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两厅院文化沙龙以茶香茗情为一连串生活美学讲座揭开帷幕,延请人澹如菊茶书院负责人李曙韵介绍台湾茶文化,分技、艺、道三层面解说,逐步探索茗香之外的茶事精神。
技—老师傅制茶手法造就台湾茶独特性
「技」,指茶的基本技术与知识层面,分为植茶、制茶、焙茶、藏茶与评茶五类来谈。李曙韵说,印象中,提到植茶总令人联想到悠悠的山歌与美丽的采茶姑娘,但实际上台湾的茶产业与其他农产业无异,都已成为高龄产业。李曙韵指著幻灯片中笑得灿烂的采茶老人,想起当她前往拍摄照片时,老茶农总推说「我好丑」而不甚情愿,但这一双双采茶老手上布满的岁月痕迹,却是扎扎实实支持台湾茶产业一路走来不可或缺的支柱。
制茶师傅的手法差异造就各式口感不同的茶种,而台湾传统制茶技法的特殊性使得台湾茶在世界上有著难以动摇的地位,李曙韵强调,这是台湾茶产业唯一不可被复制的部分,但却面临失传的困境。好茶之所以昂贵正是因为那皆是师傅全心全意投入的成果,李曙韵想起北埔老制茶师就曾说过:「我的茶好喝是因为我每天都唱情歌给它听。」每位师傅对手中茶叶的爱情,弥足珍贵。
而究竟什么味的茶才是好茶?李曙韵引武夷耆老姚月明之语:「淡非薄,浓非厚」来谈,淡薄不是一件事情。很多人误以为淡茶就是没有滋味的茶,这是错误的想法。淡并非没有味道,淡有许多层次,如墨山水画,浓淡虚实各有风味,喝茶不是非得喝厚茶才是好。李曙韵道,年轻人都靠感官喝茶,说茶苦说茶涩就不是好茶,但却不懂茶的苦味、涩味与香味是并存的,而老人则是用身体在喝茶,用自己丰富的生命经历、用心体悟茶中滋味。
台湾茶特有的优势,就是喉韵极佳,有回甘冷香使人捧杯留恋。李曙韵曾代表台湾至四川参与国际茶道邀请赛,大陆各省都拿出看家本领,边舞边乐边沏茶,但台湾却只有泡茶。饮毕,下个参赛者持续载歌载舞,评审却始终捧著台湾的茶不肯放下。赛终,他们说:「全中国都在表演,只有台湾在泡茶。」
艺—从生活品味转为表演艺术形式
论「艺」,台湾茶到八○年代才有内销,开始讲究茶农个人风格。此时泡茶比赛初现,为茶艺萌芽期,重视茶汤、茶味。直到八○年代中期后,茶界赛事才逐步加入视觉设计、知识等面向。但台湾茶文化早期是被贬抑的,「茶室」等同于特殊场所,李曙韵还记得当时长辈对自己从事茶事工作的目光,经历二、三十年的变化,茶才开始摆脱负面印象,开始从生活品味转变为一种表演艺术形式。
许多人都以为台湾茶无甚特别,实际上,继唐人煮茶、宋人点茶、明人煎茶,台湾乌龙茶技法正是第四波高潮。台湾茶艺属传统潮州功夫茶系统,讲究沏茶过程,有许多独创技法,如双杯品茗法、双杯翻扣法与茶盅分茶法等。李曙韵说,从前泡茶是用小桌、一壶对三杯,到后来桌子愈变愈大、人愈来愈多,杯子不够用了,台湾人就想出以两套杯子交替的方式喝茶,为了利于分辨,双杯便用一高一低,没想到就这样发展出了台湾茶文化独有的「闻香」品茗。
近年茶会也会融入各类视觉或表演艺术,最普遍的是茶与花的结合。李曙韵还记得茶人潘彦久喜爱插花、泡茶,但不论到哪用的却总是同一株假花。「为什么每次都要折腾花呢?」潘彦久如是说,他认为插花只须心意到就好,李曙韵也因而开始思考不伤花却能将自然带入茶会的方法。茶与乐结合的形式,林谷芳教授有名的剧场茶会《茶与乐的对话》即是一例,这个与国乐合作的茶会,原是用以回赠韩国龙云法师曾热忱接待而办,龙云法师惊艳于茶乐相合之美,留下「在日本看到茶道,在韩国看到茶礼,在台湾看见茶艺」之语。而茶与其他艺术的结合亦非少见,李曙韵近年举办的茶会中,也常与舞蹈、影像等艺术型态结合,展现茶艺多元风貌。
道—台湾的茶道仍是「ing」
最后要论及「道」。提及茶道,不免会联想到跪坐在榻榻米上,肃穆严谨的日本茶道,但茶道并非日本原创,中国早在唐代就已有「茶道」一词,当今不论日、韩茶道其实都受中国茶文化深刻影响。韩国茶道崇尚宋代以白为贵的观念,至今茶服、茶巾等都还是以白为宗,呈现庄重质感。韩国茶会的特色就是茶器多样,多在户外随兴举行茶会,李曙韵曾与韩国办过交流茶会,发现韩国茶礼的可爱之处就是无论来了多少人,永远都有喝不完的茶、吃不完的茶食,不怕口渴不忧肚饿。
在日本,茶道则以佛法为其内涵。著名日本茶人村田珠光曾撰〈心之文〉提到:「成为心之师,莫以心为师」,点出修习茶道旨在勿让自己成为心的奴隶,而要超越物质束缚,放下一切。还有历史茶人井伊直弼名言「一期一会」,即指纵使主客几度相会,今日之会亦不再来,实乃一生一度之会也。流传至今仍发人深省,由茶道中体悟出的生命意涵极为精湛。
回到台湾,李曙韵说台湾的茶道仍是「ing」,现在进行式。虽然剧场茶会是推广茶的助力,但茶毕竟不是表演艺术。不停往前进的台湾茶人应该要慢下脚步想一想,如何以更抽象的方式来阐述这难以言喻的茶事精神,以及什么才是台湾茶事、茶道该走的路。「茶是应该纯粹为了茶,与安顿茶人的灵魂而服务。」她说。茶道源于生活,中国人的道总不离生活,不论要从哪个角度切入、从哪道门走进去,记得、一定要亲手亲执那一壶茶,才能真正入道。
李曙韵带路 踏入美学生活
- 艺文休憩空间
紫藤庐
紫藤庐为全台湾第一处市定古迹,也是台北市第一处以人文历史精神及公共空间内涵为特色而指定的活古迹。它是一间茶馆,又不仅是间茶馆,昔时为民主运动、反对运动及自由学者的聚会场所,文化气息浓厚。紫藤庐包容各个文化层面,艺术、人文、哲学人士的心灵在此发生文化撞击。「如果台北养不起紫藤庐,是文化界的悲哀。」李曙韵说。「可以每天去紫藤庐,慢下来,好好喝一杯茶。」在紫藤庐可点餐,品茗,而气氛开放、艺文荟萃的茶馆格调,才是最引人的。
- 文化展演活动
傅聪钢琴独奏会 台北国家音乐厅 10/9
关于傅聪,李曙韵高中时最喜欢读傅聪父亲写给儿子的书信集《傅雷家书》,身为艺评家的傅雷在书信中展露其文化学养,热诚与理性交揉的隽永文笔令人印象深刻。从小学钢琴的李曙韵推荐难得的傅聪钢琴独奏会,傅聪全场将演奏海顿作品。钢琴诗人如何诠释海顿的幽默感,值得聆赏。
中华茶艺奖第九届泡茶比赛暨亚太茶艺观摩赛
11/21 泡茶总决赛
11/22 亚太观摩茶展
台北华山创意园区中6馆
由中华茶艺联合促进会主办的此项盛事,亚太观摩茶展将汇集中日韩星马等各家好手。李曙韵说,要认识茶道,可从这场盛会开始。本著推广美意,学茶资历或深或浅者皆在场上一展身手,也可看到不同的茶人如何沏泡、包装茶品。无论对茶艺初入门或有兴趣者,或已喝茶多年,都可去现场欣赏台湾及亚洲各国对于茶艺茶道的见解滋味。
- 设计品牌推荐
峣阳茶行
这是个百年茶行。西元一八四二年,福建安溪人王择臣渡海来台,于彰化鹿港首建百年老店,从事茶叶买卖。一九二一年由王择臣孙王淑景,于厦门创立峣阳茶行。峣阳茶行以其对茶的鉴赏力,由挑茶、选茶、焙茶、评茶,乃至包装销售及定价,每一步骤都传达对茶叶品质的坚持。厚儒,峣阳茶行专做铁观音茶,其独家的「三焙三退火」烘焙技术,使烘焙过的茶叶达到最佳品质。「看台湾传统茶行如何走向精致包装的品牌。」李曙韵说。峣阳茶行是绝佳范例。
BOX
两厅院文化沙龙讲座.十月份预告
10/7 |
潘黛丽 |
中华民国织品服饰设计师协会理事长 |
服装艺术与形象风格 |
10/14 |
苏国垚 |
高雄餐旅学院旅馆系助理教授 |
优雅-谈新EQ人际礼仪 |
10/21 |
姚政仲 |
中华民国室内设计协会理事长 |
形塑居家空间美学 |
10/28 |
胡因梦 |
心灵工坊董事兼顾问 |
现代人身心灵沉潜与升华 |
时间:每周三13:30~16:30
地点:台北国家戏剧院四楼交谊厅
洽询专线:02-33939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