道」、「伸展」的表现,不也充满舞蹈肢体的美感?这场我构思已久,结合运动、击乐、现代舞三方跨界尝试的「乒乓音乐剧场」创举,预计在后年与十方乐集合作推出,现场再加上音响、灯光、打击乐团伴奏,希望带来不同凡响的击乐新体验。

初步构想上,这场「乒乓音乐剧场」将充满前卫的节奏风格,会有简单的剧情,而表演的最高潮,将是一场精采的乒乓球比赛——每个球路当然都是事先套好的!「1:0」的时候怎么打,「1:1」的时候怎么输,都要精准定位,因为每段你来我往之间,其实就在演奏一段段不同的打击乐曲;观众除了「看到」惊险的比赛过程外,同时也「听到」了好几段不同风格的击乐,当中也会穿插失误笑料——这也是种不一样的节奏跟声音。

这项尝试看来有趣,但难度其实相当高。首先,表演者的球技、击乐技术、体力都要好,不仅要「打」出安排好的节奏及效果,打球的姿势还要有力道及美感,与现代舞作结合,届时可能由我亲自上阵。另外,为了要让乐曲的节奏速度有更多变化,必定要选用较长的球桌,也可能把球变大,加强敲击力度,或是把球漆成萤光,凝聚观众的视觉焦点,很多还待开发的空间及创意等在前头;而在舞台装置及技术上,也希望结合多媒体、灯光、音响,加入更多有趣的点子。

钟耀光|

香港出生,定居台湾,美国纽约市立大学打击乐演奏博士、作曲博士,

现任国立台湾艺术大学音乐学系教授兼艺文中心主任,作品充满浓厚中国哲学思想与丰富情感。得奖代表作包括一九八六年美国打击乐协会作曲比赛冠军的《兵车行》、二○○○年香港中乐团21世纪国际作曲比赛原创组首奖的《永恒之城》,以及收录在SONY《超魅力马友友》专辑中的创意小品《大地之舞》与《草蟆弄鸡公》。

新作吉他协奏曲于今年由义大利著名出版社Bèrben Edizioni musicali全球发行。

 

我的下一首打击乐………

洪芊蕙:用打击乐说一个推理、侦探故事

自古以来,打击乐就非常自然地存在人类的生活中。从一般大家耳熟能详的木琴、沙铃、鼓,到日常生活物品、身体都可以成为所谓的打击乐器;敲敲打打间,我们又可以在每项打击乐器寻找到不同的音色。由此可见,打击乐可利用的元素相当丰富,几乎是取之不竭,因此打击乐作品的可能性也很多。

我为朱宗庆打击乐团二十周年特别音乐会所新写的作品《点加冠》,是运用中国戏曲中竹板快书的「七块」,作为领奏乐器,并将其传统的节奏型态「加冠点」作为乐曲中固定的节奏型态,延伸配合其他打击乐器演奏的乐曲。虽然音乐是应用传统加冠点的固定节奏延伸出的乐曲,形式上却与拉威尔在十九世纪试图突破西方传统美学观所创作出的《波丽露》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些年来的作曲及跨领域合作经验,触发了我一些灵感:下一个作品,我想用打击乐说故事,说一个推理、悬疑、侦探的故事,一样用戏剧与打击乐相结合,或者,也能添入其他创意。因为多年来我总想尝试写个一般观众都能欣赏的作品,加上我本身非常喜欢阅读推理小说,像是「亚森罗苹」系列推理小说、《金田一少年事件簿》等等,于是便促成了用打击乐撰拟推理剧的想法。希望近几年就有机会实现这个梦想。

洪芊蕙|

自一九八六年起担任朱宗庆打击乐团驻团作曲家迄今,

曾陆续在巴黎师范音乐学院、布隆尼音乐院、国立巴黎音乐院作曲班深造,颁获作曲家文凭。

作品广及管弦乐、室内乐及打击乐。代表作品包括荷兰「新音乐乐团」委托的室内乐作品《月娘》、应法国史特拉斯堡打击乐团之邀,与法兰西斯瓦.贝纳马许共同创作的打击乐作品《蛇年的十二个阴晴圆缺》;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在国家音乐厅举行全场个人作品发表会。

 

(采访整理╱郑淑莹)

 

当剧场遇上魔术,打开故事的可能广告图片
评论与回响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PAR名词解码室

加冠点

「加冠点」是一种国乐中常见的节奏形式,若以锣鼓经来背诵,节奏念法为「台台 七台 七台 台○」(底下横线为一拍,「台」发音ㄊㄟˊ,「○」为休止符),速度可快可慢,常出现在戏曲表演中段。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