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像是一面镜子,上演著真实的人生;河流是生命的倒影,映照著我们内心的风景。河流不仅是人类的母亲,孕育世界的古老文明,也是流淌在心中、随时汲取养分的活水泉源,更是多少艺术创作的灵感溯源,从涓涓细流、潺潺溪水到滔滔洪水,呢喃的小溪、沉静的大河、湍急的瀑布,不同的河流面貌,汇流成舞台一幕幕生死离合的动人场景。
在云门舞集编舞家林怀民的作品中,一直脱离不了「水」的主题:一九七八年,《薪传》中胼手胝足的先民开拓印象,酝酿于新店溪畔;一九九四年,他赴佛陀悟道的印度菩提迦耶,在庙外的尼连禅河外静思佛陀渡河决心,编出《流浪者之歌》;一九九八年的《水月》,舞台上镜中倒影水光粼粼,舞者身影轻盈流动,交织「镜花水月毕竟总成空」的虚实之美。新作《听河》,林怀民与河再续情缘,以河为题、以舞为言,这次他要透过「河流」倾诉些什么?在本期「河的舞台.生命之书」特别企画中,我们带读者与河相遇,潜入诗经与神话、历史与文明、文学与音乐、宗教与心灵的深河,聆听召唤,一探河流如何成为艺术家的创作缪思。同时,编舞家林怀民也接受本刊专访,一谈新店溪、恒河、尼连禅河、峇里岛之河,他生命中四条重要的河流,如何相伴交织岁月中的种种故事。
女人似水,拥有千变万化的模样,舞台上的女人千娇百媚,万种风情,自是精采极了。然而过去,女人长期处于边缘和弱势,社会地位如此、文学艺术领域亦然。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一世时代,女人甚至不被允许上台,因此莎士比亚笔下的女角都由男性反串。十九世纪初,大部分的剧场工作都还是男性主导,女性主义作家维吉尼亚.吴尔芙就曾在《自己的房间》一书中,以一个虚构的角色「莎士比亚的妹妹」,来阐述女性艺术家的困境与受到的压抑。直到一九八四年,英国导演吉儿.格陵后发起「玛大莲娜计划」,为的就是建立一个不依男性的思考系统,挖掘女性自觉,以女性为主体的国际艺术节。
作为一个全球最重要的女性创作者连线之一,这个命名来自圣经典故的玛大莲娜计划,集结了五十多国的女性剧场工作者,让女人以自己的方式为自己发声。这回,玛大莲娜计划首度与台北串连,三出全由女人编导演的剧作,或挪借诗作、或取材小说、或改编经典,呈现当代女性对社会结构、对自我生命、对剧场美学的省思。本刊特别独家专访玛大莲娜计划发起人吉儿.格陵后,以及三出剧作的核心创作者,带读者了解这群二十一世界的玛大莲娜们,如何以女性独特的剧场语言,挑战现状,展现独立思考。
同样是舞台上的女人,孟小冬在中国戏曲史上留名,并不仅仅是台前的戏唱得好,更是因为戏台下,她与生命中的几个男人的传奇故事。这位舞台上的须生大角,戏台下却过不了女人的爱情大关;她一生老是忘了戏里的自己,只想挣个戏外的名分。就像与梅兰芳的恋情,虽然她只是点缀这位一代京剧名伶感情轶事的八卦花边,梅兰芳的一生中,少了孟小冬,故事依旧精采。但,孟小冬的生命里少了梅兰芳,就像缺了一角的圆,不够完整。这或许这就是梨园女人的宿命吧!国光剧团与北市交合作的京剧歌唱剧《孟小冬》要呈现这位奇女子「费尽了心血用尽了情」的生命历程,她所历经的两段爱情,透过一段「追寻声音」来呈现,且让我们「回眸」,再看一眼。