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千年传统乐器与天籁般的歌声相结合的乌克兰班多拉美声乐团即将访台演出,带来的正是乌克兰独有、最古老的一种传统弹拨乐器「班多拉」,这种乐器的造型特别,属于鲁特琴类,但拥有六十三根弦,可以表现的曲目十分宽广。
乌克兰班多拉美声乐团
5/21 19:30 中坜艺术馆音乐厅
5/23 19:30 新竹市文化局演艺厅
5/24 19:30 台北国家音乐厅
5/25 14:30 新庄文化艺术中心演艺厅
5/26 19:30 台南市立文化中心演艺厅
5/27 19:30 高雄市文化中心至德堂
5/28 19:30 彰化县员林演艺厅
5/29 19:30 台中市中山堂
INFO 02-27715676
有一种纯净的歌声,叙述著未知的言语,却吸引著众人的目光;有一种美丽的乐器,怀抱在乐师的胸口,跟随歌声的旋律起伏,娴静地伴奏。
乌克兰独有乐器,历史超过千年
将千年传统乐器与天籁般的歌声相结合的乌克兰班多拉美声乐团,便是以这优美的演出形式受各地喜爱。由伊莉娜.索多莫拉(Iryna Sodomora)于一九七三年创立,自一九九○年夺得乌克兰极具指标意义的葛洛马达(Gromada)国际音乐节的首奖后即声名大噪,同年更在世界医学会议中演出而引起国际媒体关注,接著受邀在美加及欧洲各地巡演,在美国的演出也获得《纽约时报》给予高度的评价。二○○○年七月,该团更被选中在教宗造访乌克兰时,特别为教宗献唱。而二○○三年首度赴法国演出同样造成轰动,大受好评,之后几乎每年都受邀到法国巡演。
乐团的主要乐器「班多拉」(Bandura)其实是乌克兰独有、最古老的一种传统弹拨乐器,历史超过千年,最早可以追溯到六、七世纪。最初仅是传统舞蹈的伴奏乐器,流行于十五至十八世纪,后用来作为叙事诗、民歌或歌舞伴奏,乐师们一边弹奏班多拉,一边演唱赞颂乌克兰哥萨克人的歌曲。随著时间的演变及乌克兰民族意识的抬头,为因应使用上的需求,乐器本身的形制与也做了调整。金属琴弦渐渐取代原本的肠线,弦数和琴的体积也因应演出需要而增加,今日的班多拉琴共有六十三弦,音阶完整且可以轻易转调。外型与琵琶一样,同为水滴状背板,属于鲁特琴的种类,但琴弦的数量上则明显有所差异。左手在乐器颈部可做部分按弦外,在面板上还有为数不少的琴弦可供右手拨奏和弦,因此这项乐器可说是撷取鲁特琴与竖琴的特长所制。音色上,纤细的程度就像大键琴,所发出的清亮声响也有扬琴的味道,所以可表现的曲目宽广。班多拉这项乐器最大的转变在与哥萨克人结合之后,发展出许多特别的曲目,哥萨克人甚至设置学校来训练班多拉琴师,而哥萨克人所建立的史诗传唱甚至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初。
曲目广阔,演出形式多元
舞台上,班多拉美声乐团的乐师身著鲜明的哥萨克浪漫主义时期的传统服饰,边弹边唱,演出曲目涵盖古典、现代及乌克兰传统歌谣。除了合唱伴奏、自弹自唱之外,乐器发展的纯熟度,也让班多拉可以作为一种独奏乐器。此外,乐团也时常在歌唱与班多拉演出形式上加入传统吹管乐器,甚至西洋长笛等。
悦耳动听的琴声、流传千年的古乐器加上多采多姿的传统服饰,乌克兰班多拉美声乐团带来的,将是一场听觉与视觉兼具的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