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艺术
特别企画(二) Feature 如何与巴赫共舞?/透析《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大提琴家的人生必修课

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录音选介

自大提琴泰斗卡萨尔斯的典范录音以降,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组曲》成为被认可的独奏曲目,大提琴家正视此曲的深刻内涵与技巧考验,纷纷走上卡萨尔斯的道路,将此曲列为人生必修。从傅尼叶、托泰里耶、史塔克、罗斯托波维奇等前辈大师,到马友友、麦斯基、毕尔斯玛等等,无不留下令人神往、各具特色的诠释版本……。

 

自大提琴泰斗卡萨尔斯的典范录音以降,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组曲》成为被认可的独奏曲目,大提琴家正视此曲的深刻内涵与技巧考验,纷纷走上卡萨尔斯的道路,将此曲列为人生必修。从傅尼叶、托泰里耶、史塔克、罗斯托波维奇等前辈大师,到马友友、麦斯基、毕尔斯玛等等,无不留下令人神往、各具特色的诠释版本……。

 

史上出现过少许「典范录音」,不但成为音乐诠释的历史转捩点,也为世人重新定义乐曲的形貌。就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而言,大提琴泰斗卡萨尔斯(Pablo Casals,1876-1973)不但「发现」这部巨作,其琢磨半世纪后的录音(EMI)更成为经典中的经典。虽然江山代有名家出,卡萨尔斯的技巧已非无法超越,在见解上后辈也不乏伟大之作,但此版独一无二的历史意义,以及卡萨尔斯已将人曲而一的悠然歌唱,在在让他的巴赫无伴奏成为不得不听的典范——那是今日此曲所有演奏的来源,也是所有大提琴家皆曾用心研习的诠释。你可以不喜欢,甚至不同意,却该亲自欣赏一次卡萨尔斯的巴赫。

史塔克以五度录制此曲遥遥领先群雄

在卡萨尔斯之后,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组曲》成为被认可的独奏曲目,大提琴家正视此曲的深刻内涵与技巧考验,纷纷走上卡萨尔斯的道路,将此曲列为人生必修。法国名家傅尼叶(Pierre Fournier,1906-1986)和托泰里耶(Paul Tortelier,1914-1990)各以过人见解与技巧提出深刻诠释。两人相差不过八岁,但始终惺惺相惜,也以不同风格展现大提琴的华丽与深邃。傅尼叶的录音以惊人弓法细腻刻划乐曲细节(Archiv),音量对比和表情呈现都极为丰富。他以较节制的歌唱线条表现巴赫的古雅,又以自由的重音挥洒出个人化的浪漫风格。相较于傅尼叶,托泰里耶的演出则更富张力(EMI),精神饱满地在各舞曲中奏出截然不同的分明性格。六曲乐风刚健自然,左手之快速精准更为人称道,是相当精采的活泼诠释。较他们年纪更轻的詹德隆(Maurice Genderon,1920-1990),则以优雅抒情的句法翩然歌唱(Philips),是从容闲适的诠释代表。他们三人虽然技巧和风格相异,不变的却是人性深度与高贵品味,表现出不同于卡萨尔斯的诠释面貌。

论及录音,身为俄国后裔却出生在匈牙利的大师史塔克(Janos Starker,1924-),以五度录制此曲遥遥领先群雄。史塔克的琴风严谨冷静,左手揉弦甚为节制,连浪漫派曲目亦然。但在端正理性中,史塔克却以令人动心骇目的超绝技巧造就自成一格的艺术天地。五次录音中,Mercury版以优异录音忠实补捉到史塔克全盛时期的凌厉技巧。他用指运弓精确快速,以风雷隐蓄的淡定霸气纵走全曲,音乐在流动中充满能量,技巧高超却不带一丝浮夸炫耀,果然是大师风范。而史塔克在年近七十所留下的第五次录音(RCA),技巧仍然可观,音乐性则更为杰出。节奏与表情掌握细腻精准不说,独到的流动感在岁月中更酝酿成醉人芬芳,在萨拉邦德舞曲里流露深刻内省的沉思。这是史塔克一生琢磨艺术的见证,也是老大师和新时代的对话。

罗斯托波维奇戒慎诠释六曲

不同于史塔克透过诸多录音来记录对此曲的诠释心得,俄国大师罗斯托波维奇(Mstislav Rostropovich,1927-2007)则采取相反策略。虽然曾经录过第二号与第五号,对此曲的高度敬畏之心让他始终戒慎恐惧,到一九九二年才决定发行六曲全本录音,将多年思考做「决定版」完整呈现。罗斯托波维奇认为六曲各有创作主旨,第一号〈微光〉明艳洗练,第二号〈悲伤与张力〉情感内敛,第三号〈光辉灿烂〉华丽丰美、第四号〈庄严与幽暗〉对比深刻、第五号〈黑暗〉与第六号〈阳光〉则互为对比……透过如此个人化的心得,罗斯托波维奇呈现灿然大观的艺术视野和全面技巧,音乐与弓法之大开大阖一如朱铭雕刻或张大千泼墨,更以旺盛的生命力逼人接受他的观点。这不见得是「讨喜」的诠释,却是毫无矫饰与妥协的大师手笔。

相较于老大师,新一代的大提琴家似乎更愿意及早呈现他们对此曲的诠释心得。毕竟巴赫此曲何其丰富,年轻自有青春之美,若能透过录音记录自己的心境转变,也是乐事一件。马友友(1955-)和麦斯基(Mischa Maisky,1948-)已经各自留下两套录音,都在录音中呈现不断进步的思考。马友友的首次录音(CBS/Sony),以热情洋溢和精湛技巧见长,那自信且自然的句法让人闻之难忘,甚至使人觉得理想中的大提琴就该如此歌唱。他的新版本(Sony)则著眼于巴洛克与现代的对话,还与新锐导演合作拍摄六段影片表现巴赫的当代形象,诠释手法也更明亮大胆。麦斯基的首次录音(DG)则大幅运用自由速度,特别不怕以慢速缓缓铺陈。他的演奏既有甜美油润的音色,也有强烈渲染的情绪,完整表现充满个人性格的诠释。他的新版本(DG)则是对旧版的反省,但个性一样强烈,仍是不折不扣的麦斯基。

毕尔斯玛以古朴展现丰美

然而,无论大提琴家为此曲提出如何风貌,夸张地说,他们都在延续卡萨尔斯所走的浪漫路线,不过是卡萨尔斯的不同变奏。但真的只有像马友友般华丽歌唱才是大提琴本色?只有像麦斯基般浪漫沉腻才是用心?荷兰大提琴家毕尔斯玛(Anner Bylsma,1934-)钻研古乐多年后的录音(Sony),一问世便造成极大轰动。原来流利歌唱往往沦为千曲一腔,古朴真实却能无比丰美。「我厌恶吼叫,因为吼叫听起来最终都一样。现代弦乐演奏家吼叫太多了,我们需要的是真实地吟唱。」毕尔斯玛成功展现巴赫音乐中的对比性,绝佳表现让我们深刻反省心中既存的巴赫无伴奏形象,足列卡萨尔斯后对此曲影响最为巨大的诠释。

本曲有太多诠释可能,无论是反映时代或表现自我,各个版本其实都有可观之处,值得爱乐者细细品味。近年来俄国名家鲁丁(Alexander Rudin,1960-)以绝佳音准和超绝弓法录下精采诠释(Naxos),兼具技巧和优雅。英国名家伊瑟利斯(Stephen Isserlis,1958-)在二○○七年的录音(hyperion)更提出少数可称创新且不凡的经典,是笔者极为佩服的大师之作。而若认为此曲对大提琴家而言已「不够艰难」,不妨听听今井信子(Nobuko Imai,1943-)以中提琴演奏的录音(Philips)。她不但成功解决乐器共鸣问题,更提出深思熟虑后的睿智见解,以巴洛克风格和崭新音色让世人反思此曲的内涵与表现方式,是应当欣赏的绝佳演奏。

(本文由云门舞集提供)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四界看表演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