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恩威批判目光之「快、狠、准」令他即使是批是斗,也干的跳脱漂亮,他安然自若地站在当下,闻风不动、有条有理地继续放出一把又一把利刃,从建筑到剧场、从娱乐到政治、从天主到佛教,几乎处处都见其身影、声音和评说。香港不少舞台导演喜用多媒体元素,但能够掌握多媒体的冷冽而能够将之转化为具气息的温热的却不多,胡恩威可说是其中一人。
对于风格,游走在编导、多媒体设计、文化评论人多重身分之间的胡恩威,从来没有将之轻易定性,可能也不屑为之;他在其著作《香港风格》中把风格取道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潜意识,是精神世界物质化的一种现象,颜色的选择、物料的质感、外形的构造、功能的运用、空间的流动、阳光、空气、风和水……」字字有物却又句句无质;拿捏不清的可是在浊流中等候被打救的局外人,局中人嫉俗依旧掩影一身沉黑继续好风如水。
多重身分,都是文化批判的层层脉络
然而,风格从来是由实至虚,从有到无的;You are what you ,任何一个动词皆从具象的你或行为反映了不具象的格调。与共喝「进念」奶水、并曾经一度在舞台上合作无间的香港品牌林奕华一样,胡恩威也有很多话要对香港社会和大众说;批判目光之「快、狠、准」令他即使是批是斗,也干得跳脱漂亮;「进念」作为一个门派,本身就是风格。常狠批香港「单一化平庸为本」、把香港政府骂个半死、痛斥苹果媒体、香港学生不懂思考、建筑千篇一律等论述不只一次出自其口;一旦搞不好踏过了界线的另一边,胡恩威便成了礼拜天在维多利亚公园论坛拿著扩音器不放的「维园阿叔」。
然而,所谓格调,就是安然自若地站在当下,闻风不动、有条有理地继续放出一把又一把利刃,从建筑到剧场、从娱乐到政治、从天主到佛教,几乎处处都见其身影、声音和评说,要避也无从,总会有一个地方会让你见得到他。多年来,胡恩威并不把自己的创作空间和香港想像,只投放在一种类型的文化呈现下,而每一类型又各自漫生出不同的尝试。既视观点单一、目光狭隘为香港的头号敌人,胡恩威真人作了多元示范;然而细心观察,便见其中层层叠叠的脉络,是由上而下再从下再上的密密交织,之间并且互相补足和支援;不少有关他的访问和报导,都介绍他是念建筑系出身的,他虽没有成为建筑师,却实在筑建起自己一套胡氏文化事业和理念的风格。
让冷冽多媒体散出温热,善理性呈现但感性不足
这栋胡氏大楼最为人所熟悉的外墙,自然是其不同系列的剧场作品。《2001香港漫游》拉上库伯力克的幌子,把影像以断裂生出层次的方式在舞台空间呈现出一个想像的香港;舞台吊杆和灯光是他的演员、吊杆上下的节奏和音乐则是他的对白话语。香港不少舞台导演喜用多媒体元素,但能够掌握多媒体的冷冽而能够将之转化为具气息的温热的却不多,胡恩威可说是其中一人。而同时,他对舞台空间之深度的阅读和调节,往往都相当敏感和精准;这必然与其对建筑美学的视点有关;作品的宏景构图和综观意象,全都是一幕幕动感的话语。
这些构图很多时都是倾向理性的计算,而相对感性的作品细节,便往往会出卖了胡恩威某些调度处理上的不足之处;这在一些文本较强的作品如《万历十五年》中尤见问题。这剧据说投射了胡恩威的政治理想,所以可能更是在意要言说的所有论点;以致过于急进直接地呈现一些要批判、评论的状况,而失诸剧场其实并非只是一个论坛的空间。正如茹国烈(现任香港艺术发展局行政总裁)所言,「所有作品都是他对社会的评论,剧场只是工具之一」,作品便容易成为一篇理性的演说。
作为文化评论人,胡恩威这个身分其实是他那栋大楼的各个窗户,「透过分析论述与批评公共事情,带动社会讨论」。这些窗子所介入的不同层次,便成为了不同作品中要探讨的议题,从「东宫西宫」系列要指出香港政府在架构、文化和意识形态上的问题;《大娱乐家》是以智慧去剖开娱乐的面纱;《万历十五年》是从中国历史探索香港未来;《香港电视风云》则是针对评论媒体的扭曲现象。窗户的不同可能性,或可同时启开的灵活性,为这片外人所熟悉的外墙,提供了很多深入窥探胡恩威的文化理念的管道。
《华严经》开拓了「进念」的新观众群
目前尤见窗户有越开越多之势,恐难以兼顾其深度;很多时候不免只见窗户半开而不知里就。《华严经》这扇窗开拓了「进念」的新观众群,以佛家经典入戏在香港并不常见,加上在释衍空法师等担任创作顾问的支持下,不少佛教徒亦专诚造访剧场。至于非教徒则可能受题材、以及作词人林夕参与文字创作的卖点所吸引。作品重视文本的原来面貌,因此演员也以法师的装扮介入一众真正的法师之间,唱诵、吟念经典的章节;这些章节到底有多深入到佛典的中心,还是只是借佛典之名去让观众消费宗教,是作品最受争议之处。
所谓不知就里,其实也让人看到胡恩威在处理这个作品时之小心翼翼,毕竟对于佛家的境界的领受,言传只是理性而感性在于意会,而往往胡恩威又见弱于后者。因此他要借助几位「进念」御用演员的个别领受,来展现那种状态;演员个别的独特表演风格,被调和融合于一众法师并整体氛围中,既见「进念」又不见「进念」的吊诡,是《华严经》最耐人寻味之处。至于以多媒体介入呈现「华藏世界」一段,灯光处理并舞台设计原是胡恩威最到家的伎俩,然而那个世界毕竟是具象不具形的境界,自在心中时便各人自有不同的诠释。
而《临川四梦汤显祖》则是向中国传统戏曲借镜自照的另一扇窗。胡恩威除了特别关心公共文化艺术政策议题外,也关注探索中国文化;作为一个处在前线的艺术工作者,他深明无形空洞的文化架构、政策,并对自身文化之不了解,会影响著种种有形的具体建设。因此他常参与评论文化政策的讨论和研探,透过改变建制的根本去前瞻文化的发展;同时亦拓阔对于传统文化的演绎和诠释。
《这一夜,路易.康说建筑》示范建筑之美态和温柔
这些种种固然成为盘缠在胡氏大楼的底下的根,然而别忘了建筑作为胡恩威的老本行,对建筑的心事更是他支撑起这栋大楼却不外露的钢筋。作家欧阳应霁曾写道:「哀莫大于心死——很明显,对于香港,阿威还是未死心」。见诸于胡恩威对香港的在意,他打著建筑系列旗帜的作品如Looking for Mies和《这一夜,路易.康说建筑》The Life and Times of Louis I. Kahn固然是循著这条多媒体的路线发展,其实更是他透过这些引介西方知名建筑大师及其美学的作品,示范建筑之美态和温柔;对照其对在《香港风格》一书中对香港建筑的仔细评价,并对政府城市规划的策略以「消灭香港」言之(《香港风格2》一书),他直把自己视为某种「启蒙者」的角色,为保留并想像香港建筑,开启不同的可能性。
路易.康(Louis I. Kahn)是胡恩威推崇的建筑大师之一,二○○一年的该剧首演可能并未很见到他掌握这类型剧场的成熟呈现;但其诚意却尽然流露得甚至带点纯朴气息。再度搬演作品时加入甘国亮虽不免掺杂了市场考量,但其对剧场形式之掌握却明显洗练得多。这栋大楼的结构,只会愈见其紧切和筑建者的坚持。心之未死,是每位艺术家战斗至最后一刻的执念;只是夜来卸下一身疲惫,也愿心事有人知。把部落格命名为「好风如水」的胡恩威,写的却不只是战斗式的评论文字,也及轻装上路的散文短诗;理性以外的感性,看来他是愈见穿透了。
延伸阅读
- 本刊第175期,周倩漪〈光影万象 示现佛陀智慧—进念.二十面体的多媒体剧场《华严经》〉
- 胡恩威《香港风格》(Cup出版)、《香港风格2—消灭香港》(进念.二十面体出版)、《香港风格3—城市是应该这样建成的》(进念.二十面体出版)
相关网址
进念.二十面体 www.zuni.org.hk/
胡恩威部落格「好风如水」www.mindmeters.com/blogind.asp?id=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