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友友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雞蛋糕與龜苓膏(上)
俄羅斯向來以文化軟實力自豪,於古典音樂界尤然,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丁向烏克蘭採取特別軍事行動後,引發樂界一連串「表態」行為,反對戰爭者有之,發起抵制行動者亦不少,在一片聲援烏克蘭的呼聲中,也意外揭露社群媒體時代眾聲喧嘩的本質。
-
腦海裡的旋律
療癒的力量
秋冬的樂界盛事,莫過於大提琴家馬友友即將訪台。期待走入音樂廳的心情,加上全球疫情似乎快畫上句號,黝黑鬱悶的3年就要結束,此時看到隧道另一頭的光,多麼令人歡喜! 去年3月中,YouTube上流傳一段點擊率超高的影片:戴著口罩,頭頂扁平呢帽的男子,在美國麻州某疫苗注射室,先演奏〈聖母頌〉,緊接著拉了巴赫〈G大調第一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前奏〉。坐在休息區等候的民眾屏氣凝神地聽,有人拿出手機錄影,有人閉著眼睛享受;十幾分鐘內,注射室中原有的喧嘩和不安平穩下來,取而代之的是寧靜安詳,琴聲不斷流瀉,世界卻停止運轉。 「既然得靜坐15分鐘觀察、休息,我乾脆為大家拉幾首曲子。」戴著口罩,頭頂扁平呢帽的男子不是路人甲,而是著名的大提琴家馬友友,在電視新聞訪談中他提到這段插曲。令人不安的疫情期間,音樂成為許多人的依靠,對外聯繫、對內定錨,安慰的力道溫柔卻強大。我清楚記得,疫情剛起的那個春天,義大利深陷恐慌,城市居民自組社區音樂會,在陽台上唱歌互相打氣,也為在醫院奮戰的醫護人員隔空加油。 「普遍認為,應對壓力大、令人痛苦的時期,音樂是非常有幫助的。」美國哈佛醫學院精神病學專家、布朗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還有波士頓音樂與健康研究所的教師透過研究得到證實。長期以來,他們合作探討音樂如何活化大腦,以及音樂在醫療健康領域的實際功用,最初研究對象為中風和癌症患者:因為大腦組織受損,有些人失去感知音樂的能力,有些人則產生音樂幻覺,在沒有演奏╱播放的狀況下也覺得聽到音樂;透過對失能者的觀察,反向理解健康的大腦到底是如何處理和感知音樂。 大部分人不會意識到,聽音樂時,我們的大腦其實很忙:當聲波進入耳朵,撞擊耳膜並引起振動,之後不斷轉換能量形式,最後形成電信號傳達到腦幹;腦幹是大腦的聽覺訊息中繼站,之後會將之分送,以活化聽覺皮層和大腦其他區域。聽音樂尤其聽我們喜歡的曲調會讓大腦許多區域活化,例如處理韻律與節奏、體會時間感和掌管身體運動的小腦;將經驗轉化成記憶的海馬體;有「大腦情緒中心」之稱的杏仁核;負責聽力、感知和理解的顳葉;還有大腦的獎勵迴路,分泌快樂荷爾蒙、傳導讓人興奮的腦內啡,都得依賴這個系統簡而言之,聽音樂時,大腦不同區塊必須協同工作,才能整合不
-
藝@CD
與巴赫再度同行 分享跨時空的慰藉
錄製過上百張專輯的大提琴家馬友友,今年推出的全新專輯,卻是他第三度錄製的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對於從四歲起就浸潤其中的巴赫音樂世界,馬友友有著隨年齡、視野而轉變的理解與詮釋。第三度的錄製,已過耳順之年的他選擇了重返初衷,無論是音色或表現似乎是更優遊自在、更豐富卻更是純粹地表達了自我的人生觀。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未若柳絮因風起
壞的改編叫做「撒鹽空中差可擬」,好的改編則是「未若柳絮因風起」。優質的錄音與高水平的演奏,讓馬友友在《馬友友之巴哈新聆感》中找到了阿基米德的支點。但對於想要支起整個世界的馬友友而言,槓桿的兩端必非跨界與嚴肅,他更絕不是移山填海的愚公精衛。只要我們用耳朵,而非腦袋去聽這張唱片,你一定會聽見馬友友用他一貫迷人的微笑輕輕地說:「別管山來不來了,我們一起去看看山吧。」
-
音樂新訊
馬友友與絲路合奏團 從銀幕來到你眼前
大提琴家馬友友曾說過:「我從小帶著這份音樂天賦長大,使我根本毫無選擇。我從未致力成為一個音樂家,而是自然而然地陷入其中。我一直在思索自己是誰?定位是什麼?而我認為世上七十億人都和我有一樣的想法!」樂壇中,有多少人汲汲營營站上大舞台,但自小就展露鋒芒的馬友友,卻不斷思考著更深刻的問題。為此,他從二○○○年發起「絲路計畫」,廣邀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家們,以音樂作為彼此溝通的媒介,讓文化、藝術、人文碰撞交流。多年來,他們不但找出跨越東西方相容的語彙,更組成「絲路合奏團」,透過他們的詮釋,讓世界聽見他們的心聲。 在今年,由奧斯卡金獎導演摩根.內維爾(Morgan Neville)所執導的電影《馬友友與絲路音樂會》,便從各種角度出發,記錄了這段從「家」的概念出發,直到回歸至「家」的歷程。年底,在馬友友剛過花甲之年後,將再度率領樂團來台演出。幾位電影中的主角、來台獨奏過的明星,也都將齊聚一堂。在合奏團裡,音樂無國界、也沒有時空的限制。在彼此對談中,或許人生的意義,得以在此找到解答。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電影院裡的劇場Live
每次看本刊倫敦特派報導英國國家劇院又出了什麼大明星主演的鉅作,總是扼腕自己阮囊羞澀,不能親至現場躬逢其盛的戲迷們,現在,透過NT Live系列的影院放映,也能體會在倫敦看戲的快樂。繼第一季的莎劇系列,第二季也推出四檔大明星加持的製作,讓你看好戲只要買戲票不用買機票,戲迷人生好live!
-
音樂新訊
馬友友與凱薩琳.史托特 紀念友誼共奏「生命之歌」
今年,享譽國際的大提琴家馬友友就將近入耳順之年了。六十歲,讓他思考著未來會是如何?還有回顧一路走過的足跡。經過一番醞釀,甫於今年九月發行的專輯《生命之歌》Songs From The Arc Of Life,便是他向所有愛好他的樂迷所宣布的答案。本張專輯可說是馬友友與英國鋼琴家凱瑟琳.史托特(Kathryn Stott)合作屆滿卅年的友誼記錄。兩人從馬友友廿多歲時相識,一路分享音樂的想法,因此在這重要的時刻,他與老搭檔攜手合作,收錄他們經常演出、卻從未正式錄音發行過並較為罕見的曲目在其中。 樂曲包括了西貝流士的《這是一場夢嗎?》、蓋得《嫉妒探戈》、德布西《美麗的夜》及舒伯特《聖母頌》等等。他說:「凱瑟琳和我多年來談論了不少,我們想錄製一張真正喜愛的音樂、傳遞生命背景的片段、童年、少年時期、青年期、中壯年,直到年老;隨著不同人生階段,這些音樂聽起來會有什麼不同?」如今,在專輯之外,樂迷也將有幸得以在十月聆聽兩人在台北、台中、台南三地的二重奏巡迴,聆聽專輯裡的精選樂曲,與他們共度一段時光,一起想像這些樂曲,在他們或自己的生命中,有過什麼樣的啟發?
-
即將上場 Preview 馬友友與絲路合奏團
跟隨樂響走上絲路 探索嶄新音樂地圖
在睽違台灣四年後,馬友友與「絲路合奏團」在度帶著在這方音樂地圖上探索的成果獻給樂迷,將呈現各民族間交流特性的樂曲,如由《傑翠爾》、《夜思》、《編織》與《千馬奔騰》等文化傳統迥異的四首樂曲所融會的《絲路組曲》、雅各森《祭火廟》、阿德勒《皇家宮廷之樂》、達斯《史麗絲提》、法蘭克《萬歲!現代印加帝國指南》等,展現累積的深度思維與寬闊視野。
-
藝@CD
路遙知「馬」力 日久鑑琴音--馬友友的三場大夢
馬友友四月底才剛帶著絲路合奏團訪台慶祝絲路計畫十周年,這位當年的Lyrita相中的大提琴新秀,如今早是Sony台柱且難擋華髮微禿。隨著他的音樂路越走越深、越廣,樂迷已難三言兩語描繪馬友友樂風。 今年,樂壇忙翻蕭邦、舒曼,不過馬友友卻有張去年就錄好的孟德爾頌,今年才來發行攪局,可當成他回歸古典的成績單。不過另外兩張《歡樂頌》、《馬友友的電影情緣》,恐怕更散發著他那股熱騰騰的「馬」力!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大提琴家的人生必修課
自大提琴泰斗卡薩爾斯的典範錄音以降,巴赫《大提琴無伴奏組曲》成為被認可的獨奏曲目,大提琴家正視此曲的深刻內涵與技巧考驗,紛紛走上卡薩爾斯的道路,將此曲列為人生必修。從傅尼葉、托泰里耶、史塔克、羅斯托波維奇等前輩大師,到馬友友、麥斯基、畢爾斯瑪等等,無不留下令人神往、各具特色的詮釋版本。
-
專題
張瀚心
在國內樂界佔有一席之地的小提琴師傅張瀚心,無論是修琴或製琴的技術皆十分高超,在圈內口耳相傳下,擁有極高的知名度。來到工作室見到一把把的提琴高掛、琴盒相疊,就可以感受到這位提琴醫生對樂界琴生們的重要性,而張瀚心本人更是熱情非凡,永遠為著生病的提琴,敞開大門。
-
音樂 彈琴像結婚,指揮像交女友
「彈」、「指」兼修的指揮大師瓦薩里
對樂迷而言,瓦薩里代表了二十世紀大師的傳承,他演奏時洋溢十足的浪漫性格和詩意,一向為樂界所津津樂道。鋼琴家出身的他巧妙比喻,指揮像交女朋友,短時間就可以練成,彈琴卻是要與一首曲子「結婚」,必須真正喜歡才行。「音樂是什麼?不在音樂的表面,而是隱藏在音符背後的東西!」
-
音樂
演出新訊:音樂篇
紛擾之際,,何不聆賞自然天籟? 馬修‧連恩再度訪台 以環保音樂家著稱的馬修‧連恩,他的音樂創作喜歡融入大自然的聲音,讓現代人有機會了解我們居住的地球,進而愛護它。一九九八年,馬修首次拜訪台灣。以一星期時間在台灣走透透。認識了許多朋友,也錄下台灣山林與海岸的自然聲音,並與台灣音樂家再次合作,完成首張以台灣音樂為主角,充滿濃厚人文、自然氣息的《海角一樂園》。一九九九年又在第十屆金曲獎頒獎典禮中與國內音樂家、舞蹈家合作,演出成名代表作《飛鼠溪》,高質感的音樂內涵與環保意念征服了台灣。此次,在台灣社會紛紛擾擾之時,馬修‧連恩將與大家一起發掘心靈中的清澈美地,從大自然的天籟中追求平靜。 「鼓」動新時代的樂舞!風格多元的阿扎鼓諾Azaguno非洲樂舞團 提起非洲,難免與戰爭、肌餓、蠻荒產生聯想,很少人知道非洲音樂因為黑人殖民的關係,影響了頌樂(Son)、薩爾薩(Salsa)、倫巴(Rumba)、爵士(Jazz)、藍調(Blue)等樂種的發展,在音樂史是很重要的一環。六月初,來自非洲迦納的阿扎鼓諾非洲樂舞團(Azaguno),就是一個試圖呈現非洲傳統音樂舞蹈藝術,並融入具有時代創新精神之樂舞的團體。 「阿扎鼓諾」(Azaguno)一詞原指西非迦納地區埃維族的領袖鼓手,該團成立於二○○一年,創始者及藝術總監派斯考,楊原籍迦納,現為美國西維吉尼亞大學世界音樂中心主任。這是個生氣蓬勃的多種族表演團體,致力於非洲樂舞的研究、保存、教育及演出,包括傳統非洲樂舞、非裔美國人以及加勒比海地區和拉丁美洲一帶的樂舞形式,該團亦創作當代跨文化的作品,用劇場的元素,融合來自世界史觀的非洲經驗所代表的藝術文化價值和資源。透過鼓聲、人聲、舞蹈、其他視覺藝術形式以及相關資源,創發出不同的表演風格和面貌。 與大樂團一起華麗搖擺!貝西公爵爵士大樂團訪台 一九三○年代是美國爵士樂最為風行的年代,也是爵士「大樂團」風格最為風行的年代。爵士樂的旋律在美國的大街小巷、俱樂部、收音機裡美妙地傳送出,當時「貝西公爵爵士大樂團」、「班尼‧古德曼大樂團」與「艾
-
表演視界
大提琴家馬友友
-
紐約
遇見絲路上的古波斯傳奇
「我是一個美國作曲家,我寫的是西方音樂。這不是一首波斯音樂,但是我記得七歲時在伊朗的剪影,還有我祖母的歌謠,這些回憶在多年後我自己找到了路,而回到我的腦海中。」丹尼爾普試圖解析他作品中東方與西方的交會。
-
特別企畫 Feature
巴赫的台灣跨界經驗
巴赫不常旅行,只有很難得的機會才步出中北德一帶,巴赫迷應該都會記得他爲了聽柏格特胡德(Dietrich Buxtehude)的管風琴音樂,跋涉五百哩的軼事。當年這位上帝忠實的僕人,應該沒有想到:文化與傳播科技的巨大拉力,遙遠如台灣竟也在三個世紀後,屬於全球性的巴赫狂熱中自動歸隊。 巴赫無疆界 應該感謝馬友友,自從他拍了《馬友友的巴哈(赫)靈感》 之後,巴赫不僅活在誠品書店、廣告配樂中,還不小心地成爲本地「巴哈與巴赫」譯名之爭的箭靶;巴赫不僅受音樂家青睞,其他表演藝術領域更不遑多讓,十五年前賴聲川剛執導藝術學院戲劇系,就以即興創作的方式「玩」過《變奏巴哈(赫)》;林懷民九八年的《水月》更是以太極導引與巴赫首度對話。也許是個巧合,適逢巴赫逝世二百五十周年之今年,至少就有劇場工作者魏瑛娟、傅裕惠、石吉智不約而同地在其作品中「植入」巴赫,「巴赫無疆界」,至少在台灣就是。 台灣一直有一票熱愛巴赫、喜歡以巴赫妝點作品的劇場人,這應該是個事實。巴赫器樂作品的純度與繁複的對位與織體(texture),經常在戲劇文本之外,反而相對地呈現了客觀的效果,任意掬取巴赫片段,都可能意外帶來的張力;導演傅裕惠就不諱言,巴赫的音樂很「好用」。十月才結束演出的《她的小說,我的故事》裡,女主角擬仿瓊瑤小說片段裡對愛情的癡癲,傅裕惠用巴赫《十二平均律鋼琴曲集》The Well-Tempered Clavier與類似文武場的現場節奏演出,形成「平而且均勻」的素雅與磅礴擊鼓聲交織的內心戲,傅裕惠以不斷續織的分解和弦(broken chord)音形來對比女子表述愛情時內在指涉「辭窮」的窘迫;然而愛情的發情作用藉由女主角「喃喃」自白呈現,傅裕惠則以音樂來「嘲笑它」。 一邊抬腿一邊聽巴赫 相對於傅裕惠在使用巴赫音樂時強烈的戲劇企圖,魏瑛娟就顯得「輕鬆」許多。魏瑛娟的巴赫靈感是從蒙得里安(Piet Mondrian)的畫作而來,其構圖中透過簡約線條與純粹色調所流露的「客觀宇宙」存在,經常令她聯想起巴赫的音樂。而視覺與聽覺圖像式的吻合,也就使得魏瑛娟時常期望將巴赫「借」到劇場來。 在排練《2000》時,魏瑛娟是讓演員「一邊做抬腿動作,一邊聽巴赫平均
-
音樂
趨於「和諧」的室內之音
在南部全場以室内樂演出,竟能如此叫座,有一部分的聽衆大槪是為了一睹馬友友的風采而來,然而這場演奏會的曲目絶非馬友友、林昭亮或其他演奏家的獨角戲,它是一場強調分工合作,彼此協調到最後形成一體,充分考驗團隊精神的音樂會。
-
音樂
Yo-Yo Ma旋轉巴赫 聽馬友友獨奏
當馬友友面對極艱難技巧,或突然轉變爲如歌般的對比樂句時,他靠著敏感的肢體反應,表現得毫不紊亂,也不會有脫節的情況。
-
焦點
自由的靈魂與厚重的傳統
一位音樂性格深沉、保守而常靠近傳統;另一位則充滿即興和易變的特色, 且能讓艱深的音樂化作具親和力的作品。一位個性強硬而內斂;一位則活潑開朗且形象鮮明,自然散發一種魅力。
-
戲與影的對話
宗敎追尋與情色歡娛
有限的肉體歡娛 無限的想像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