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剧演出《天空深处》,导演田戈兵。(歌德学院北京分院 提供)
城市艺波 Cities & Arts

北京:中国与德国 两地剧人交流「新戏剧艺术」

由歌德学院北京分院、杜塞朵夫剧院主办的「新戏剧艺术:中国/德国」,旨在通过比较、讨论戏剧的不同创作方式和工作环境,增进两国戏剧工作者的了解,期望建立长久的合作交流平台。活动分别于中德两国进行,今年三月在杜塞朵夫剧院揭开序幕,中国剧作家到访德国;而十月则移师北京,德国剧作家应邀到中国交流。两国剧作家的作品被翻译成两地语言,并以情景朗读的形式呈现。

由歌德学院北京分院、杜塞朵夫剧院主办的「新戏剧艺术:中国/德国」,旨在通过比较、讨论戏剧的不同创作方式和工作环境,增进两国戏剧工作者的了解,期望建立长久的合作交流平台。活动分别于中德两国进行,今年三月在杜塞朵夫剧院揭开序幕,中国剧作家到访德国;而十月则移师北京,德国剧作家应邀到中国交流。两国剧作家的作品被翻译成两地语言,并以情景朗读的形式呈现。

十月十六至十九日,在北京东城区方家胡同一座新落成的北京聚敞现代艺术中心内,来自中国与德国的剧作家,展开了一次跨越地域与文化的戏剧对话。

这次活动名为「新戏剧艺术:中国/德国」,由歌德学院北京分院、杜塞朵夫剧院(Düsseldorfer Schauspielhaus)主办,并获北京华亚艺术基金会支持。为筹备这次交流活动,早于二○○八年中,杜塞朵夫剧院的戏剧顾问(Dramaturg)克里斯多夫.莱普奇(Christoph Lepschy)与旅居德国的中国戏剧导演曹克非便亲临中港两地,与剧作家会面。

 

两国的剧作为交流主体

杜塞朵夫剧院历史悠久,是德语地区规模最大、地位最高的戏剧舞台之一。现任艺术总监艾美莉.尼迈尔(Amélie Niermeyer)自二○○六至○七年的剧季开始,制定出一套以主题为定位标准的演出计划,其中包括古典剧码、新剧码及跨领域项目。剧院以其「创作实验室」及剧作家资助计划享誉德语地区,历来培育了不少当代剧作家。今年三月,剧院新的演出场地Central刚落成,原址为火车站的老邮政大厅,期望为当代国际戏剧提供交流展示平台,并成为新戏剧形式的实验园地。

「新戏剧艺术:中国/德国」以两国的剧作为交流主体,参与的华文剧作家包括过士行(北京)、赖声川(台湾)、潘惠森(香港),内容包含对剧作家和作品的介绍、情景朗读(剧作朗读)、专题讨论会及主题报告等,通过比较、讨论戏剧的不同创作方式和工作环境,增进两国戏剧工作者的了解,期望建立长久的合作交流平台。活动分别于中德两国进行,今年三月在杜塞朵夫剧院揭开序幕,题为「中国新戏剧艺术」,华文剧作家应邀出席当地的交流活动,他们的作品亦被翻译成德语,以剧本朗读的形式向德语观众呈现,包括高行健的《八月雪》及赖声川的《暗恋桃花源》等。

讨论最多的是翻译问题

十月份在北京刚举行的活动,则与德国的部分相衔接:德国剧作家应邀到中国交流,他们的作品亦被翻译成中文,并以情景朗读的形式呈现,作品包括德艾.罗尔(Dea Loher)的《最后的火焰》、亨德尔.克劳斯(Händl Klaus)的《黑暗诱人的世界》、卡特琳.勒格拉(Kathrin Röggla)的《当局者》和乌尔里克.叙哈(Ulrike Syha)的China Shipping。此外,由德国剧作家格斯娜.丹克瓦特(Gesine Danckwart)创作、中德演员合作的舞台剧《Tales》亦在活动中首演,呈现剧作家对中国的观察与体会。活动也包含中文剧本朗读,包括多多(北京)的《天空深处》和潘惠森(香港)的《在天台上冥想的蜘蛛》。

此次交流活动讨论最多的,是翻译的问题。两地剧作家碍于语言不通,于专题讨论中翻译需时,以至未能就题目畅所欲言,或深入延伸讨论;香港剧作家潘惠森的剧本,须翻译成白话(书面语)才能以普通话朗读,德国剧作家这才明白中港语言有差;至于情景朗读,部分剧本在翻译的过程中可能失去了原剧本的语言或弦外之音,甚至有担任戏剧构作者(这次活动就“Dramaturg”的翻译)因为无法理解剧作家经常转换人称的语言,亦怕内地观众未不明所以,自行将原剧本改写,以至失去了这次交流活动呈现剧作的原意,引起极大回响。

即便如此,在台下、在剧场里、在咖啡厅中,剧作家们还是互相帮忙,翻译沟通。北京剧作家过士行在告别晚会中说:我们是朋友了。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活动虽然完结,友谊与交流仍然持续。

 

文字|潘诗韵  香港剧评人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四界看表演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免费订阅电子报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