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鍾耀光

相關文章 35 篇
  • 演出結束後,指揮張宇安與北市國團員一起謝幕。
    音樂

    國樂的中西兩難及其超克

    臺北市立國樂團2022╱2023樂季,新任首席指揮張宇安風光上任,開季音樂會「TCO新紀元」中的「新紀元」一詞絕非誇飾:一方面,在張宇安麾下,我們聽見北市國不同以往的全新魅力;另一方面,透過張宇安的雙重學養,北市國也超克了長久以來的中西兩難困境。 綜觀而言,「TCO新紀元」幾無冷場,不僅合奏品質優異,擔綱獨奏的王銘裕、謝從馨及許妙伊也有亮眼表現。然而,作為一場新首席指揮上任的首場演出,其核心價值仍在於為北市國帶來的種種變革;因此,本文聚焦於張宇安的音樂風格、北市國的指揮沿革、及其中的國樂主體性論爭,更深一層地聆聽這場開季音樂會。 中西兼容的年輕詮釋 張宇安最為人津津樂道的,除了36歲旋即上任的年輕年紀,還有他「東西兼容」的雙重學養。他以國樂合奏為音樂啟蒙,隨後攻讀笛子及管絃樂指揮,在國內外樂壇都有傲人成績。在這場音樂會裡,這兩項特質都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性。 無窮的衝勁、滿溢的情感一向是青年指揮們的共同特色,張宇安也不例外。在選曲上,《天地歌》、《西秦王爺》等曲都有狂亂、原始或野性的高張力段落,而《秦王破陣樂》、《祈雨》則有行進樂般歡愉的快板主題,這些顯然是為指揮量身而選。聽者也能注意到,在這些段落中,張宇安有時設定了相當快的速度,削薄樂團的聲響厚度,使其更加靈動活潑;有時則使用緊繃的大動作與狂放的情緒,讓北市國奏出強力且極端的聲音。這些特點,在過往的中壯年指揮手下確實相對少見。 另一項值得注意的,則是他對浪漫主義風格的掌握。創作《緣》的余忠元擅寫19世紀德奧浪漫主義樂風,該曲也充滿綿長的旋律、玄想般的胡琴獨奏等,無一不是私密的心靈表達。在此我們能聽見指揮輕柔細膩的處理,待之如德奧交響曲的慢板樂章,使人領略他對於交響樂文獻的深刻認識;而如《西秦王爺》進入獨奏前的段落,則能聽/看到張宇安以張狂身姿催動革胡聲部,低音之厚實晦暗,使人想起馬勒、浦羅柯菲夫等西方重要作曲家,這是他西樂學養帶來的成果。 除了上述這些,最重要也最直觀的,應當是樂團聲音的大幅轉變。在張宇安的指揮棒下,整個北市國的聲音變得相當純淨且溫厚,各樂器音色良好地相互融合,顯然歷經了大量排練的細心打磨。更重要的是,這種「純淨」並非是抹去傳統樂器的種種稜角、強硬地模仿交響樂團音色,

    文字|顏采騰
    官網限定報導  2022/11/18
  • (左起)李寶春飾唐明皇(京)、孔玥慈飾楊貴妃(京)、陳雨萱飾夜后、温宇航飾唐明皇(崑)。

    2022李寶春新編大戲《京崑戲說長生殿》《魔笛》輪番登場

    新編大戲《京崑戲說長生殿》和魔幻京劇《魔笛》是李寶春與台北新劇團近年精心創演的重量級製作,原訂今年6月演出的計畫因疫情延後,終於11、12月在台北國家戲劇院、臺中國家歌劇院登場。

    文字|張震洲
    2022/10/12
  • PAR表演藝術
    演出評論 Review

    落幕後的聲音

    一九九二歲末,北台灣的表演天空下,樂音繽紛,好戲連臺:號稱「世紀狂才」的奇柯瑞亞爲觀衆帶來了即興爵士的驚歎;鍾耀光在「周易樂法」中,走出打撃樂作曲的新路;一場命名爲「神雕俠侶」的音樂會,在交響組曲中呈現金庸綺豔的武俠世界丹楓樂集展現她們不僅嫣紅一季的雄心;國民大戲班在《浮緣仙道》中搬演國語版的歌仔戲;「玉米田」素描一根新竹,牽動了風城父老的心;藝術學院戲劇系兩齣畢業公演的作品,無獨有偶地共同訴說著大都會裏平凡的衆生糾葛。熱鬧之後,掌聲稍歇,邀您聆聽一些落幕後的聲音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3期 / 1993年01月號
  • 《冥河幻想曲》是一場「死神的人間之旅」,通過死神的角色反映出人間對於生命的看法。
    即將上場 Preview 唐美雲再度挑戰一人飾二角

    《冥河幻想曲》 黑色幽默的死神狂想

    改編自希臘神話中音樂天才奧菲斯與妻子尤麗狄絲穿越陰陽愛情故事的《冥河幻想曲》,以喜劇包裝生死議題,鋪陳一場「死神的人間之旅」。繼創團作《梨園天神》後,唐美雲再度一人分飾二角,飾演暗夜女神的雙生子,分別是掌管長眠的死神與短眠的睡神,一個生性嚴肅、一個性格開朗,不僅得要快速換裝,角色個性、情緒更得精準轉換。

    文字|廖俊逞
    第280期 / 2016年04月號
  • 鍾耀光
    音樂新訊 十方樂集今年第一「擊」

    敲東西!中英混血擊樂盛會

    東西交「擊」!台北與倫敦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十方樂集二○○五年第一檔年度製作「敲東西!中英擊樂之夜」,由十方樂集團長徐伯年與英國作曲家傑洛恩˙史必克(Jeroen Speak)共同策劃,台灣方面將演出作曲家潘皇龍的《圖騰與禁忌》、鍾耀光《吸積盤》,以及李子聲特別為這場音樂會量身打造的擊樂與琵琶合奏曲《色 IV》;英國方面的曲目則將在台灣首演現代樂壇重量級作曲家,同時也是倫敦皇家音樂學院創辦者的邁可˙斐尼西(Michael Finnissy )的擊樂獨奏曲《烽堠》Hinomi、克里斯˙丹契(Chris Dench)的《幾何之外》Beyond status geometry,以及傑洛恩˙史必克的《鼓塔》GU TA。 「敲東西!中英擊樂之夜」有許多新鮮嚐試,像《圖騰與禁忌》大量運用中國傳統樂器,以及西方的創作技巧,呈現出東西交「擊」的樂章,而鍾耀光為十方樂集譜寫的《吸積盤》模擬黑洞漩渦,技巧絢麗,並以音樂劇場形式呈現,視聽效果十足;李子聲將中國的琵琶融入擊樂也是一項新鮮挑戰。史必克的《鼓塔》則是獻給台灣的禮物。〈廖俊逞〉

    文字|廖俊逞
    第147期 / 2005年03月號
  • 芬蘭指揮家約瑪.潘努拉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當西方指揮大師碰上台灣布袋戲?!

    來自芬蘭的國寶級指揮家約瑪.潘努拉,將應北市國之邀,來台演出「指揮大師潘努拉的東方奇緣」音樂會。這次的「東方奇緣」有多奇?潘努拉除了要指揮國樂團,還得跟布袋戲同台演出鍾耀光的《哪吒鬧東海》,一邊指揮管絃樂團一邊與布袋戲北管鑼鼓呼應;此外,除了演出西方管絃經典,也要挑戰樂名曲《東海漁歌》與《古槐尋根》大師使出渾身解數,場面想必精采可期!

    文字|李秋玫
    第260期 / 2014年08月號
  • 鍾耀光的《臺北六部曲》以TAIPEI的六個字母為出發點,探索文化交流的過程。
    即將上場 Preview 北市國「臺北.臺灣.世界」

    雙團同台 鋪陳東西結合的旅程

    從台北、台灣到走向世界,同時具有安排上的邏輯,在東西樂交融中更考驗著作曲家的功力。市國精心策劃的音樂會,讓觀眾在一場節目中可以完整聽到外來德奧、自己文化,更包含了作曲家將兩種不同文化結合的絕妙巧思。

    文字|李秋玫
    第244期 / 2013年04月號
  • PAR表演藝術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TCO「臺北.臺灣.世界」

    當代台灣國樂呈現中西樂交融,北市國策劃大型曲目:雙團、雙協奏、雙創作的創意構想,鍾耀光擔任全場指揮,揮動舞台上三百多人樂器與人聲,企圖挑戰 國家音樂廳中西交融的音樂爆發力極限。取材台灣音樂風格為題:「臺北」為創作構思,懷抱原住民歌謠、南管等,結合中、西兩大團樂隊,發表兩首委託創 作,TCO「臺北.臺灣.世界」,肯定是本月國樂首選場次。 運用傳統民族樂器音色,結合西樂演奏技法,四首大型曲目,從頭到尾兩團 一百多人在台上演出。終曲壓軸再加上兩百人合唱團,鍾耀光新作《臺北六部曲》,由黃光男(前臺灣藝術大學校長)作詞,世界首演作為本場策展引爆點,意圖測 試音樂廳音響效果的極限。富有台灣音樂的特性,邁向國際進軍,年度大製作,除了這場大型音樂會,已別無選擇。

    文字|劉客養
    第244期 / 2013年04月號
  • 鍾耀光與佑斯特
    特別企畫 Feature

    一爐沉香 讓東方巧遇西方

    兩位作曲家都非出生在台灣,卻跟這片土地有特殊的情感;他們兼具作曲與指揮身分、也都有過一樣的故事。一個是來自德國的NSO駐團作曲家佑斯特(Christian Jost),一個是出生香港的北市國團長鍾耀光。 在兩廳院製作《落葉.傾城.張愛玲》中,佑斯特從張愛玲的短詩〈落葉的愛〉與短篇小說《心經》出發寫作歌劇,鍾耀光則將背景同樣在香港的《傾城之戀》化為樂章。 兩個音樂家,因張愛玲的文學而相遇,並各自迸發出不同火花。

    文字|李秋玫
    第242期 / 2013年02月號
  • 飾唱綾卿的女高音林玲慧
    特別企畫 Feature

    傾聽「 她」的兩種方式

    第一次在專業舞台中以音樂的形式呈現,兩廳院年度製作《落葉.傾城.張愛玲》提出另一個閱讀張愛玲的角度。上半場是由德國作曲家佑斯特根據描述女孩對父親不倫愛戀的小說《心經》所寫的歌劇,由四位聲樂家演繹;下半場則是出身香港的作曲家鍾耀光根據小說《傾城之戀》所寫,根據十二段的構思創作。導演黎煥雄表示,在最低限的妝點下,他讓團隊回歸一個終極任務,那就是「幫助大家更精確地聽音樂」。

    文字|李秋玫
    第242期 / 2013年02月號
  • 北市國樂手李慧、謝從馨與陳盈均將在「聲振百里」音樂會演出。
    音樂新訊

    「聲振百里」音樂會 「打」破東西界限!

    跨越東西方界線的「聲振百里」打擊音樂會,將由日本木琴天后安倍圭子、來自以色列的皮卡度(Perca Du)打擊二重奏及三位北市國樂手李慧、謝從馨與陳盈均齊聚一堂,在團長鍾耀光指揮之下共同演出。 七十四歲的安倍圭子是作曲家及馬林巴琴演奏家,四十多年前她以毛線、皮革或塑膠材質製作打擊棍棒,更與山葉樂器公司合作改良現代的馬林巴琴鍵盤,能演奏五個八度的音域,表現更豐富。另外,她也以擅長同時以六支棍棒演奏而聲名遠播。而皮卡度打擊二重奏由唐馬.耶利夫和阿迪.莫勒於一九九六年組成,因外型帥氣、演奏默契好而於國際急速竄紅,且獲得多個獎項。 此次邀請中西雙方同台飆鼓,將演出安倍圭子所創的經典作品《稜鏡狂想曲》以及鍾耀光給二位打擊與國樂團的《秦王破陣樂》等曲目,更委託新生代作曲家張瓊櫻譜寫新曲《酒狂》。而為了樂曲需要,本場也將加入合唱團參與演出,一場陣容龐大的音樂會,即將震撼登場。

    文字|柯喬齡
    第228期 / 2011年12月號
  • 目前擔任美國哈特福交響樂團音樂總監的關琦安將與NSO合作演出。
    特別企畫 Feature 焦點一

    指揮/老朋友再度到訪 女指揮家展現台灣之光

    樂季節目中,哪些指揮來擔綱領軍,自是樂迷們第一關注的重點,因為這也關乎一場音樂會的成敗。NSO的客席指揮熟面孔居多,但也有值得大家進場的新朋友;北市交依舊以客席指揮主打;國臺交則有令人驚喜的台灣之光女指揮上陣

    文字|李秋玫
    第237期 / 2012年09月號
  • 台北打擊樂團
    好藝有好報

    好藝有好報

    音樂 專一的純然美感─台北打擊樂團「純粹擊樂」與國家交響樂團「新生代小提琴奇才列賓與NSO」 這是一個令人感動的團體。沒有喧嘩的言語與鼓譟的宣傳,總是在你正思忖著何時才能再聽到他們之時,悄然地端著一盤佳餚現身。台北打擊樂團一年一度的國人作品首演音樂會即將登場,一向重質不重量的台北打擊樂團對於演奏首演作品更是精益求精,每每讓首次見世的作品更加耀眼。今年受委託創作的作曲家有賴德和、黃婉真、金希文、鍾耀光與洪崇焜。賴德和的《幻想非洲》延伸作曲家近年來所嘗試的關於時間性的思考,而鍾耀光則以自創的易經作曲系統融合了東西方的相異點,並延續去年新作《第五號鼓樂》的手法與風格,完成了今年這首給擊樂六重奏的《第六號鼓樂》。世界首演是一首作品脫離作曲家之手開始真正參與音樂歷史的起點,台北打擊樂團的功力值得愛樂者親臨這歷史的時刻。 小提琴家列賓(Vadim Repin)將與指揮麥爾(Uri Mayer)共同揭開NSO的年度樂季。列賓這次帶來俄國作曲家蕭士塔可維契的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首度與NSO合作的他,似乎有以這首音樂性與演奏技巧都具高度要求的曲目征服國內聽眾的企圖心,列賓燦爛華麗的技巧大家已經耳熟能詳,如何傳達蕭士塔可維契曲中扭曲的情感,卻令人期待親眼一見。曲目中還有英國作曲家艾爾噶(E.Elgar)相當有趣的《謎之變奏曲》Enigma Variation,試著閉上眼睛,聽聽艾爾噶的音符,猜猜看現在登場的是誰?(林芳宜) 舞蹈 放下嬰兒油,回歸客家母土光環舞集《平板》 如果我們把當今的舞團與舞蹈風格做成一張表,玩個連連看的遊戲,那麼,光環舞集,不假思索地應該會跟「嬰兒油」連在一起。 二十年前,劉紹爐夫婦離開雲門舞集另創光環,經過將近十年的摸索,終於在一九九三年發表《大地漫遊》,柳暗花明一遊驚人,奠定其「嬰兒油上的現代舞」的招牌風格。而《奧林匹克》一作獲得德國路德維表演藝術中心的「表演藝術創新獎」,更為光環打響國際名聲,此後的系列舞作,除了閃亮可見的嬰兒油,劉紹爐也據此整理發展出一套「氣身心」三合一的舞蹈

    文字|林芳宜、楊莉玲、莊珮瑤
    第129期 / 2003年09月號
  • 《蝶谷殘夢》由唐美雲和歌仔戲天后許秀年搭檔,敷演一段浪漫淒美的愛情神話。
    即將上場 Preview 戲曲與交響樂攜手

    《蝶谷殘夢》《桃花扇》 傳統路外闢蹊徑

    傳統戲曲力求創新「革命」的熱潮持續燃燒!這個月唐美雲歌仔戲團與台灣戲曲學院京劇團,分別推出《蝶谷殘夢》與《桃花扇》,不約而同都與現代作曲家合作,結合管絃交響樂團,營造戲曲演出的新面貌!

    文字|廖俊逞
    第190期 / 2008年10月號
  • 的四位靈魂人物:(左起)黃翊、鍾耀光、簡文彬、鄭宗龍。
    焦點專題 Focus

    這廂鐃鈸絲竹 那廂舞動酷炫

    現代舞創作人很少聽國樂,甚至於從來沒有接觸,如果編舞者願意運用點戲曲或南管的素材,那也是極少數。十歲的雲門舞集2,八月要與三十歲的臺北市立國樂團一起在舞台上跳出一個新「Tone」當國樂演奏員躍出樂池上舞台,國樂遇上西方現代舞,一幕幕由視覺暫留串連而成的酷炫影像,將讓觀眾視覺《跳Tone!》。

    文字|王凌莉
    第200期 / 2009年08月號
  • 徐伯年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擊樂出發,打造現代音樂狂想

    擊樂家徐伯年創立的十方樂集,並不局限自己是個打擊樂團,從音樂劇場、打擊樂團到室內樂團,表現形式不一,但「推展現代音樂」卻是一直以來不變的努力方向。鍾情「音樂劇場」表演形式的徐伯年,希望能藉此扮演現代音樂和觀眾的橋樑。

    文字|廖俊逞
    第156期 / 2005年12月號
  • 打擊樂發展之蓬勃,幾乎可以用「萬頭鑽動」來形容。圖為朱宗慶打擊樂團表演現場。
    特別企畫 Feature

    Have A Blast!尋找打擊樂最好的時光

    打擊樂無疑是當代發展最蓬勃的樂種之一,發展雖晚但極其迅速,不僅學習與演奏人口年輕化,國際性比賽與交流平台豐富,更因充滿各種可能而吸引大量作曲家投入打擊樂創作,而表演形式的強調視覺性,也讓打擊樂更有「看頭」!

    文字|吳珮菁
    第156期 / 2005年12月號
  • 台灣戲曲學院京劇團演出的《桃花扇》標榜「新編中國歌劇」,音樂是西方管絃樂,演員卻是京劇演員。
    焦點專題 Focus

    一條演化的不歸路

    我不認為去年的表演界特別「跨界」、「混種」,只是「蛻變」腳步加快、加大。它承襲現代劇場界一貫的前進腳步和方向,只是「截彎取直」的革命舉措較多,引人注意而已。蛻變加快的原因,我認為有三:特定團體的推動、技術的進步、劇場的整體潮流。

    文字|楊忠衡
    第193期 / 2009年01月號
  • 支線故事中,魏海敏演出裘家母親一角。
    焦點專題(二) Focus 戲曲編腔為底 打造交響新韻

    鍾耀光 讓京劇與西洋美聲「水乳交融」

    《快雪時晴》作曲家鍾耀光指出,雖然交響樂融合京劇的作曲形式在大陸樣板戲已經相當常見,但因為創作動機不同,《快雪時晴》也將更為接近觀眾。他說:「在作品中,你會聽到搖籃曲、蕭斯塔可維奇、小調、京劇和交響樂團的西洋旋律!」這些豐富元素將如何水乳交融、順暢演出?的確令人期待!

    文字|李秋玫
    第179期 / 2007年11月號
  • 男中音巫白玉璽在《快雪時晴》中,相當程度融入傳統京劇的唱念作表。
    焦點專題 Focus

    台灣戲曲音樂發展的新景觀

    以傳統戲曲而言,唱腔與伴奏音樂在演出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製作一齣新戲,編腔者與音樂作曲者對於該劇種之音樂體製要有深入的研究還有要重視唱腔「聲情」與「詞情」的配搭、「聲情詮釋」與「伴奏音樂」的配搭,進而才能在這基礎之上,新創發現代化的唱腔與樂團伴奏音樂。

    文字|施德玉
    第193期 / 2009年01月號
12下一頁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澳門

    劇評人票選出兩檔回響兩極的年度演出

  • 特別企畫 Feature

    蕭煌奇:記憶、練習與模仿,作為建構視覺的方法

  • 戲劇

    《和合夢》 以沉浸式展演回應酷兒想像

  • 其他

    聚焦長銷劇 PLAYground空總劇場4月開幕首推《小王子》音樂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