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舞者将于二○○七年一月搬离台北现址,进驻花莲寿丰乡池南村,汲取原乡养分,重新定位出发。这次道别,他们为了突显社会体质、部落文化、舞团舞者步履情绪的转变,《拾舞》整合剧场形式与祭仪乐舞,加入影像、文字、说书、吟唱、配乐等元素,让老中青少四代活力在舞台上交融爆发。
原舞者十五周年纪念演出《拾舞-原舞.十五》
10/20〜21 7:30pm
10/22 3:30pm
台北新舞台
INFO 02-33939888
「只要我们一牵手跳舞,不管我在前排还是后排,无论是悲伤或快乐的歌调,情感的感染力都是愉悦的!」原舞者资深舞者兼舞团经理瓦旦.督喜仿佛回到乐舞现场的集体欢腾:「当初就是喜欢唱歌跳舞才进来的,渐渐才走向部落文化传承,深入到部落接触采集。」这次,原舞者将十五年来进行的八个族群、十个部落田野调查成果,及十个演出精华,集结制作成交织原住民社会演变与原舞者兴衰起伏的《拾舞》。
回归原乡踏泥土,重新定位出发
当年,怀邵.法努司和一群原住民年轻人辞掉手上工作,毅然决定来跳舞,舞出与祖先相遇的绝美,舞出丰收与出猎的欢宴……。然而,原舞者要告别了!「我们是山上的猎人,到都市却变成了蜡人。」艺术总监兼团长怀邵‧法努司一语幽默,道尽坎坷。不敌现实庞大经费需求,原舞者将于二○○七年一月搬离台北现址,进驻花莲寿丰乡池南村,汲取原乡养分,重新定位出发。这次道别,他们为了突显社会体质、部落文化、舞团舞者步履情绪的转变,《拾舞》整合剧场形式与祭仪乐舞,加入影像、文字、说书、吟唱、配乐等元素,让老中青少四代活力在舞台上交融爆发。例如将原住民乐舞发展方向的激烈讨论搬上台;部落青年改编时下流行歌和宗教曲,开怀唱歌唱到天明的生活场景也自然展现;影像则播送部落长者等田野采集画面,及国际交流实况。
以「布匹」象征回家之路
演出内容以「布匹」象征回家之路,它是十二个族群的意象,亦是历经的路程。「年轮」则是时间岁月的痕迹,代表原舞者累积的文化资产。「编织」一是交织原住民错综复杂情绪的变迁史,一为编织回到原乡的美丽希望。曲目除了邹族的小米丰收歌、阿美族的宴灵祭歌舞,还有卑南族陆森宝先生的名曲〈美丽的稻穗〉。「现代人的身体太多水泥了,需要多些泥土!」瓦旦‧督喜形容核心放下盘、使劲全身力气踏地的原住民舞之声响和气势。「绕圆圈时,你看到对方的脸,牵手的力道左右连动,每次跳舞,都像在过年。」
「我的背已经驼得太快,看不到海洋,看不见太阳的第一道光;芦苇花也已长得太高,孩子,你再不回来,就看不到回家的路了。」已故的港口阿美族大头目许金木为孙留下殷殷话语,而原乡生命力的召唤,正在原舞者与每个人心中澎湃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